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体论因形而上特征成为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形态,但形而上的特征也使本体论逐渐远离现实和经验世界,因而被束之高阁甚至被拒斥于科学大门之外。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在现代物理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以科学和理性主义为指导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困境并日渐衰落。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实践过程为本体论和经验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统一提供了思路,重建本体论以及协调本体论和经验主义的可能方向则在于认识的动态化、主体化和过程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逻辑经验主义产生的背景、演进过程和主要内容。逻辑经验主义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拒斥形而上学的科学哲学。重点论述了以经验证实原则为科学依据的因果律和知识基础问题,即真理验证标准——真理符合论与真理贯融论、并分析其科学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解释的方法、特点、标准和评价等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对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形成了两种科学解释理论。一是逻辑实证主义架构的逻辑-语义型科学解释理论,二是以范.弗拉森为代表的文化-语用型科学解释理论。前者因局限于逻辑和语义的刚性界域而限制了科学解释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以语用和文化的无界域流变模糊了科学解释在次语言基底上的独特性和范导性。语境-意向性理论作为科学哲学重建的可选择取向,则给出了解决科学解释问题的新的思想基底和方法论工具。其根本特点在于,它既以语境这个相对稳定的基底和框架克服了语用论解释的无限制流动性,同时又以心理意向克服了传统逻辑型解释模式那种外在主义的强硬刚性,从而使科学解释得以在主体的语言实践世界中现实地展开和完成。  相似文献   

4.
以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试图利用经验和数理逻辑为工具给科学制定出一套理性的规范方法,以便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学的合理性问题。但这种规范主义很快为奎因、库恩等人所批判,科学哲学逐渐从逻辑主义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后经验主义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理路上突出的表现为自然主义和规范主义认识论两种路线的对立。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初步理清20世纪以来科学认识研究所形成的这两条的进路,分析它们的理论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期揭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三个主义在情报学研究中的个体/集体方法论、相关性、标引和信息用户满意度测评四个实例中的体现,并得出三个主义对构建情报学元理论和完善情报学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标准和科学观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根本缺陷在于: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并以费耶阿本德批判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观点说明科学与非科学的硬性划界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8.
罗素是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逻辑原子主义虽然是经验主义的,但也是时代的产物,哲学就是哲学史,充分了解各个学派的哲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使两者形成对立。本文概括出两者对立的四个方面第一,在科学的判据上,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实证论,认为可证实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波普尔则主张否证论,认为可否证的命题是科学命题。第二,在逻辑方法上,逻辑实证主义属于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产生于归纳;波普尔则主张演绎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产生于演绎。第三,在科学观上,逻辑实证主义属于科学静力学的科学观;波普尔则主张科学动力学的科学观。第四,在认识论上,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经验论;波普尔的主导倾向是唯理论。两者各执一端,都有真理性,也都有片面性。我们应当批判地吸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0.
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两大流派。就其理论产生的根源来说,批判理性主义是波普尔在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中创立起来的,他们之间有许多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其中,尤以证实与证伪原则的争论最为激烈。然而,从争论的对象、焦点和归宿等方面来看,证实与证伪并不是非是即否,非此即彼的两个从根本上无法相客的观点。因此任何关涉二选一的争论都注定是褊狭的伪争论。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12.
尽管弗雷格反对把名称的涵义和句子的思想与表象混为一谈,但是在表象、客观事物与思想三者之中,弗雷格认为最可靠的还是表象。这表明他仍然遵循了笛卡尔式的“在场形而上学”原则。罗素把某个名称所代表的对象能否被我们感知作为判定这个名称是专名还是摹状词的标准,甚至把它看做是决定一个名称的意义的标准,充分表明他以摹状词理论为核心的意义学说的经验主义本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说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实际上是把“我的思想的界限”看做世界的界限,这表明他的哲学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我论”。逻辑经验主义把“可证实性”作为命题意义的标准,归根到底还是把感觉经验作为意义的标准,这充分表明逻辑经验主义及其“可证实性”意义标准的表象主义、唯我论和“在场形而上学”本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归纳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特别是归纳逻辑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方面注重从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总结和概括有关的归纳逻辑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重视在归纳逻辑研究中借鉴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方法。这些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关于贝叶斯主义与非贝叶斯主义的争论问题;第二,关于概率解释的问题;第三,关于因果性与概率的关系问题,他们还致力于确立机器学习的归纳逻辑基础,探究非单调推理在归纳逻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科学哲学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时代.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方法受到排斥,科学哲学家将目光更多集中到了科学的历史、社会等外部因素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哲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文章认为,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对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地位理解的变化,其中的核心是一种实践论科学哲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表象主义、认知主义的科学哲学,人类"生活世界"成为科学哲学研究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本质和地位以及科学的方法,一直都是哲学家们和学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逻辑实证主义和否证主义也各自作为一种被广泛持有的科学学习观为广大学者所支持和拥护,形成了在当代西方哲学界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学派。二个学派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争议和冲突,二者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它们各执一词,都有真理性,但是也有局限性,我们要辩证的对待。  相似文献   

16.
实践逻辑视域下科学秩序的信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崇俊 《科学学研究》2011,29(7):978-983
 囿于“理论逻辑”的“学究式谬误”,实证主义科学话语体系固守“证伪主义”的科学教条,认为如果科学家信任他人,则“既置入了认识论错误,又具有道德危险”。然而,科学场域的实践逻辑表明,富有道德色彩的“情感型信任”内嵌于科学实践之中,它是科学场域内生的一种结构性资源,甚至科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张由环环相扣的信任链条精心编织的“信任之网”。即使是科学认知层面的带有权宜性的怀疑,也依赖于道德层面的人际信任,科学信任既是怀疑的逻辑起点——即使彻底的科学怀疑主义者也基于一定的信任架构,也是怀疑的价值归宿点——科学怀疑的目的不是主张从道德尺度对科学家进行价值评判,而是提倡通过富有建设性的科学对话,增进科学家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鉴于此,理应批判科学实证主义的话语霸权,从而在科学场域构筑一条从怀疑走向信任的科学通道。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德国语义学诞生、发展和趋向转变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德国语义学的历史演进秉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尤其是康德哲学的思想精髓,从继承和批判的两个维度开启了向现代语义学迈进的崭新路径。在此过程中,语义学家们在新兴的精确性科学如数学和几何学发展的影响下,主张通过采用清晰而完善的逻辑语形构造,以保证语义理解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同时,心理学方法也开始和语义学的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心理和意向语义分析的早期传统。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标志的德国现代语义理论兴起之前,它从哲学、心理学和语言科学等各个学科当中吸取营养、开辟阵地,为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中所蕴含的心理意向分析和语境阐释等合理性思维成为了当代科学语义学建设的理论先驱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逻辑吗?--论数学的逻辑主义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与逻辑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数学哲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数学基础的研究能否深入。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提出数学可化归为逻辑的观点受到了哲学界广泛的关注和批判。文章试图通过剖析逻辑主义的基本论点,进一步揭示数学与逻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指出数学不只是逻辑。因为我们认为非直谓定义、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在数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二者却不容于逻辑。因此,数学比逻辑有着更宽泛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19.
李红岩  乔洁  王莉 《科技风》2012,(17):37+41
逻辑卷管理的做法是将几个物理的分区(或磁盘)通过软件组合成为一块看起来是独立的大磁盘(卷组),然后将卷组再分成可使用分区逻辑卷,最终就能够挂载使用了.本文即阐述了逻辑卷管理的原理以及在 Linux下逻辑卷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客观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逻辑实证主义忽视认知主体的力量,把客观性视为一种统计学上的平均,其目的是消除和控制情感、偏见或利益的导向,结果之一就是认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被化归或消失,认知者或观察者逐渐消失,成为一种自我记录的装置.社会建构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认识中的主体力量,视客观性为一种社会建构,客观性变成一种修辞学,一种权力,结果是滑向相对主义,并把科学意识形态化.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证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处于问题的两个极端,关键问题在于它们都是脱离了科学实践去考察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