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画,毫无疑问是2005年上半年文化界的关键词。继2004~2005年间中国油画成为新收藏热点之后,陈丹青的辞职风波引发公众对集中在油画领域的院校内创作环境的关注,而陈逸飞的突然去世则使人们的焦点再次集中到了油画上。靳尚谊个人画展也在这个时候悄然开幕。  相似文献   
2.
读过不少描写鲁迅先生的文字,说实话,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多,但陈丹青先生的一篇《大先生》却足令我玩昧再三爱不释手。其独特的视角、洒脱的行文、新奇的语言、似是信手拈来而又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文化掌故……方方面面,无不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3.
<正>思想政治学科可测量的价值,只是冰山的尖角,我们孜孜以求;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看不见的更大山体,又是什么呢?鲜有人追问。笔者以为,思想政治课水面下的价值有三。一、对话智者,让学生成为一株会思想的苇草读陈丹青的《退步集》,一直处于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中:博古通今的厚实,一针见血的真实,切中时弊的犀利。可是读到他"关于绘画专业的前瞻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丹青先生在绘画和艺术理论上对中国当代文艺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西藏组画》到近期的静物摹本,可以看出他绘画理念的转变:即从注重绘画性到注重观念性。他考虑的不仅仅是艺术本身,更多是在思考技法、思想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丹青眼里,鲁迅无疑是“好玩”的,但大先生的这种“好玩”,是一种寓庄于谐、大智若愚的好玩,是一种人格的张力和维度,是“好玩”中的至高境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好玩”中走过来的,尽管这种“好玩”不能与鲁迅先生的“好玩”相提并论,但它同样是我们成长的养分,人生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一20世纪是中国大灾难、大动荡、大变化、大转型的时期,从被外强疯狂宰割的封建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这100年里,为倡文明之繁荣、国家之昌盛,一批灿若星河的先贤在时代的风浪中破砺前行。涂又光先生1927年生于河南光山,他那一辈人是最能体会个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人,也是对  相似文献   
7.
苏枭 《新闻窗》2014,(6):82-82
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调查性报告,以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身份、采访制作的投入之大、对问题深入剖析之深、逻辑缜密、叙事完整、细节充分等特点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之电视媒体的鲜活、多样的传播方式,使"调查性报告"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本论文以中央电台新闻评论部的调查新闻节目其中一期《新闻调查——陈丹青出走》为例,分析电视媒体如何呈现"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8.
见葛优     
王安忆 《知识窗》2014,(1):21-21
这一天,先是我们约陈丹青,再是陈丹青约阿城,然后阿城约滕文骥,最后是滕文骥约葛优。因是最后约的,葛优自然就迟到了,于是,他的出场就有了更充足的铺垫。记得上海电视台曾经给葛优做过一个和观众同乐的余兴节目,须回答许多令人尴尬的问题,葛优回答得很老实,不怎么出彩,当然观众们也乐了。在这种场合,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80年代末,一群旅居美国的中国艺术家同时也是文学爱好者在纽约结识了木心,惊其学识,纠缠老人给他们开讲世界文学史,一门"荒诞"的课程由此诞生。当年的听课学生陈丹青描述道:"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开讲第一课,木  相似文献   
10.
正徐纯中这个名字,曾经在40、50、60的美术圈子里很红,是和陈逸飞、夏葆元、陈丹青这样的名字连成一串讲的。当然还有那幅让他一夜之间红遍全国的、与陈逸飞合作的水粉宣传画《金训华》。那个时代没有粉丝一说,但他名气之响,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 "文革"之后,他还名声在外了一阵,听说他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毕业后又在工业设计领域做了 6 年老师,接下来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后又去了美国…… 渐渐地,这个名字从上海热闹的艺术圈子里退去,声音没有了。直到近几年,听说徐纯中也加入了"海龟"大军—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