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发散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2.
小班幼儿发散思维训练的原则和方法邵敏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和新颖,它强调主体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解”以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如若对小班幼儿能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肯定,这种训练将对小班幼儿的如下几个方面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兰州市七里河区教研室陈秀英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它的层次为: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设置开放性的没有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运用想象力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方面,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变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为通性;加强发散思维的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5.
薛颖 《甘肃教育》2004,(5):18-18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由于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强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其特征就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所以容易另辟蹊径,达到“柳暗花明”。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常常面对同一题目,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极其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指出,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本文拟就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的“三性”。1发散思维的多端性训练发散思维的多端性也称流畅性,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性。因为:多则发散、多则宽、多则流畅;多种择优,优中求快,多则敏捷。所以多端性的重点是个“多”字。所谓多,即对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向多、角度多、途…  相似文献   

7.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训练发散思维发展创造能力高政一,魏宗仁,张春凤在探索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都把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联系起来,并对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诸如“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以及“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型思维是一种创造思维,它可以从一点出发,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放射性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那么在课堂上就要引导学生“纵横联系,广泛联想”.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笔者在连续多年高三化学教学中,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坚持对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潘娜 《教学月刊》2005,(10):27-28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众多新的信息,即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一的输出,并通过迁移的作用探索到未知的东西。发散性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有以下这些特点:一“多”,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归纳出各种结果;二“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三“全”,考虑问题,不仅考虑问题的细节,而且考虑问题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四“新”,答案可以各不相同,可以创新。发散性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特性和流畅性,让发散思维者思想活泼,思路开阔,想像力丰富。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作为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从四个方面切入:一是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积极性;二是转换角度,训练思维的求异性;三是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四是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这样既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又可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阅读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之一。结合教学实践,笔以为教材中可选择作为思维“发散点”的大致有:争议点、好奇点、空白点、模糊点。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鼓励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小中见大,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14.
周立群 《云南教育》2001,(21):47-47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也称之为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它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设计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问题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一个长方体,底面边长4厘米,高6…  相似文献   

15.
“据一说几”发散思维训练举例江苏华占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是开阔解题思路、沟通知识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采用“据一说几”训练方法,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质量。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根据同一概念,说...  相似文献   

16.
在美术教育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尹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一书中认为:创造是南不合逻辑开始的,再经由逻辑的润色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人的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思维的核心。由于美术教育本身所运用的媒体主要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这种“实体”也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因而,它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优于其他学科。美术创造上的表现应为多项发散性的,比如.《城市》这个题目,没有受到良好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可能大部分会画成构图完整的全景(这是学生喜欢画的),很少会有“近景”式,“特写”式网景。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阅读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之一。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材中可选择作为思维“发散点”的大致有:争议点、好奇点、空白点、模糊点。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不是“只重操作层面”的教育;学科创造不是只搞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创造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又称多相思维,它指的是对同一对象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探索结论的方法。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具体地说,应当抓好以下“五个一”。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思维.它往往以某一问题为发散源,从多角度去深入思考、联想问题,通过广泛搜集与发散源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达到解决问题和升华思维的目的.它既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也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而是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题多变”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