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提高市民信息素养增强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素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竞争能力,组织成员的信息素养影响着组织的竞争力。提高市民信息素养可以提升市民的学习能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所以必须调查研究市民的信息素养,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以增强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菊 《大观周刊》2012,(50):204-204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信息偶遇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信息素养标准与模型中对如何提升这种被动信息获取的能力尚无任何形式的明确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可以利用现行信息素养实践模型进行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的观点,为Web 2.0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对此观点进行理论论证,并利用以Kuhlthau信息搜索模型、Big6问题解决模型为代表的信息素养模型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模型探讨。[结果/结论]提出基于现行信息素养模型的大学生信息偶遇能力培养模型,即可以借助现行实践模型的实施环节培育大学生的信息偶遇意识,提升其信息偶遇的能力以及对所偶遇信息的摘取、保存、组织、评估与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 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新全金”理念,简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及要求,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劣势进行剖析,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双新全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策略,包括开发智慧信息平台、加强资源供应保障,创建优秀师资队伍、探索多维教育模式,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信息素养环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等,助力“双新全金”建设背景下高校实现高质量教育规划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英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国主要信息素养组织机构、学术活动、标准框架的演进以及英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可以看出分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结合专业的信息技能培养、开展在线课程以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是目前培养学生信息技能乃至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代大学生偏好的教育活动是个性化服务,电子媒介交互式学习,任务参与型学习甚至自主的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差异巨大。本文指出:随着Internet技术及应用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三个层次,低层次是信息检索技能,然后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IT能力,更高层次是独立思考、认识论认知能力,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能独立满足学生多层次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及当前世代大学生对教育培训的偏好。本文提出信息素养教育五分策略:培养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级,学科专业分类,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并建议从网络课堂、图书馆、学院、学校、教育部、第三方平台等多个层面,共同推动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图3。表3。参考文献63。  相似文献   

8.
王旭 《信息系统工程》2009,(12):127-128,126
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为宗旨的一系列教育,本文介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积极意义,并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入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产生。随后,美国图书馆界率先将书目指导业务转型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也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依据国外信息素养领域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对信息素养概念、理论、实践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国内同仁从全局角度理解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各种变化,提供线索和洞见。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素养领域对早期信息素养概念进行了四种不同性质的修正及两次颠覆性改变,引进和发展了多种相关理论,包括各种流派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种批判理论和实践理论,实施了不同路径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这些相互影响的发展变化导致了三种信息素养范式的出现:普适技能范式、情境化能力范式和嵌入实践范式。通过对已有范式的反思,本文提出未来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应将培养持久的信息获取利用习惯纳入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教育认证角度,分析图书馆面向工程认证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和培育策略。从"通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角度,整合面向工程认证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从专业培养方案、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估、制定有效的培养方式和考查方式等角度,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实现优质高等教育需要高等教育的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的充足供给和教育环境的良好建设,其中革新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环境与图书馆密切相关。文章在分析现有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评价体系与教育模式基础上,结合“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人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探寻基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顺应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变化趋势,制定适合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息素养是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个人素养之一,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是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针对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个人学习为核心,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方面重新构建了信息素养课程,以促进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及协作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良好的成效.文章介绍了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新成就,从顶层框架设计、培养批判性思维、与专业课程融合、设计探究型学习任务、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搭建学习社区、制定评价量规等方面,分析了其可供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借鉴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难以实现与专业知识的有效整合。通过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工程的案例分析,构建出阶段式教育模式,以基础——提高——创新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开展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强调协作能力、资源创造能力、数字内容保护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赋能能力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协同型交互情境、创建数字人文学习空间、增强隐私和敏感数字内容保护能力、结合数字技术培养批判性思维、营造真实学习情境,构建思维、能力和认知三者协同发展的优化模式,以满足数字人文时代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及服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信息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大部分教师存在信息敏感度不高、基础知识不强、查询能力有限和信息道德欠缺等问题。除教师自身需要努力外,图书馆应通过增强高校教师信息意识、培养其信息查询能力、构建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手段,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效用,促进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及其培训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杜宏刚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3):35-36,49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每个人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含义与标准、所包含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以及培养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作为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系列能力,不但是信息时代人类生存的本能,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E-learning作为一种远程教育手段,综合了多种信息技术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满足用户远程学习的要求,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用户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图书馆良好的信息环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培养用户信息素养的基础,E-learning可以使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继红  葛玉香  何力 《图书馆建设》2023,(4):166-171+182
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科研生命周期—信息素养”双维度和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框架,前者体现了信息素养要素嵌入科研生命周期的情况,以此来解释信息素养要素与科研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后者以信息素养要素为主框架,全面设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选题评估及核心期刊方面认知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资源知识、参考文献著录等方面的信息知识,信息获取、评价管理、交流创造等方面的信息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信息道德。借助科研流程整合梳理教学思路以及借鉴教学实践经验,面向研究生的系统化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要基于真实的科研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安排学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课堂汇报的形式交流在科研周期中某些研究需求的解决过程;开展个性化的学科科研生命周期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信息素养、批判思维、创造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将批判思维方法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突破信息素养教育瓶颈的重要策略。[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等方法,从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要求和过程的角度,归纳总结11所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批判思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创新人才战略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的优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批判思维的实践较为成熟,确立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批判思维培养是逻辑技能和态度倾向的融合体的基本认识,形成了以探索和研究为中心和以合作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确定了评估与改进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具有以下启示:建立面向批判思维培养的长效评估机制、借鉴国外成熟培养模式与培养经验、提升教育者的批判思维认知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