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和延伸,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组网设备和网络结构,结合实例探讨了无线局域网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对应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WLAN)将企业和个人从有线网络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已经呈现出相当的优越性,无线局域网解决了有线网络所存在的布线困难,管理复杂以及灵活性差等诸多难题,真正实现了移动办公。  相似文献   

3.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使用无线传输媒介的网络技术,该技术在移动办公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大众传播行业里,笔记本电脑已大量普及,各类移动通讯设备已成为记者采访的必备工具,如果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扩展到无线局域网,无疑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结合了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两者的特点,摈弃了传统的电缆而采用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但是仍然保留了有线局域网的功能。无线局域网因为拥有常规局域网所没有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组成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俗点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却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变化。  相似文献   

6.
徐方 《大观周刊》2012,(51):159-159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利用微波无线信号作为媒介实施数据传榆,与传统的有线网络功能类似。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通过在数字设备中嵌入无线网络技术构成个人局域网.被广泛的应用于办公楼、家庭以及高校的无线连接中。文章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在校园局域网中的应用为例,基于通信网络不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防护的安全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思想,并对个人局域网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局域网组网技术正在由单一的有线方式向有线与无线相结合或无线的方向发展。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技术特点、网络管理以及图书馆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2,(10):36-36
两年前,还是有线局域网技术一统天下,如今,无线宽带局域网产品逐渐应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国内关于无线局域网的讨论已历时不短,但其作为一个时代却只刚刚到来,这主要基于以下因素的成熟和引领。  相似文献   

9.
屡获殊荣的智能无线解决方案提供商Trapeze Networks日前宣布。北京师范大学无线校园网络建设项目将于2008年1月底前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此次选用Trapeze Networks的智能无线解决方案是在校园原有的有线网络设施基础上。进行无线网络扩充和全方位立体无缝覆盖。新的无线网络建设要求在网络互联、认证计费、安全防御等方面与有线网络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互补。智能无线能够在现有的L2/L3网络基础上,进行企业级无线网络的无缝、安全部署,而对校园有线网络各部分主体结构内部不做任何变更。基于Trapeze的智能无线局域网架构,无线交换网络控制器在部署于校园的移动点上进行策略实施、数据加密和前置功能的分配,从而使其拥有最优化的流量、极大减少的延时和较强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有线无线并存的图书馆网络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有线一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并详细分析了有线一无线网络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有线一无线并存对图书馆局域网的实际意义。最后,用实际例子说明有线一无线并存图书馆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升级方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拓扑结构。针对网络系统的特色进行分析,并且对网络系统中IPv6/IPv4 双栈和无线网络给出网络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移动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需求特点和技术潜力;在此基础上,阐述设计图书馆移动信息系统时应遵循的原则。着重论述移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基础承载网络在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通信网络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和圭尔夫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二者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前者的服务侧重于多媒体硬件设备和数字信息技术的提供,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学生的指导。文章以此分析为基础,提出图书馆共享空间发展的几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即清华图书部。它在战争年代,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历史合理性,不仅为西南联大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而且为战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复建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15.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清华大学图书馆长期以来重视读者服务工作,从2006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服务宣传月便是图书馆向读者全面推广新资源和新服务、创新读者服务工作的契机。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的三届服务宣传月的情况,分析了该馆服务宣传月的发展趋势,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创新和实践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新旧版英文网站的比较,着重从系统架构、外观布局、内容管理、功能集成等方面描述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特色与亮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构建新版英文网站中所做的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内容与流程管理的优化为研究目的,在分析清华大学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门户的数字信息服务内容与流程管理的基础上,概括了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内容与流程管理的特点,总结了其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对电子期刊进行有效揭示和维护的具体方法与实践思考,为同行图书馆提升电子期刊揭示和服务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在分析对电子期刊进行揭示和维护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调整岗位设置和建立电子期刊组织揭示流程、规范电子期刊揭示方法、规范电子期刊维护方法、建立畅通反馈渠道、参与知识库建设、开展电子期刊宣传培训6个方面详细阐述清华大学图书馆基于SFX和ALMA对电子期刊进行揭示和维护的实践,探讨如何对电子期刊进行有效利用和分析。[结果/结论]电子期刊的有效揭示和维护虽有难度,但有章可循。图书馆应该积极探讨和实践,提高资源揭示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备份应用方案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网络数据备份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网络数据备份的必要性和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依据自身馆藏建设的情况设计和实施的网络数据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nt of the MAClinical Workstation Project is to develop computer workstations for medical students of the sort they will use in future medical practice. The idea is to instill information query habits in the daily clinical activities of these young physicians-in-training. The 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Library spearheads the projec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chool of Medicine. The library handles technical support, includ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user train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network installations. The project began in 1988 with nine Macintosh computers; today thirty machines a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Georgetown University Hospital conference rooms, faculty and resident offices, and at four affliated hospitals. The Macintosh computers are connected to the medical center's local area network (LAN) with access to the Integrated Acade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AIMS) and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 databases. The MAClinical workstations serve multiple educational purpose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Primarily, students gain experience in medical informatics by using a variety of software systems installed at the stations: the H&P Writer, a history and physical system written in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an be used by students to prepare the admission record on patients they examine; also, students can keep patient records, check findings against a diagnostic system, look up drugs and treatment protocols, develop medical sketches, and fi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hen needed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