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中函数内容为例,从数学文化栏目分布、数学文化类型、数学文化运用水平和数学文化功能四个方面,对人教A版和湘教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版教材都比较重视在习题中渗透数学文化,而人教A版教材数学文化总量较多;两版教材数学文化类型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数学与科技类型占比最高;两版教材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大体相同,都以附加式和可分离型为主;两版教材中数学文化功能基本一致,主要为背景性情境和应用性情境。此外,对教学教材编写提出几点建议:借助互联网扩展数学文化内容;适当增加数学与人文艺术类型数学文化的数量;提高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内地和香港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一元二次方程内容的背景信息、内容结构、知识呈现方式、例习题难度、扩展学习资源以及章末小结设置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香港版教科书与人教版教科书对一元二次方程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差异;香港版教科书例习题背景与实例结合较少;香港版教科书中有较多与IT技术以及与艺术作品整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内地和香港两地高中数学教科书具有较大差异,对内地人教B版和香港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函数”的引入方式、编排顺序、广度和深度、例习题的类型和数量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牛津版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根据对比结果为内地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合理化建议:选择贴近生活的数学概念引入背景、适当降低教科书数学概念的内容深度;对例习题进行练习目的与难度水平的划分,并适当增加其数量;增加探究性栏目的完整性;丰富旁栏内容;在正文增加表格形式的知识整理;总结典型反例,善用反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与新加坡马歇尔·卡文迪什教育出版的MY PALS ARE HERE!Maths 4A(3rd Edition)中的“对称”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内容结构、例题习题等方面对两国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图形的运动”章节提出编写意见:增加不同类型的背景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增强习题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整数笔算除法是数与运算主题中的重要内容。比较苏教版、人教版和沪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整数笔算除法内容,结果发现:三个版本具有指向整体性的三个共同点,即育人目标的整体性、过程方法的整体性和认知结构的完整性;具有三个不同之处,即首次呈现时机不同、教学起点不同、技巧性笔算内容呈现不同。据此提出教科书编排优化和教学建议:内容设计宜体现内容结构化特征,凸显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创设真实的情境系统,重视单元起始课的教学;融入数学史,理解规则的约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7年版,下文称新教材)[1]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2003年版,下文称旧教材)[2]实验部分进行对比,通过实验的分布和变化,归纳出新教材的实验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教材提出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技出版社相继出版了新课标高中化学教科书.本文从实验数量、呈现方式等方面入手,对两版教科书中实验内容的各自特点、实验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正确理解与认识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也有助于广大教师恰切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定量比较法对北师版和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统计与概率"的螺旋式结构编排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对于统计这一知识点,北师版教科书在螺旋内容、螺旋数量上都比西师版多,西师版教科书螺旋时间间隔比北师版教科书螺旋时间间隔均匀,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平均时间间隔方面差异比较大;对于概率这一知识点,两个版本教科书在螺旋内容上基本一致,北师版教科书螺旋数量比西师版教科书螺旋数量多,西师版教科书螺旋时间间隔比北师版教科书螺旋时间间隔均匀,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平均时间间隔方面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在推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还没有切实体会到新课程理念的调整,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而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个主线,知识点多,数学思想方法丰富,因此可以通过对新、旧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进行比较,以达到帮助教师领会新课程理念、活用教材的目的。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较旧教材在编写思想、内容安排及编写体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恰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简单比较中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日本《高等学校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中指数函数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指数函数”内容结构、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中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里加大了民主与法制的内容.民主与法制是新课改后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中贯彻始终的主题.尽管教科书版本多样化,但各版本教科书都注重对民主与法制内容的设计和安排.笔者以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为例,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民主与法制内容的处理和安排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能够有效地驾驭相关内容的教学,也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人对中学教学领域里的法制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使用改进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mS/T+(1-α)nG/T,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系,对人教版、粤教版、鲁科版的三套高中物理教材"运动的描述"部分内容的难度做了定量分析,为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现行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人教版与观点新颖、风格迥异的岳麓版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虽然都是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中外合编,但是各具特点。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具有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详细、观点简约,给予教师以较大的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等优点;岳麓版教科书具有中外合编整合力度合理,积极采纳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可读性强等优点。同时,两版教科书又有各自的缺点。对此两版教科书进行比较,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编人民版<高中历史>(第一册)教科书,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力求贯彻新课程理念,在框架、内容安排上都明显优于过去的历史教科书, 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在插图选用、导语设计、词语表述和文献资料选择等方面,有悖于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不符合其认知水平,因此,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与教育发达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浙江各地的初中数学教材前后采用了华东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等版本,而今学校基本采用浙教版教材。但浙教版教材是否符合浙江教育实际亟待考证。本文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对浙教版“空间与图形”难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版难度符合浙江实际,且相比其他版本,教师认为浙教版与课程标准吻合度更高,但内容编排中“相似三角形”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内容,课后习题难度过高,存在背景虚设、推理层次欠缺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媒介框架理论对英国《卫报》(网络版)南非世界杯报道特征进行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议程设置上注重客观性和全球化;在报道方式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在表现形式上注重"草根新闻"的应用、球迷互动社区的呈现,凸显"网络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议程设置"框架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边缘性过度;在表现形式框架上"网络性、互动性"严重缺位;报道方式框架上要注重塑造"报格",打造"专业性"。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2007、2009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变化特点,预测艺术体操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技术价值的主要变化特点是:难度内容增加了器械技术难度;身体难度的数量减少,单个身体难度的分值提高;集体项目更加强调运动员的协作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难度完成的评分标准.艺术价值的主要变化特点是:更加注重音乐与动作的一致性;注重动作、肢体配合的和谐统一;更加强调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2005至2013年三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从难度部分、艺术部分、完成部分和其他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三版规则的发展变化,得出结论:难度部分中难度值高的难度动作数量呈上升趋势,难度值低的呈下降趋势,并增加了新的难度动作,集体项目中女子和混合组难度系数降低;艺术部分对艺术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评分细则更加系统科学;完成部分对完成裁判的职能进行完善,增设了成套动作除难度动作之外的错误减分和一致性内容错误减分的标准;比赛项目的修订幅度较大,不仅将集体六人改为集体五人,还增设了两项新的比赛项目。同时统一了比赛场地和比赛时间。综合考虑规则各个方面具体修订的情况,提出对当前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Cortazzi&Jin英语教材文化分类模式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依据,分析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分布特征、呈现方式和选择特征,通过本文研究,发掘该教材中国文化内容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革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第一章实验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实验教学设计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已在全国各实验区试用。其化学实验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是让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成学生实验。实验的呈现方式一般是将实验要点(含仪器与试剂)和注意事项列出(不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而是通过概括性较强的文字、表格等给出一个计划,要求学生自己去设计步骤),并用插图显示仪器装置、实验现象等,然后对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进行提问,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录。为充分挖掘与发挥实验的丰富教育因素,帮助广大教师理解和掌握实验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