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3183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7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语词典是根据先有的意义或概念、或特定思想,由属于同一范畴、代表同一类事物的词即类义词编排而成的词典。本文第一部分总结各大语种类语词典编纂概况;第二部分探讨类语词典分类标准,认同结合概念与语言结构和系统两个方面确立类语词典分类标准的观点;第三部分创造性地将词义范畴导入类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认定在类语词典释义中,词义范畴基本可以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腐败"一词义项有三,一为腐烂:不要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391页)义项一是其本义,出现很早.如<史记>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的后两个含义出现较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世纪以来,"腐败"一词与政府、机构、官员行为密切联系.而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增强打击腐败的力度,"腐败"一词频频升温,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刘轶丹 《收藏》2009,(12):94-95
所谓造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东汉末,丹阳人笮(ze)融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做黄金涂像,衣以锦彩(见《后汉书&#183;陶谦传》),这是关于中国造像的最早记载。造像可分为三种,即石像、铜像、泥像。三种中,保存下来的以石像最多,铜像次之,泥像则较少。  相似文献   
4.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现代一部较有影响的词典。本文通过对《尔雅》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考查与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及其历史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等待”和“期待”两词注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上二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等待”的往往是无可奈何或者顺其自然的过程或者结果,而我们“期待”的则是自信盼望并坚信其必然出现的进程和情景。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习异同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语言本身就构建在沟通交流上,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变得愈加明显,本文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情感态度相关理论支持,探讨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方法和途径,较为全面地阐述情感教育对英语学习过程的作用,以求帮助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8.
信息超载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玲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33-35
介绍信息超载的含义和历史,分析信息超载的成因,最后提出信息超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单回顾了汉字的各种查字法及当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笔画组成式"查字法,其特点是查检速度较快,也不难掌握.将这种查字法试用于一部现代汉语类通用的字典、词典类书稿中,能收到快速查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阐释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显然,编辑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客体则指被赋予一定文化意义(内涵)、具有文化教化功能和社会传播价值的资料或现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