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曹波  李鹏 《化学教学》2007,(4):48-49
1 青霉素的结构和性质简介 青霉素(penicillin),音译名盘尼西林,它的出现在人类抗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人类有了抗击细菌感染的强大武器.它的研制成功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字面的魅力     
半夏 《出版广角》2015,(7):36-36
说起来,音译是最简单直截的翻译办法,但凡遇到无法对应的,都不妨如此处置,并且天赋一种舶来的玄妙。尤其当外来的新思想新理念涌入时,音译总会流行。诚然,习惯表意的汉语对直截转写的音译,一向是撑拒的,所以许多当初落地时的音译,后来大都渐渐被意译的形式所替代,起码也要加上意译的成分,即便是那些原本没有的事象,譬如,德谟克拉西→民主,赛因斯→民主,德律风→电话,盘尼西林→青霉素,梵哑铃/怀娥铃→小提琴,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烟士披里纯→灵感。有趣的是,音译总是要受翻译者自身方音的影响,所以许多音译过来的词,用普通话念来,多有不合。譬如,恤(shirt),芝士(cheese),忌廉(cream),的士(taxi),引擎(engine),朱古力(chocolate),沙发(sofa),来复[枪](rifle)。  相似文献   
3.
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历山大·弗莱明是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的发现者。弗莱明是一个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常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他们实验室中有两位医生死于自己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郝远 《编辑学报》2004,16(4):305-305
有本比较权威的编辑读物在讲到等义词可以相互替换时 ,举了青霉素—盘尼西林、维生素—素他命、番茄—西红柿、玉米—包谷等 4个例子。等义词可以互相替换 ,这是正确的 ,但所举这 4个例子则是错误或不恰当的。早在 1987年 ,国务院在第 14 2号函中就明确指出 :“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按这一精神 ,工具书、教材、科技书刊 ,尤其是非普及性科技书刊 ,均应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术语。盘尼西林、维他命分别是青霉素、维生素的旧名称 ,属于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