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目光应该到全局中找第一,在时间的长河段中,在空间的某一大方位中找第一。这种第一应该是社会纵向或横向的坐标点。  相似文献   

2.
在抓新闻上,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爱跑新闻发布会,爱抓大事要事,抓政治新闻;有的人爱“找领导,听汇报”,从领导的意图中找新闻;有的爱抓经济新闻,工作新闻等。上述这些是必要的,作为记者是应该抓好的,但是作为以写新闻为主的记者来说,应该把抓新闻始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的媒体属性类似于螺丝钉,那你就应该找个螺丝刀来帮忙,你的成长曲线是螺旋式的;如果你的媒体就像颗钉子,那么你就应该找一个锤子来敲开市场。但如果一切正好相反,本来像颗螺丝钉,却羡慕钉子的推广模式,醉心于大块吃肉大碗筛酒大称扔金银的快意人生,于是像钉子一样找个铁锤来轰市场,非要直线地敲进桌子里——桌子也残了,  相似文献   

4.
挖坑     
CIO 在构建团队的时候,也应该学会"找坑"、"挖坑"的技巧。那些具备特长的员工,应该及时安排到合理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5.
编辑是一个出版社的核心力量,每一个新编辑都会经历找选题、找作者、营销图书等各种问题.选题从何而来,和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应该做广泛涉猎还是做类型化的编辑……本文通过《致教师》一书的编辑策划,为人们解答了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5,(5):44-44
一个理想的财经新闻应该是怎样的?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一篇优秀的财经报道,一定是善于找到经济事件与百姓生活联系的报道,它应该是权威专业的,同时也是深入浅出的。  相似文献   

7.
祝璐 《新闻与写作》2005,(10):18-18
一个理想的财经新闻应该是怎样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一篇优秀的财经报道.一定是善于找到经济事件与百姓生活联系的报道,它应该是权威专业的.同时也是深入浅出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查资料“到网上找找”已代替了“去资料室查查”,资料传递“我给你传过去”已代替了“你来取一下”。这标志着信息化已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得到普及。作为记录企业各项活动的企业档案,其信息化程度如何呢?从我企业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严重滞后于企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注意品牌的塑造,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该在自己的品牌中输入更多的个性,并且企业找名人代言.在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名人代言便成为众多企业在传播中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0.
郭震海 《新闻天地》2004,(10):26-28
小男孩的父亲第一次找我是在2002年12月23日上午。  相似文献   

11.
徐静 《编辑学刊》2007,(5):10-13
网络时代,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出版人也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图书与期刊的生产者上,否则永远找不到出版人的蓝海.出版人应该把自己定位在提供内容,提供信息的生产者,同时还要强调与此相关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聚焦台湾     
4月6日,我作为祖国大陆派出的首位轮流驻点摄影记者,赴台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祖国大陆新闻摄影界,特别是对新华社来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采访。 同祖同根 血脉相通: 摄影报道的第一主题 赴台之前,找更多考虑的是首次宝岛之行应该拍什么。在学习领会了党和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了解有关台湾的自然  相似文献   

13.
于淼 《网络传播》2009,(8):25-2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出现危机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对待。危机,有“危”有“机”。在危机中发展起来的行业和企业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也应该在“危”中找“机”。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高效持续的发展,企业档案部门能否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实现服务创新是摆在广大企业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没有创新就可能被边缘化。档案部门只有通过创新提供优质服务,档案工作者才能在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站稳脚跟。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服务创新?笔者认为应该实施创新三步走:第一步找病因,第二步去病根,第三步去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战斗在前线的记者华山"一个新闻记者,要养成一种习惯,叫做:多管闲事,好管闲事.有事情,就往现场跑,往第一线跑,往出事的地方跑,到那里去调查研究.当然,到了现场,也未必什么都看到,什么都听到.所以还要嘴勤脚勤,跑跑问问,找目击者,找当事人,找知情者,找一切有关的人,可以提供线索的人."①说这话的人就是华山.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变慢,应该说来是好事情,证明了信息系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而使用的规模应该是系统之前设置所没有想到的情况,这就要从系统规划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是书的山,是书的海,置身其中,常能浏览到意想不到的风景。近日,有师长推荐我找一找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看看,说是图书馆人都应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我遵教借来,没想就因此得窥一  相似文献   

18.
一 新闻工作,应该是个有幸福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幸福感,幸福感可能会比别的职业多. 新闻记者常常激扬文字,传递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信息,甚至可以纠正一些错误倾向、扭转事态发展.新闻记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些业务活动中,许多新闻记者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看到了所写稿件的威力,进而有了成就感. 曾几何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形势的变化,许多新闻记者被边缘化了,发挥的作用被弱化了,甚至变得无足轻重了,许多记者抓不到新闻的第一落点,甚至发不出独家新闻,有时甚至被网上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拾人牙慧,隔靴搔痒,放些“马后炮”,如此一来,社会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也有降低,记者也就找不到成就感了.  相似文献   

19.
望潮随想     
一、记者也要找市场“不找市长找市场”。这是记者写企业家的变化。其实,记者也应该作如此转变,至少要多找市场,相对地少找市长。市场,对记者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稿件市场”。搞商品经济,市场是最能生动活泼地反映经济生活状况的场所——不是狭义上的那个搞交易的地方。市场是“晴雨表”,市场又是结合部:生产,流通、消费的结合部;经济和社会的结合部。许多好新闻从这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隧道,跑到1957年10月的中国做一个民意测验,问民众要不要引蛇出洞揭批反动右派,测验结果多半说是"要".或者穿越到1967年1月去做一个民意测验,问民众应该不应该修理"走资派",给他们戴高帽游街批斗,估计民意也会万众一心地说:应该!岂止"应该",他们还会在调查表里找有没有"再踏上一万只脚"这一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