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历史主义是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文化批评思潮,80年代后期开始在我国发展,对我国的影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看来,这些影响可以说是双刃剑,既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带来了不可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文化是20世纪创作舞台上的一道鲜明的文化旗帜。它虽然根植于20世纪中叶并繁荣于20世纪末,但早在它诞生之前,一些思想先进的学者就已经萌生了这种意识。美国诗坛奇葩艾米莉.狄金森就是女性主义文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处在新旧文化的交替阶段,它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同时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揭示人类的深层精神心理内蕴。因此,其作品既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又具有文化批判的深刻性,酿就了20世纪的文化基因,但现代主义文学由于新的时代背景具有了新的素质,这又使两者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佛家文化精神.这种佛家文化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复兴并成功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一现象既显示了佛家文化精神的永恒生命力,又使中国的新文学富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黎敏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4-126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本文将着重论述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反主流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并对反主流文化的功能和成因作了评析,认为反主流文化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物质文明极度发达所导致的一种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而产生的社会运动,对20世纪美国文化起到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纽约的哈莱姆地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黑人文化运动,它以美国的黑人知识分子为先锋,盛极一时。同时,美国的白人知识分子也推波助澜,鼎力相助,有关黑人的民族文化得到一定的整理和发展,也使黑人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提高。它虽然随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来临而结束,但仍不愧是一次唤起黑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思想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8.
焦爱娣 《学语文》2005,(6):49-49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及人文主义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深切关注人文教育。给美国高等教育界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研究者将组织文化理论引入并应用于高教研究领域,近年来组织文化既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被使用,本身又形成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综述总结了七种高校组织文化模式,关注高校组织模式内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并展望了高校组织文化模式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戏剧的东渐,既促成了东方传统戏剧的裂变,又带动了东方新型戏剧样式的产生和发展.东方戏剧所面临的困惑是如何在文化的变迁中保存自己的东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文化相对上海文化既具有接受性、继承性因素,又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并通过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亭子间文化在上海城市生活语境中产生、发展,又与上海城市气氛融为一体,它有着以上海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的一面,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它在上海文化系统中的青年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理水"者的文化自觉--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宏观背景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鲜明地透显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现代精神.而金庸在武侠小说中以充沛的现代意识为主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苦心孤诣的梳理与阐扬,正暗合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重塑民族文化本体的百年祈盼.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丰富和发展,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多民族教育问题.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财富》杂志载文指出,在20世纪科技史上有两件事影响深远:一是微电子芯片,它是计算机和众多家电的心脏,它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并已进入每一个家庭;另一个是生物芯片,它将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极大地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20世纪属于微电子芯片的话,21世纪则是生物芯片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是美国当代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葩。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既与美国白人主流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在主题、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呈现出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既具有社会批判的强度,又具有文化批判的深度,这种文化批判中蕴含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文化基因。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文化内质上具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文章主要论述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露茜 《教育研究》2021,42(1):66-74
在美国公共教育中是否存在联邦干预以及联邦干预是以何种形态呈现,在美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变化过程.梳理联邦政府对美国公共教育干预策略可以发现,联邦政府对美国公共教育的干预经历了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的拨款赠地模式、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组织控制模式,以及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文化控制模式.这使得美国公共教育在保持历史形成的地方主义或分权格局的同时,随着联邦政府不断加大"干预"力度而形成了"同质化"与"集权制"的内核.究其根源,这是"镶嵌型"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成为晚期资本主义避免走向自毁深渊的自救逻辑,从而使得集权制的文化教育形态成为美国公共教育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作家的使命感使菲茨杰拉德真实地记录了那个他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厌恶的富人的生活,表达了传统的理想主义在物欲横流的20世纪20年代的失败,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最能代表20年代美国人的生活和追求,即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个别人执地追求的某个梦想,虽不合时代的节拍,而必须走向破灭,但在作家看来,它既体现了美国传统化中的一种渴望,也是作家留给后人的一点残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反体制、反主流文化传统的青年激进文化在美国演为时代大潮.它的出现在对传统社会文化产生严重冲击的同时,又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更新和重构提供了契机和思路.从根源上考察,犹太文化背景在其中占有突出位置.犹太家庭和社区宗教与政治文化氛围以及犹太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熏陶造就了一代青年文化反叛者.反物质至上主义、对社会正义的执着、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对和平变革与理想社会信念的坚守等激进青年文化的基本诉求,无一不与犹太文化和政治传统相关联.左翼犹太知识分子群体则在为激进青年提供变革理论的同时,通过参与其中起着引领和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