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典故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典故的翻译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转换,而是文化基因、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在不同的接受场景下,同一典故的翻译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概述了文学翻译与注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地域文化差别、语言架构与思维逻辑的差别、宗教人文的差别。根据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注重双方文化的差别,实现文化融合、语建构翻译思维与翻译手法、形成合理翻译策略的三种不同翻译手段,以增进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翻译标准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因社会文化不同而不同。其内涵是动态的和社会性的,不同国家民族因文化传统和文化地位不同,翻译标准也将不同。结合社会文化来审视翻译标准无疑有利于再现原文反映的民族历史和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部。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经行阐述,结合《老残游记》两种英译本中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文章指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杨宪益夫妇倾向于使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本的可读性;而哈罗德·沙迪克则更多地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工具,对于文学翻译来说,翻译不光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出现误读。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不同权力差异语境下、政治立场、价值取向,以及处在不同话语权下的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被西方世界异化和边缘化。在面对西方强大的知识霸权时,中医的翻译实践困难重重。中国的中医文化译者应该意识到翻译的政治性,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这样才能够忠实有效地把中医呈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汉习语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恰当处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蕴含,是习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翻译归根结蒂是语言文字的转换。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扩大,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增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交流及相互影响也必然在语言上体现出来。因此,翻译,也就成了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翻译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异化能忠实反映源语文化,有效促进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并给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带来积极影响,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首选翻译策略,且具有极其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讨论词汇的不同内涵在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再现的问题,同时指出文化信息的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普遍性翻译理论和技巧知识外,更是要在教学中导入审美观,注重对学生进行译艺意识的培养。译艺是翻译过程中展示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翻译活动的至高境界,充分表达译艺中的意境美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范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地区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英语也不例外,同样体现着讲英语国家人民风土民情。这也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必须对两种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入地了解,尽可能使翻译的结果科学、合理。利用跨文化视角,巧妙运用翻译技巧可以有效促进翻译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跨文化视角,进而分析其转化的根源,最后对此翻译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言具有文化功能.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分析文化语境涵义的传译,旨在指出译者应建立文化语境意识,正确分析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由于忽视对文化语境的考察而造成的误译.同时,还应重视文化语境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译者的情感输入是必要的,要避免太具主观色彩的情感输入以防造成"讹"传之作;科技翻译要避免涉及个人情感,力求客观理性。译者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目的及接受能力,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情感输入,译者情感的输入,无论多少,都应是原作者所给予他的忠实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发挥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文化缺省是指作品中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应对文化缺省翻译的各种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意象传译中,译者常常会陷入“忠实”与“叛逆”两难选择的境地,这种选择其实是译者对翻译伦理的选择过程。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分析文化意象传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叛逆“只是在形式上违背了伦理的某种模式,其实质是对翻译伦理的遵从。  相似文献   

17.
变译是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农业英语翻译也不例外。变译理论摆脱了全译的局限性,强调译文与读者感受、目的语的特点互相匹配,这也是今后翻译所要努力的方向。文章以变译理论为基石,探析农业英语翻译中出现的变译现象的类型,并且从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来研究变译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够有助于农业英语翻译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外农业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之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着手翻译农学著作。这一转变与晚清传统农业面临的困境、有识之士的呼吁、朝野上下自强的呼声有关。翻译馆共译介了10部农学著作,均为欧美国家较有影响的著作,向时人介绍了近代西方农业的发展成果及较为实用的农学知识。这些著作的译介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了政治改革的期许。  相似文献   

19.
机器翻译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翻译质量突飞猛进,这对翻译学习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让机器翻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学习,本文分别就教师的机器翻译技术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的机器翻译技术自主学习策略展开讨论.作为教师,应当首先为学习者选出优秀的机器翻译软件,然后借助该软件区分出翻译水平低于机器者和翻译水平高于机器者两个...  相似文献   

20.
翻译也可以说是两种或者多种语言进行、为了实现沟通的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它包括源语言和中间媒体以及目标语言。它有很强的目的性,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有必要进行无文化差异的翻译。在原文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收件人的具体要求来说明翻译的需要、功能。因此,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性问题,有效运用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