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力学考试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页纸考试是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工程力学的考试模式进行的一项有益探索。我们力图通过这样的改革,改变以往教学中一些固有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教育考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小学,考试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两年来的考试改革经验,我们认为,考试改革应实现三个转变。一、考试内容:由封闭的单学科的状态转变为开放的跨学科的状态学校每学期末除统一对学生进行卷面监控之外(笔答),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高考试题出现了多种模式 ,其中 3+X ,3 +综合考试是出现最多的两种模式。 3+综合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各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无疑 ,它对于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各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但是 ,我们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教学辅导用书中看到 :过分提高知识综合应用的难度、深度的试题频频出现 ,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 (包括一部分教师 )感到高不可攀 ,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了解综合科目考试的现状 ,处理好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对综合考试的关系 ,对于教和学两方面都显得十…  相似文献   

4.
高中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改革 ,力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围绕新教材的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指导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的途径之一 ,为体现新教材和新大纲的教学要求 ,让考试与学习达成统一 ,我们可以对试卷进行一些创新性的设计 ,力求能让学生喜爱考试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1 加强试卷内容的创新设计试卷内容的设计 ,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突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引导其向某个领域的深层次发展。( 1)引入研究性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根据《课标》精神,我们对科学课的考试进行了改革。一、考试内容的改革传统的考试以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答案常常是惟一的。新课程要求考试应“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为此,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减  相似文献   

6.
孙宇 《成才之路》2009,(19):11-11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长久以来以国际上举办的各种竞赛考试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屡屡夺魁,然而在实际的知识运用中,在科技的创新中。在知识与生产力的转化中。我们不是欧美,甚至不是邻国日本、韩国学生的对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们在重视知识积累的同时严重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考"3+X"考试,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能力是指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能力。在今天,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进而把综合科目考试付诸高考和其他考试中。综合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实行综合科目考试是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当作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上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个性发展完善、综合能力突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位一线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王昕江 《中学教育》2003,(5):45-46,22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2 0 0 2年江苏省将实行“3 +综合”的高考模式 ,这一高考模式在考试内容上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从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3 +综合”考试模式下的地理教学如何进行 ,才能实现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 ?笔者认为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是实现教改目的有效途径。一、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动机。美国学者詹姆斯曾说“要使地理研究为年轻一代所吸收 ,一个…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过程中 ,高考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 ,突出体现在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同时 ,引导中学教学由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笔者通过深入研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和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以下简称“高考文科综合”) ,认为 ,适应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 ,必须解决好下列问题。一、强化对学生进行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旅游地理学的课程特点和实际要求,提出了"N+1+1"综合考试改革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是一个面向全体、关注过程、多元评价、激发创新的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化方案,显著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2001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是高考科目"3+X"的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不是突出知识的交叉,而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还存在考试内容偏重分析理解。轻视积累运用;考试题目芜杂琐碎;考试手段机械单一;考试试题答案片面绝对等现象。这些现象偏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对小学语文考试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健凸显出来.世纪之交,全国教育工作者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上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以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地理教师进行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考试与创新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倡导创新精神与推进教育考试是对立的吗 当我们赞颂创新精神、呼唤创新教育、倡导创新能力时论及教育考试,有人会感到不协调。因为在生活中,不时在传播某某学生富有灵感,写出了巨著,但他的考试总不及格,难于毕业。某某伟人,过去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却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创造事业。于是,考试成了创新的束缚物,惟有远离考试,创新才能猛进。这种认识符合客观规律吗?否。因为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伟人和高科技专家,他们曾获得良好的考试评价。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经历过高等教育。因此,倡导创新精神与推行教育考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要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本文讨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出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要具有创新能力,还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在音乐考试的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3 + X”高考和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历史教学要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 ,需要做到 :一是更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强化教师教育创新意识 ;二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情境 ;三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通过教师的引导,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综合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课改实验区更好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依据<纲要>的要求,我们宁安市构建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形成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学生设计与完成实验的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