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为一种对社会有相当危害的人格障碍,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其形成的原因有来自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也有来自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尽管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易矫治,但学校教育对其进行认知与行为的适当干预有助于人格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与其它变态人格的主要区别是,反社会人格者萌芽于儿童、青少年时期,表现在幼年就已发生明显的反社会倾向,为持久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障碍,在各种人格障碍中,此种人格障碍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犯罪的可能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本文对反社会人格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点,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为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行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本文从个人、家庭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进展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毫无规则意识和滥杀无辜。童年成长环境不佳以及胆汁质气质者容易成为此类患者。李逵患有严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以前学者多将李逵的反招安等同于积极的反抗精神,其实这恰恰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明显表现。除李逵以外,梁山武装中还有多位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所以我们对梁山武装的性质应该有全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表现反叛,动辄离家出走、与人斗殴,甚至毁坏他人或公共财物;还经常说谎、偷窃等。这类学生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矫治,他们很容易走上严重违法犯罪道路。因此预防和矫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中小学德育急待研究的重点课题。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所引起的思考下面先列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两则典型案例。2002年6月16日,年仅14岁的案犯宋某和13岁的张某等,为了报复网吧工作人员,竟纵火烧毁北京市的“蓝极速”网吧,夺去了25个年轻生命。广州市海珠区一名仅17岁的某职中…  相似文献   

6.
反社会人格是反社会人格异常的简称,意思是指个体在社会上具有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倾向,具有为了利己的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反社会人格一般具有两个显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更有人进一步丰富补充进诸如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对人对事,无论轻重缓急,既无责任心也无责任感;极端自我中心;虽有关心别人之心却强烈要求别人的关心与信赖等。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反社会人格一语作为疾病主要适用于成人,在未成年人多以人格障碍或偏差的程度存在。它的主要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预防与矫治就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当他们自己的认知与新的认知或行为产生冲突的时候,由于处理不当而从事不当行为或产生不道德的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教育者应加强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形成的引导以及错误道德认知的矫正。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品行障碍形成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当他们自己的认知与新的认知或行为产生冲突的时候,由于处理不当而从事不当行为或产生不道德的认知,进而形成品行障碍。教育者应加强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形成的引导以及错误道德认知的矫正。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表现反叛,动辄离家出走、与人斗殴,甚至毁坏他人或公共财物;还经常说谎、偷窃等.这类学生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矫治,他们很容易走上严重违法犯罪道路.因此预防和矫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中小学德育急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表现反叛,动辄离家出走、与人斗殴,甚至毁坏他人或公共财物;还经常说谎、偷窃等.这类学生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矫治,他们很容易走上严重违法犯罪道路.因此预防和矫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中小学德育急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在近几年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研究背景和行为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全面综述了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干预对策:在家庭中,父母应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并经常与孩子谈心;在学校里,学校应给予家庭困难的学生补助资金以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并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动向;从社会方面,政府部门应在严惩犯罪的同时做好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人格障碍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罪行特别残忍或情节恶劣的犯人中1/3-2/3都属于此类型.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单亲家庭、体质异常、被娇宠,被忽视的儿童更易导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本文主要讨论此四种童年经验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关系,并提出预防这种人格障碍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儿童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具有将新异词语与所指事物进行“快速映射”的词语习得能力,但有明显语言发展障碍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是否也存在这种“快速映射”能力呢?本文回顾并评析过去15年间国外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基本映射条件下、社会性映射条件下和非社会性映射条件下词语习得能力的相关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一样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索、技能或策略来学习词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编制成册的量表和问卷对300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未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视频游戏干预是一种现代辅助技术治疗方法,是通过用户在视频设备上进行游戏互动,并产生视觉反馈的干预方法。归纳和梳理近年来国外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视频游戏干预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主要采用严肃游戏和虚拟现实视频游戏的干预方式提升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运动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在干预效果方面,认知训练的干预效果低于社会性发展和运动技能的干预效果。我国未来应重视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行为的干预,鼓励学校合理使用视频游戏干预法并防止儿童游戏成瘾,同时注重视频游戏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是指留守儿童表现出的违反社会公认行为规范、损害社会和公众共同利益的行为。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不利,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或诱惑而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并产生不良后果。科学评估与有效预防留守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助于推进平安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建设,因此日益受到政府和研究者的关注。在系统梳理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概念、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概述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普遍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不同严重程度反社会行为的风险评估框架以及不同等级的反社会行为预防体系,对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评估和预防问题予以探讨。未来应通过多种形式完善指标体系,推进风险评估和科学干预,并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下的预防工作,以实现对留守儿童各级和各类反社会行为的精准应对。  相似文献   

17.
吸毒易感性的人格特质是指更能预测吸毒行为发生的特定人格特质。吸毒易感人格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感觉寻求、冲动性、低自我控制和心理障碍等方面;其中,心理障碍包括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症、情绪障碍和边缘人格障碍等。文献显示:边缘人格障碍具有吸毒易感性的所有相关人格特质,因此,认为边缘人格障碍可能是吸毒的根源。建议今后的研究探讨边缘人格障碍的病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吸毒行为。  相似文献   

18.
心理卫生科学的研究指出,品行障碍是发生在青少年阶段中违反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的一种不良行为模式。事实表明,学生中的品行障碍,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学校德育的效果,也制约着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正确理解学生品行障碍的内涵,全面把握这一障碍的特征和分类,对于及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消除这些障碍,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生品德障碍的特征心理卫生专家对学生品行障碍的界定有具体的标准。一是年龄标准。这种品行障碍,是发生在18岁以下青…  相似文献   

19.
儿童青少年宗教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宗教性研究中,在宗教性的概念界定及其测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分歧与共识;比较了宗教性的心理结构理论与测量工具,对儿童和青少年宗教性的发展、宗教性的跨文化研究、家庭对宗教性的影响、宗教性的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概括了宗教性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0.
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体重超重与肥胖率都显著高于同龄群体,且具有低龄化的趋势。个体因素、家庭的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以及较低的身体活动水平是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体重超重与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在早期干预与行为矫正中应积极采用个人运动疗法、家庭生活方式干预、学校体重管理干预及心理干预的方法。这也对未来的家校合作、培智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运动性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