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起在佛寺诗和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显现他的人生境遇,情景关系在古代文论上是重要解诗的方法之一。笔者先综述历代情景关系后,再分析他诗中之情和景的关系,并联系其生平遭遇。据此可发现二个成果:第一,他所到过的佛寺所描绘的自然之景皆反映钱起的不安心境,但最后的情都因接触佛寺而获得平静;第二,他行旅诗中的自然书写乃借由灰暗之景兴起了怀乡之情,这种漂泊不安之乡愁,本质上是悲怅的,尚有一种在基调上是欢悦,是一种浑然之情,表现出忘归而融入自然之心,本质是闲适的。  相似文献   
2.
“后散文”就是这样一种姿态的散文,它不属于任何流派,也不带浓厚的技术痕迹。我们所看到的,既有内心的,也有文化的;既有主流的,也有边缘的。各种文化、思想和风格在“后散文丛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从中我们能读到这种市场之“后”的“非媒体散文”,它不时尚,不急躁,不过分自我,能包容对世界的不同看法。或许,正是这样的写作,才更有可能抵达写作的本来意义;让文字与思想、与命运、与灵魂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3.
草原文化的地域性、游牧性、诗意性和发展性影响着草原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为草原诗人创造了独特的成长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源泉,造就了雄伟的艺术审美情趣。哈萨克族是典型的草原民族,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这些无时不在影响着本族的诗人。这一点可从其作品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兵法是艺术。《孙子兵法》作为兵法经典,也是兵法艺术美的代表,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突出的贡献。从兵法是艺术、孙武的诗人气质、孙武的审美理想、读《孙子兵法》是审美享受等四个方面,第一次对《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John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他找到了美,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章叶频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并在文学革命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九·一八”事变后在《星原》第十四期上首次以红叶的笔名发表《溪畔哀歌》。在国难当头 ,他追随了左翼作家们所身体力行的诗歌大众化的路 ,在他提议下《塞原》推出《新诗歌专号》,他与塞原派其他诸诗人一道把绥远地区诗歌大众化推向了新的高潮。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获得硕果 ,而且在绥远地区革命文学理论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7.
宋代著名诗人在梅州的诗文,方志仅收杨万里和文天祥的诗。实际上,苏轼、刘克庄等还有多首诗文失收。这些诗文对于补梅州方志之缺,对于研究粤东历史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爱国诗人张裕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张裕钊遗诗及相关诗文的分析,认为张裕钊的爱国诗篇无论从数量上和思想深度方面,都称得上是一位爱国诗人。文中阐明对一个诗人作定性评价,要从社会关系和诗人的思想品质方面去具体评价;并指出张裕钊提出改革旧制、学习西方用科技强国的思想,比康有为提出“维新变法”的思想早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学发展到清末民初以后,乡土观念逐步加强。清末民初江西人胡焕有《论西江诗派绝句十五首》,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论诗绝句论述了文学史上江西籍重要诗人诗作,这组诗可以看作是一部简明江西诗歌史。本文对这组诗的内容作了笺释。  相似文献   
10.
马华诗人林幸谦诗作的独特不仅仅在于原乡迷思与边陲叙述,还表现在面对荒诞的历史境遇,机智地以语言为策略,巧妙地避开思想重负,逼近人类的生存本质,以表现人类最为内在的精神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