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国家体委科研所研究的"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测量的方法",对5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屈膝后举腿单足转体720°动作进行了定点拍摄.通过影片解析和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定量分析,得出了此动作的技术关键、技术特征和一般规律,为改进、普及和提高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角度近景摄影测量的外方位元素解算的精度,介绍了推导包含共线方程泰勒展开二次项的非线性误差方程式,并建立其外方位元素的数值解算方法。多个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大角度摄影的外方位元素解算的精度和求解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将Gabor滤波器和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围道的无监督纹理图像分割算法.采用基于总变分流的扩散函数,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可以有效地在保留纹理图像大尺度边界信息的同时,对图像纹理区域进行平滑,获得比原始图像更易分割的简化图像.但是平滑过程中纹理信息的丧失,限制了该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为了在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方法的同时,有效地提取和利用纹理信息,我们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一组表征纹理方向性和尺度性的特征图像;同时将原始图像作为表征纹理灰度信息的一个特征通道考虑;再利用矢量形式的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对特征图像进行边界保持的各向异性平滑.将基于区域灰度统计参数估计的活动围道分割方法扩展到矢量空间,来对平滑后的纹理特征量进行分割.实验证明,利用该纹理分割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发生病害。准确、快速的处理与识别植物病害图像,并自动可靠的对其进行危害程度测定是进行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关键。为此研究了利用分形理论对农作物病变叶片自然纹理图像进行处理,利用BP网络来实现自然纹理图像的分类问题。分析各种不同的特征在分类器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纹理特征性能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5.
烟雾的准确检测,对于火灾的实时检测和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克服火灾燃烧时烟雾在浓度低、离监控地远、同时受风速等因素干扰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视频烟雾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背景差方法提取运动区域,对运动区域进行分块处理以获取局部信息;然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每块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这些烟雾纹理特征(能量、熵、相关性)进行训练获取其内在关系,最终实现烟雾图像提取。实验表明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在颜色相似的动目标干扰下表现出较好的属性特征,相关试验数据和对比结果表明这种纹理特征对于烟雾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三维电容层析成像(3D ECT)一般基于单电极测量模式。构建一个3层ECT传感器,研究多电极激励测量模式在3D ECT中的稳定性,包括单电极激励、同层相邻双电极激励和不同层双电极激励。利用Landweber迭代算法重建图像,以相关系数作为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在不同数据噪声水平下,激励测量方式对重建图像的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数据模拟结果,对3种激励测量模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行商业CT中搭建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已不能胜任低剂量照射条件下的影像重建任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压缩感知的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函数的正则化项引入了非线性滤波操作,有效地利用了非线性滤波在图像去噪方面的优势.利用凸优化领域的临近点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最小化处理,构建出行处理型快速迭代算法.利用实际临床腹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在利用单台摄像机进行平面摄影测量时,如果被摄对象的运动平面与标定平面不一致,则会产生透视误差;分析了透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二维步态分析和掷铅球运动分析两个实例,证明利用非解析参数可以有效地对此类透视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
天线方向图在轨测量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定标技术的关键部分。本文对利用多个编码发射机在轨测 量星载 SAR接收天线二维方向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 SAR系统的特点,论文对测量原理做了简要介绍,确定 了正交调制编码序列的选择,推导了信号生成、接收、多普勒补偿及相关处理的关键算法。计算机模拟测量结果验 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以其多参数、多通道、多极化、信息记录更加完整等特点,在城市地物提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遥感影像研究领域的热点。选择覆盖苏州市的Radarsat2影像,利用极化非相干分解法和灰度共生矩阵法分别提取19种极化特征和8种纹理特征,通过分析建筑物、植被和水体的极化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特征组合,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支持向量机法(SVM)对城市建筑物进行提取,并定量评估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极化特征的建筑物提取精度最高为92.4%;基于纹理特征的提取精度最高为88.9%;极化特征与纹理特征相结合可以提高精度,最高精度为93.7%;PCA特征融合算法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同时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DCS)的重轨干涉SAR形变检测方法.DCS理论利用多次观测信号集的联合稀疏特性和相关性,对信号集进行联合重建.本文将DCS理论引入微波成像形变检测中,并对地基SAR复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相位数据检测场景形变,比较压缩感知(CS)算法和DCS算法在降采样条件下的重建结果.CS算法和DCS算法都具有保相性,在幅度和相位图像中可以很好地消除副瓣,成像效果比Omega-k算法好.基于DCS的稀疏微波联合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幅场景间回波数据的联合稀疏特性,进一步降低数据采集,实现准确重建和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考虑船舶到港规律、机械装卸效率和天气资源等仿真参数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仿真建模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仿真集装箱码头船舶服务系统.基于Arena仿真平台对一具体实例进行实现,并利用Origin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和拟合分析,探讨集装箱码头仿真系统中关键参数处理方法对仿真建模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DCS)的重轨干涉SAR形变检测方法.DCS理论利用多次观测信号集的联合稀疏特性和相关性,对信号集进行联合重建.本文将DCS理论引入微波成像形变检测中,并对地基SAR复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相位数据检测场景形变,比较压缩感知(CS)算法和DCS算法在降采样条件下的重建结果.CS算法和DCS算法都具有保相性,在幅度和相位图像中可以很好地消除副瓣,成像效果比Omega-k算法好.基于DCS的稀疏微波联合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幅场景间回波数据的联合稀疏特性,进一步降低数据采集,实现准确重建和检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老旧船舶主机测速技术精度不高和不便于信号传输的特点,针对这些由于技术更迭遗留的缺点,设计了基于AT89S52单片机磁脉冲测速平台,并对主机测速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了分析和模拟仿真。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初步验证了测速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使该测速系统能高效对船舶主机转速进行监测和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已有的几种平面度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滚轮胎架法、转轴连杆法、试压工装法、等高块法4种法兰与筒节焊接后的密封面平面度测量方案。经比较分析将转轴连杆法和等高块法相结合形成一种较为实用的新型密封面平面度测量方案,并利用轴承实现转动连续测量。通过百分表测出密封面各处平面度大小,验证了新测量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扫描的复杂曲面在机测量系统将三维扫描技术引入到加工过程中。通过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采集到工件表面离散点,经过点云处理、数字建模操作,将工件与产品模型进行比对,然后计算出所需尺寸。该系统利用了三维扫描实时、柔性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与精度。本文从三维扫描技术出发,详细论述三维扫描技术在工件数控加工在机测量上的应用,从理论上设计一套基于三维扫描的在机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和事例实验方法,对Excel软件的数据分析工具处理体育测量评价中常用的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借助Excel软件的数据分析工具,提高体育测量评价中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及教师和学生的开放式问卷,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确立高职学生实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综合运用SPSS软件对量表结构进行讨论,编制了测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自我效能感的量表。通过量表的编制希望能对校企合作下学生的实习效能测量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位、温度远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现水位、温度远程控制是利用PLC等硬件和由亚控公司开发的先进的"组态王6.5"软件来完成的。通过PLC对水位和温度进行远距离控制,且精度高,能及时的测量温度、液位,充分实现了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硬件主要是水位、温度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固态继电器等,软件主要是经过编程使"组态王6.5"软件在该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体育设施重建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汶川地震灾区97所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灾区学校体育设施重建数量、重建原则、资金来源、建设单位、建后利用及对外开放情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灾后学校体育设施重建和利用的对策建议,对现阶段有效缓解地震灾区全民健身设施需求与不足矛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