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技能型战略联盟中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变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勇  李忠云  张宗益 《软科学》2005,19(6):83-86
阐明了技能型战略联盟与资源型战略联盟的区别,从“技能”的角度探讨了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机制,建立了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概念模型,并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讨价还价能力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提升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技能型战略联盟合作效应和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技能型战略联盟中合作效应与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知识获取、学习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证实学习能力是知识获取的决定性因素,并发现知识获取有利于增大合作效应和提升讨价还价能力,而讨价还价能力是提高合作效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企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商务谈判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协议能否达成,也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商务谈判讨价还价策略的相关涵义入手,对讨价还价过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运用讨价还价策略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竞争态势,可以通过企业周围的五种能力来分析,包括现有竞争者改变现有竞争态势的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产品竞争者的替代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对一个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网络信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得出无限阶段讨价还价模型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并提出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网络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分析博弈各方的收益入手,讨论了技术创新扩散链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供给者、中介与潜在采纳者之间的博弈.基于典型的鲁宾斯坦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首先研究了没有技术中介参与时的讨价还价博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介机构分别代表技术创新供给者和潜在采纳者时讨价还价博弈,通过对中介参与前后技术创新供给者与潜在采纳者的收益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技术创新信息对技术创新供给者、中介和潜在采纳者的收益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盛永祥  李玥  吴洁  许斌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04-108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不完全信息中的信号博弈理论,构建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许可条件下收益分配比例系数的信号博弈模型,分析收益分配比例系数的讨价还价过程,同时讨论收益分配比例系数确定中的许可方和接受方的讨价还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将经典讨价还价模型引入电网建设用地补偿协调工作中,通过完善模型条件,构建了议价区间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讨价还价动态博弈模型,对基于心理预期造成的议价区间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双方补偿议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预期对均衡价格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桂云苗  龚本刚  程幼明 《软科学》2012,26(11):63-66,84
建立了多个制造商与多个回收商组成的竞争性逆向供应链的三阶段博弈决策模型,构建制造商与回收商间不对称信息Nash合作谈判框架,在财政收支平衡基础上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合作谈判的最优均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绿色税率的提高会降低制造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提高回收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但税率过高反而会降低回收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基于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理论构建创新提供者与潜在采纳企业间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表明,在从创新提供者直接向潜在采纳者扩散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创新提供者的出价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减函数关系,与潜在采纳企业的心理压力呈增函数关系,双方的收益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反向关系,与对方的心理压力状态呈正向关系;当中介机构代表创新提供者时,低碳技术创新贬值越大、潜在采纳企业心理压力的越小,创新提供者越急于寻求中介机构的帮助,当中介机构代表潜在采纳企业时,潜在采纳企业选择采纳低碳技术创新和选择不采纳策略间的收益差值越大、创新提供者的心理压力越大,潜在采纳企业越愿意寻求中介机构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晨 《世界发明》2009,(1):96-96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卖主,为的只是使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在别人身上重新实现价值,共度周末其乐融融,讨价还价中还能结识一些新朋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互套牢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从缓解企业家与投资家相互套牢问题的角度,在扩展企业家风险偏好、假设企业状态变量不可证实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企业家与投资家讨价还价能力、企业中期绩效信号、投资家投资额、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建立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下的双方收益与企业价值,确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相机控制与投资家控制交替实现控制权最优配置;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时,或较弱时,如果绩效信号较低,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不会随之变化;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并低于临界值,如果绩效信号较高,相机控制最优,反之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3.
马海群  马小琪 《情报科学》2007,25(10):1444-1448
应用讨价还价(含双向议价)博弈模型分析数字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损失,并在博弈论框架下进一步提出基于政府调控的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关键组件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定价、组件质量设计投入和废旧产品回收投入的决策问题,分析组件质量设计产出效应和废旧产品回收产出效应对决策的影响,探讨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两部定价契约对分散决策的协调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件质量设计投入、废旧产品回收投入和供应链利润都与质量设计产出效应和废旧产品回收产出效应正相关;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两部定价契约可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吴绍波  顾新 《科研管理》2011,32(11):45-51
本文分析了在知识链组织研究与开发协作中,基础阶段的研究由代理组织承担,应用开发阶段的创新由核心企业完成的投入决策过程。研究表明:在序贯博弈情形下,核心企业所获得的收益越多,基础研究阶段的投入产出的弹性系数越高,核心企业对代理组织的补贴越多;核心企业和代理组织在合作博弈情形下比序贯博弈情形下所投入的研发费用更多;此外,合作博弈所产生的创新收益增量部分的合作租金的分配比例与风险厌恶程度负相关,与讨价还价能力无关,合作租金的溢价补贴部分与风险规避程度、讨价还价能力同时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专利联盟的基本含义后,对专利联盟的博弈模型进行了基本假设.然后时专利联盟形成中的"囚徒困境"与"讨价还价"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延高  韦永智  王雎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65-1169
 先前关于专利许可策略的研究一般假设专利权人具有完全讨价还价能力,被许可方只能“接受或拒绝”专利许可契约,未考虑被许可方技术能力的动态演化。文章基于完全对称信息以及单一先动者和单一后来者双寡头市场假设,从技术能力演化视角,研究后来者在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等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表明:技术引进阶段,在给定条件下,后来者采用提成许可方式和固定费用许可方式优于放弃该专利;技术模仿阶段,后来者可通过降低自行研发的成本来提高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创新阶段,交叉许可是后来者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专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碳税和消费者低碳意识下,从供应链之间合同关系的角度研究合同形式对制造商减排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首先求出分散式供应链下制造商的最优碳排放量和批发价及零售商的边际利润,然后求出减排成本分担和成本分担下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下零售商的最优分担比例,并对3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减排成本分担和成本分担下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中制造商的最优碳排放量要低于分散式供应链下制造商最优碳排量,其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也要高于分散式供应链。通过数值分析,分析减排成本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均衡利润及分担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确定委托代理基数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分别称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委托人(比如企业所有者)与代理人(比如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讨价还价中,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企业经营者更容易知道他们每年能完成多少利润,但是他们通常倾向于隐瞒这一信息,以便在讨价还价中压低利润基数,从而获得更多超额奖励。委托代理基数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向代理人要求或代理人向委托人承诺并达成协议的计划指标。Harris和Rav曾经指出,如果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行为,那么对委托人来说,最佳的…  相似文献   

20.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短缺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概念逐渐形成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与义务讨价还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