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神话中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是现实世界女性形象的缩影,在神话里,女性的地位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时期和阶段,神话中女性地位的变化都反映或投射出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改变。通过研究日本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我们能较直观地了解日本女性地位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2.
付一茹 《考试周刊》2011,(28):54-56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消费品广告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比较分析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和异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刻板化.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上的女性真实形象依然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国相较西方偏差更为严重。要消除这种偏差还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向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少数几个以女性为主的神话之一。女娲神话涉及古代人民对人类起源的追问、对婚姻对权力的追求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神话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神话内容的差异,这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心理差异。特别是通过比较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型神话中的女性角色,发现中西方女性在其古代社会的地位并不相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能够为当今时代女性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动态变化在宗教神话和世俗社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中,大母神的各项职能逐渐被男性神替代,在神界地位不断下降。在现实社会中,世俗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下降。大母神与世俗妇女命运的相似并非巧合,而是息息相关的。现实社会女性地位的逐步下降,导致了创世神话中大母神角色的变化,而神话中大母神角色的变化也折射出了现实社会妇女地位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远古神话及宗教文化传统的折射,有着深厚基督情怀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曲女性形象。通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去讨论呈现出夏娃原型的中心人物娜塔莎,在两者形成的对应关系中体会该作品的特有意义,以此观照托尔斯泰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女性的地位和变化是映现社会历史进步的一幅特殊镜像,女性形象的文化虚构构成了影视叙事的主导动机.那些活跃在大众传媒中的各种靓丽多姿、楚楚动人的女性形象似乎成为女性进入现代化的一个明显标志,"做女人真好"俨然成为女人的一个无庸置疑的现实.然而这不是谎言便是神话,在可感、可触的现实女性和五光十色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之间,必然是"真实女性"的篡改和失落.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反省和质疑真实的女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而前段时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无意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酒神狄奥尼索斯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最大成就,在西方历史上具有至尊的地位.希腊神话中的主神--酒神狄奥尼索斯在西方文化各个领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从酒神派生出的词语、神话原型理论及酒神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酒神节的魅力及对希腊女性的影响、酒神精神4个方面.因此通过解析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对现代西方文学、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效地阅读和欣赏跟神话相关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文学做出冷静的批评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文学自神话而来,莎士比亚深受古希腊文化的浸润,他的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既来源于现实,又脱胎于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神话的移位,在置换变形的过程中保留了原本的东西,又演绎了时代发展后的新构建,体现了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想像.文章选取5位典型的女性代表来探讨古希腊神话原型在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显隐.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学中的教士形象与基督教教义的对位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走进现代,精神领域随物质世界膨胀式发展,群体的分化使个人的存在表现为不同的彼此分裂的角色和身份,由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需要,而现实的迷茫与失落又将人们送回了原来的起点:从自然中寻找依托,从未来寻找归宿。这就是西方学与宗教的契合点。对于西方学,本就与宗教同源同流,无论是人主义、启蒙运动,还是科技革命,都未曾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在《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中,我们沿着人物走过的路径,探寻在现代意识(现代性)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进程中,西方宗教观念与教士形象及形象塑造的关系,清楚地看到西方宗教传统的延续依然如故,精神诉求的基本品格并没有质的改变,有的只是形式表征的无限丰富而已。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情结中形成了广泛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创造了包括苯教神灵、佛教神灵及民间地方神灵在内的庞大的神灵群体。脱胎于藏族神话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在继承吸纳神化,充分汲取藏族神话营养的基础上,又对神话的世界观予以无情的否定,从神话过渡到了人话。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response the logical positivist approach of the authors is challenged, as is their propagation of the myth of an historical, endemic conflict 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n. The authors' one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the world is shown to produce a limited world view, eliminating so much of human experience, of art, beauty, and music as well as religion. In contrast an awaren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with different criteria for truth, enables a fuller perspective in which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art and music and human values, are all compatible. In conclusion, some ways in which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can be taught to their mutual benefit ar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对现在俄语新闻媒体中经常使用的、典型的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进行归纳分析,对它们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类型进行了分类。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结构主要采用二元结构,这类国名代用语在构成方式上有四种基本类型: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名词+静词性词组、数词+名词。根据语义可以将国名代用语分为七类:与地理位置及特征有关的、与物产(特产)有关的、与历史有关的、与文化有关的、与宗教、神话传说有关的、具有政治色彩的、具有类比性质的等表示国家名称的俄语代用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云南瑶族中至今仍流传的各种神话受到了道教信仰的渗透和影响,神话中的世界早已处于道教尊神的统治之下,道教中的一些神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世界万物和人类的创造,盘古神话则已全面道教化。这是远古原始宗教相适应的神话与在后世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主导地位的道教信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施济美的文学创作生涯呈现了一个明显的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逐渐丰满,女性世界逐渐拓展,她和她的人物一起从女性神话蜕变为真实的自主的独一无二的女人.在她1947年以前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神秘气质和牺牲精神使得她们成为女性神话塑造的玩偶,不具有生命活力,也缺少辨识度.1947年以后的作品则呈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迷宫的思考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神话研究起步较晚。王国维把《庄子》书中大量的"故事"与西方的"神话"联系起来,开百年《庄子》神话研究之先声。郎擎霄确认了《庄子》书中神话传说的存在,以此说明《庄子》艺术手法的高超。茅盾看重《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庄子改造利用神话材料为寓言的过程中已经使神话非神话化了。闻一多认为庄子崇信万物有灵,对神话采取了吸收、消融和改造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袁珂对《庄子》神话研究用力颇深。新时期《庄子》神话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寓言研究、神话意象研究、神话思维研究,与《山海经》、屈原的比较研究等几方面。反思《庄子》神话研究,是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18.
在结构主义思潮下产生的西方当代叙事理论和文学符号学,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于作者的客观对象来研究。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中篇小说《忒修斯》,通过内叙述者和零聚焦的叙述机制,在现实和神话世界之间建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通道。小说对高度编码化的忒修斯神话进行了多处改写,将神话人物转化为新的文学符号。  相似文献   

19.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共时态关系基于“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是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科学的”或“宗教的”——来把握世界、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文化样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这种关系,既需要以主流文化样式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来衡量,也需要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相互渗透和评价。一定时期科学的世界图号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科学与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相互关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相互评价,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