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校教育资源社会共享是终身教育时代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也有利于改善学校与杜区的关系。学校的教师资源、物质资源、课程资源可以与社会共享,但必须注意专业适用、时间效用、公正伦理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区学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不仅承系着学校教育与社会再学习的纽带,更是全民完善终身教育的平台,在实现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学院的内涵发展中,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教育资源建设都是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金湖县社区学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认知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本县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寻求适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全民完善终身教育需求的教育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3.
学校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沟通,是建立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学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累社区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其广泛背景是国外社区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选择形式应包括招生社区化、课程社区化、资源社区化。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业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发展可持续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1.职业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发展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指构成教育活动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所需要消耗的物质资料、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社会力量教育经…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育在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水平、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网络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网络课程。本文将对网络课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监控与反馈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莉  孙慧  赵书良 《成人教育》2003,(10):38-39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实现劳动者知识化、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反映了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而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远远不能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应运而生的网络教育克服和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其教育方式的自由化,实现个性化教育,充分共享教育资源等优长,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为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供了条件,而且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能够充分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社会。陕西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对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它能整合全省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它将优势资源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促进本土特色教育资源与经济的发展;它可以为学习化社会搭建教学资源平台;此外,远程学习不仅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而且也实现了学习者个别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基于学校与其外部力量合作开发这是从学校与外部力量而言联合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可称为“外部开发者”和“用户开发者”联合起来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这里的用户开发者是指学校,外部开发者是指除了与该校联合的其他部门与人员,包括其他学校、有关专家、科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家长等一些社会单位等。1.校际合作开发模式所谓校际开发模式是指在学校的教育哲学与教育宗旨上相近,区域跨距小、资源可一定范围内共享并互动的几个学校,可采用学校与学校联合的形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校际合作开发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是互补…  相似文献   

9.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两型社会、贯彻执行《纲要》的需要,也是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立交桥意蕴着各教育主体机构的开放和合作、各级各类教育的立交与衔接、各种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等基本内涵.政府亟需颁行专门的法律法规、整合与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机制等政策建议,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法制保障、奠定平台基础和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不同形式教育进行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学习学分的认定与转换尤为重要。它可以打破教育领域的藩篱,促使终身学习者共享特定区域内乃至全世界的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利用弹性学习时间自主学习的要求。它是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学习型人才,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因此,终身教育推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是时势所需,是实现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程建设,指特定课程或特定课程体系实施条件的建设。对一所学校来说,课程建设不仅涵盖房舍、器材、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涵盖教育价值观与培养目标、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师资质量与师资结构、课程方案与实施计划等软件的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也关系到制度资源、特色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相似文献   

12.
建设开放大学是我国重大教育决策。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市县开放大学作为当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支撑平台,是省级开放大学服务全省、派出管理、考试服务和资源共建共享的中继站,必须按标准设立,按规范运行,在专业建设、课程(项目)开发与管理、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教学辅导与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国终身教育的法律和政策及开放的教育体制,促成韩国高校的终身教育院与地方自治团体、企业、社区密切联系与协作,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实施学位与非学位的多样课程,对包括低收入者、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成人个体广泛提供接受所需教育的机会。它对中国发展高校成人(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以街镇、(村)居民点为基本地域单元的社区成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学校是社区地域范围内的专门教育机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文章追溯了宏观历史背景中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近代学校制度形成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进,以及当代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与社区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必然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树生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106-108
一、学习型社会与教育学习型社会是与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着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为了变换职业和谋生的需要,而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为了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也就是实现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教育一体化。学校要打破围墙,向社会开放,吸引社区成员到学校学习,同时要吸纳社会的教育资源,用来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学习型社会把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那么,学习型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具有哪…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认真分析校情和学情,结合《课标》和教材内容要求,学习本地历史,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育资源是指保障中小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校长、教师与学生等;物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教学用具、课程资源等基础教育设施;财力资源主要包括来自各级政府及社会捐助的资金投入。优化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使其中各项资源在相互协同作用下达到利用效率的最优化,使各项资源都获得充分地利用与开发,最终达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飞速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都无法回避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学习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终身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是指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要不断进行教育,从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一脉相承。终身教育的思想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的欧洲,现已成为国际上盛行的教育新思潮。全面实施终身教育战略,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学…  相似文献   

19.
吴正明 《考试周刊》2010,(47):143-144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趋势.它对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电路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是构筑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数字化程度低、缺乏共享的实际问题。通过融合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建立数字化社区教育系统等举措助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