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庄严 《新闻世界》2006,(1):20-21
7年时间。汪成军像一台高考机器,使用了5个名字。考上了6所高校。一次次向“当官”的梦想冲击。回望来时路。这7年离奇得有些诡异的经历。合情吗?合理吗?合法吗?汪成军已经无暇多顾。只是。这条路已越来越偏离了最初设计的方向……[编按]  相似文献   
2.
《竹取物语》成书于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作者不详,一般学者认为是僧人等知识分子[1]根据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进行加工创作的。它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物语[2],被称为"物语之祖"[3]。同时作为用假名文(日本固有的文字)书写的早期的物语,对后世物语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日本文学史上自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有日本学者指出:"假名散文以及虚构物语都是以《竹取物语》为起始的,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看法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而无需再做强调。"[4]长期以来,《竹取物语》正是以其物语性而广为流传,本文就其物语性稍作探究。  相似文献   
3.
《枕草子》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草子"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其文体特征鲜明,体裁上属于随笔散文,可以将驳杂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融为一体;在使用假名作为创作符号时,表现出了个性化的色彩;体裁特色及作者个人的创作个性又赋予了作品自由、高雅的风格特征。作为平安文学的双璧之一,其独特的文体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出现3位打假英雄候选人中,有一位与出版有关:他不打盗版、不打抄袭,打伪书.有同志说伪书是一种"新创造".不对,著书的假托古已有之.不同处在于,古代著作托伪是借以推广自己的思想,近代以来托伪的核心是金钱.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是1895年北京文光楼假托石玉昆,继续从<三续七侠五义>一直写到<七侠五义二十续>.报载,拿破仑·希尔基金会提出的就涉及50家出版社100种伪书.如果属实,真是骇人听闻.近日又有两位余世维写有两本书名都叫<赢在执行>的内容雷同的书,或者天地真小,或者有一位李鬼[1].春秋时托名写书为宣传自己理想.文光楼用假名为钱,给读者还是真货.今天用抄袭"攒书"造假书,不择手段抄袭,最等而下之.  相似文献   
5.
“合声字母”是切音字运动时期王照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王照创制的“合声字母”推行之后,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切音字运动时期影响最大推行最广的切音方案,甚至对后期出现的注音字母、现代汉语拼音方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官话合声字母》进行概述,可以从中管窥“合声字母”的特点以及它的声韵调系统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有何异同,并对“合声字母”创制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共时与历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日语发音的特点,采集发音口型特征点,利用样条曲线绘制口型动画,提出了在日语学习软件系统中实现口型动画的可行方案。该方案可以根据学习者学习需要,对任意指定的单词、句子和假名,在屏幕上输出连贯的发音口型动画。  相似文献   
7.
张博 《华章》2010,(11)
古代日本文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吸收和使用汉字、以汉字标注日语语音,万叶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假名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是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字.本文以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为开端,追根溯源,阐述假名文字的形成过程与它的发展、普及.  相似文献   
8.
高鑫 《考试周刊》2014,(30):89-90
与使用英文字母表记的英语不同,日语比较复杂,是使用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及罗马字表记的。日本人需要花费小学6年时间才能勉强掌握日本的常用文字表记,对于广大日语学习者来说,要在学习日语语法和惯用句型的同时掌握日语的文字,无疑要花费更多心思和努力。本文在分析日语表记的同时分析了日语教学中文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直接借用日语词汇是新时期日系外来语的形成特点之一。日语词汇按照其文字表记可分为假名表记语、汉字表记语和罗马字表记语。本文以出现在中国食品包装上的日语词汇为考察对象,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证这三种日语词汇中哪一类更容易被汉语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彭庆霞 《文教资料》2008,(16):53-55
日本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后,从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开始接触、吸收大陆文化,此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平安时代(公元794~公元1192)中后期,日本国内开始兴起"文化的国风化"运动,寻求民族文化的独立之路.日本文化的独立不是对大陆文化的摈弃和否定,而是在与大陆文化进行巧妙融合之下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