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通过一系列法规确立学术权力制度,扩大与增强学术权力;北大评议会“脱离教部事件”反映学术权力过度干预行政事务,教授权力威胁到校长职权;后京师大学校时期刘哲执掌北大,实行专制统治,教授权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蒋梦麟任校长后,确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制度,使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分别由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议决,两种权力实现平衡.由于大学既有学术组织的相对自由松散性,又有科层制组织的等级性,因此,两种权力的抵触在所难免,二者的博弈贯穿于中国近代大学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在内涵上有重要区别。教授治学从属于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是教授治学的前提与基础,并且裹挟着强烈的价值诉求,更有利于推动变革。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权力配置失衡,学术权力缺乏实质性的话语权,改革的关键在于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的权威地位,构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实施教授治校。  相似文献   

3.
论新建高校管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一些新建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学术机构建设,保证教授专家的学术权力,通过教授专家参与学校重大项目规划及学科专业的发展,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建立党委抓方向,校长治校,专家教授治校的良性学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与强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大学既需要教授治校,又需要科层管理,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力,客观上潜藏着矛盾。当前我国高校的权力分配不对称,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萎缩,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本文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变咨询审议性质的学术机构为学术决策性质的机构,规定无行政职务教授在学术机构中应占的比例,树立学术的地位和尊严,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措施强化高校的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5.
论梅贻琦"教授治校"理念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贻琦的“教授治校”理念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对当时的清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其管理学文化意蕴在于:它是大学组织文化特征的理性反映,体现是学术治校的理念,其目的在于发挥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其本质是教授治教、教授治学,是一种民主管理的思想。“教授治校”在大学职能日趋复杂的当今虽遭质疑,但其所蕴含的精神对今天大学的管理是有启发意义的,那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包括教授在内在的所有教师主体积极作用,梅贻琦“教授治校”的理念是值得当今大学管理者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学校教授治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受到关注。教授治校在我国有着特定的涵义,治校的内容和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定性。教授治校的重要性体现在与学术自治、学术自由以及民主管理的关系;必要性在于其对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教授应享有对学术事务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教授治校受领导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实现程度存在学校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组织学术权力生成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授治学:当代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治学是西方大学历久弥新的民主治校理念,补充了我国大学校长治校传统的不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学术制度供给不足、"双肩挑"现象严重、纯粹学术权力弱化是我国教授治学施行困难的集中表现.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深化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引导纯粹学术权力回归是教授治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既有理想的一面,又有现实的一面.知识中心、教授治校是学者群体对学术权力的理想诉求.而现实中,学术权力经常处在行政权力的掌控之下,学术权力虚位现象明显、彰显不够,权力冲突不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起源并变化于大学属性的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其实质是权力边界不清和利益协调不畅.权力冲突直接影响了学术进步和大学发展,因而,彰显学术权力、构建合理的权力关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学界呈现的学术观点而言,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之争,实则是关于学术权力的主张及其限度之辨。二者在肯定教授治理权、彰显学术权力等方面具有互通关联之处,但对学术权力限度的认识上却存有较大分歧。教授治校理念固然有益,但就实践而言却存在诸多困难;教授治学不啻为务实之举,但亦需避免沦为"仪式",或因过度张扬而遭遇既有权力遏制,更不能走向"学霸治学"的极端。如何在厘清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关系基础上,在大学章程框架内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为学术权力的正当发挥提供必要舞台,将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教授治校"的权力主体当然是"教授","教授"是大学权力主体的表征。"教授治校"制度是对大学学术机构本质的认同,"教授治校"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于它客观地反映了大学作为特殊学术机构的性质和特点。"教授治校"是大学管理权力主体的归位,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应当充分借鉴西方大学普遍实施的"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真正赋予教师在大学管理中的权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减少行政审批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教育的去行政化,也并非取消行政,而是必须去除行政部门自作主张的决策体制,将高校的决策职权归还给学者,坚持教授治校精神,通过学术委员会民主管理来重振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回归的前提,就是要在理论上打破当前学术与行政二分的分工认识,理顺学术决策与大学行政之间的分权制衡思想。在坚持党委领导原则框架下,组建大学评议会来弘扬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校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管理》2009,3(5):11-11
2009年7月10日,沈文钦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如何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这是世界各国大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早期的大学一般规模都不大,往往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蔡元培任校长时期的北京大学,由教授们组成的评议会不仅掌管专业设置、学位授予等学术事务,同时还负责经费预算、机构设置等行政事务。  相似文献   

14.
王笛 《学习之友》2010,(2):52-53
为何美国能够拥有世界顶级、最具活力的大学?原因之一是“教授治校”。余在美国大学任教十年,对教授治校在最基层的系一级单位的实施,所知颇详,这里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5.
教授治校就是改革现有的大学管理制度.创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组织结构与权力架构.对大学的权力和资源配置制度进行重新分配.赋权给教师的代表和核心——教授群体。具体而言.教授作为一个群体.在学校事务的管理中应当拥有以下几项主要权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努力探讨在高等学校中找到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的模式,文章试用马克思的“交往”世界观分析二者关系的本质,说明为什么要协调二者的关系,以便为我国高校真正实现“专家治学,教授治校”提供一个必要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为权力配置失衡,学术权力缺乏实质性的话语权。重塑现代大学理念,确立教师在校务治理决策中的权威地位,构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行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教授治校,是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应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首先阐释大学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对大学教授的人力资本产权加以界定。大学教授的职能就是其自身人力资本的最好体现,探讨目前大学教授的人力资本表现形式,若想将这三种资本发挥到最佳的状态就需要党委、校长和教授的三方协作。给予教授更多的治校权力,更多的学术自由是目前使教授的人力资本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到底应该追求教授治校还是教授治学,这一争论关涉到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基本取向.教授治校所蕴涵的旨趣是对大学民主管理的诉求,它要求给予普通教师群体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的权力与机会,但不企图独霸权力,也不追求对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教授治校是教授治学重要、但非唯一的前提,若不具备这一条件,教授治学难免受到侵蚀.推行教授治校必定会遭遇重重阻力,但它作为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根本方向不应动摇.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作者认为 ,目前我国大学组织中存在着“行政泛化”现象 ,大学学术管理在很多层面为行政管理所取代 ,并带来种种恶果。应当明确 ,大学就是大学 ,权术必须服务于学术 ,行政权力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术权力。为此 ,应当废除大学行政级别 ,精简管理机构 ,实行民主管理 ,依法办学 ,专家治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