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那一天深夜12点多,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电话告我范总去世的消息。那夜,我想了很多。是的,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想得不多。他走了,我们却想了很多。范总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心中崇敬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让我获益颇多的良师益友;范总走了,是一个当代文坛才子、新闻大家的别离;范总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一线市场的市场熟了,消费者理性了,渠道丰富了,终端饱和了,竞争加剧了,中国企业的老板开始紧张了,都准备把营销战场从一线城市拉到更低的地方了,这才有了激情四射的二三线市场营销竞争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李晓芳 《大观周刊》2012,(44):334-335
回首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不禁令人沉思。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分缕析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成了照抄照搬的工具,没有了情感,没有了快乐,没有了灵性,也使“语文”这个最具灵性的学科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所谓的自我空间。难怪有好多学生直呼“好累”,这一句“好累”,发泄了不满的情感,又体现了传统教育的几多失败(扼杀了多少孩子的灵性),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  相似文献   

4.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的飞速发展,省级和地方电视台都逐步完成了由模拟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造,纷纷组建了后期制作非编网络,实现了全网内各种节目源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节目质量,降低了播出事故,节省了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一、广播行风热线类节目的发展现状行风热线节目这几年在广播界风起云涌,影响越来越大,它充分发挥了广播特长,为政府和群众搭建了桥梁,维系了纽带。从政府角度说,通过此类节目的运作,改变了执政理念,扩大了执政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形象;从群众角度说,百姓能与领导面对面交流,增加了诉求渠道,增加了亲  相似文献   

6.
2011年,辛亥百年,热闹了一番,纪念了一番,出版了不少有关的书籍。人们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大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结束帝制也就成为纪念的重点,书写的重点。书出了好几本,  相似文献   

7.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急剧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件大事在深切影响着所有媒体的走向:城市化和碎片化。因为城市化,有了社区社群,有了互动,有了自媒体;因为碎片化,有了聚合重构,有了分众,有了流媒体。  相似文献   

9.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党的宣传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广泛争取群众,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污蔑,树立了红军形象,宣传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各阶层的开明分子,瓦解了敌军,扩大了革命的力量,统一了战士们的思想,增强了战斗力,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我与几个朋友发起成立了鹤岗市排球协会。从此,身陷其中,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牵扯了一些精力,但也有不少收获:结交了一些朋友,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社交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就像开了窍一样,抓拍新闻照片的灵感似乎增多了,照片质量也明显有了提高。由此,我对新闻记者应是社会活动家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  相似文献   

11.
柯平等著的《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的研究方法,以独特的视角,面向未来,探讨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功能及发展方向。该书是集体攻关,探讨公共图书馆研究前沿的新成果,是国内第一部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为题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泰州市图书馆的具体实践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制作展牌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对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定位、特点和优势作了一些探讨,并就发展图书馆讲座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印度公共图书馆法内容的解析,联系我国的实际,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公共产品角度出发,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的体制僵化、经费不足、无法可依和观念落后等现实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对公共图书馆实现全面公益性服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图书馆公众使用率偏低的原因及提高之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公共图书馆公众使用率偏低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图书馆本身工作方面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众使用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公共图书馆作出既体现国际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界定;指引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呼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要求;明确政府设立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创新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确立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基本方针;明确国家图书馆的性质功能,完善出版单位出版物交存制度。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舆论观是梁启超新闻思想的核心。1902年,梁启超提出豪杰为"舆论之仆"的著名论断,并提出报馆具有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两大天职;1912年,梁启超却主张,"善为政者"表面自居"舆论之仆",而暗中为"舆论之主"。梁启超舆论观的这一重大变化,有诸多原因:在反袁与拥袁的二难抉择中,他以归国为目的;在新闻与政治的职业纠结中,他以政治为终极目标;在研究舆论的过程中,他以立宪政治为出发点与归宿。强烈的政治功用目的,令他对舆论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创新——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及延伸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服务视为传统的精华,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文章认为延伸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创新,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时策。  相似文献   

20.
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涵义和由来,阐述了图书馆推行公益性服务面临的难题和可实行的策略,指出图书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公益性服务为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