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智慧,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充分展示,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一种生命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敢于超越,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凭借有效的方法,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富有个性和创意,才能独辟蹊径,成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持续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这一时期,为了维护这种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当时中国政体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但不管是总统制,还是责任内阁制,都因设计上的不足,不能引导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3.
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体经历了由君主专制到过渡性君主制再到立宪君主制这样一个嬗变的过程。在宗教改革初期,由于《至尊法》的通过而使王权得到强化,导致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国王在议会中”的“三位一体”的形成,使得英国政体成为君主专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由于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在英国最终确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  相似文献   
4.
亚里斯多德关于“国家起源于家庭、村社的发展”,国家的目的旨在“至善”,扩大了伦理道德的意义。他的政体理论里包含着国体理论,只是由于他不懂得“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没能提出“国体”这个概念;他的政体两类六种分类法,师承柏拉图;选择政体要根据国情,既注重理想,又须研究现实,政体可不断变化等理论,有别于柏拉图。  相似文献   
5.
于洁 《天中学刊》2011,26(6):1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人民主体论与我国国体高度一致;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民主条件论与我国政体和谐统一;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民主价值论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内在契舍。  相似文献   
6.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临时约法》在政体方面的规定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横向可联英法美等国的代议制,纵向可比南京临时政府初建时的政体,并可用批判性思维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政体与国体、政治系统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由于在汉语词义上的相近,理解起来容易混淆,甚至于在理解和运用的时候把一个概念理解成另一个。对于这些概念,只要抓住基本的元素和关键的信息,理解和运用起来就不会造成混乱。本文试对这几对概念加以厘清,希望能对大家正确理解和运用"政治"相关概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国体与政体的矛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仍然是民主政治与形式、原则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要加强新闻立法,保障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0.
"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法哲学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法的精神"是自然和政治社会的内在规律,它客观存在着,并对政体建构、社会发展和政治自由产生决定性影响.从"法的精神"出发,形成了孟德斯鸠完整而严密的法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