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腕关节软骨板的损伤机理及其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关节软骨板是腕关节中较为薄弱的结构,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该软骨板的损伤较为多见。探讨软骨板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软骨板的损伤机制,了解软骨板损伤后的检测、治疗手段,掌握预防损伤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软骨板损伤,使损伤后能够得到早期正确治疗,防止出现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腕关节三角软骨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腕关节是人体关节中结构复杂、活动频率很高的关节之一,又是上肢完成支撑、推力等运动中主要承力部位,故十分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尤其是关节中较薄弱的结构─—三角软骨板的损伤较为多见。笔者在系统查阅大量国内外医学资料的基础上,对三角软骨板研究的历史、现状、主要成就等作了详细介绍:①三角板软骨的形成、毗邻。②三角板软骨的大体结构与附着部位。③三角软骨板的微细结构。④三角软骨板的功能。⑤三角软骨板的运动。⑥三角软骨板的损伤。从上述研究成果出发,对三角软骨板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腕关节软骨板胚胎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对胎儿期腕关节软骨板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获得有关胎儿时期腕关节软骨板发生时间、形态学、组织学结构特征的材料:(1)胎儿4个月时,在尺骨下端的位置已经出现了软骨细胞,但是,肉眼可见的软骨板成型于6月底至7月初。(2)胎儿软骨板的形状为半月形、三角形。(3)胎儿腕关节软骨板为透明软骨,其周围有结缔组织膜,该膜随胎龄增加而增厚。(4)胎儿腕关节软骨板中的血管随胎龄增加而减  相似文献   

4.
体操运动员腕关节损伤是比较常见的。这类损伤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密切的联系。为探讨体操运动员腕部损伤的一般规律,研究运动员腕部骨与关节的变化,积极开展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损伤的机会,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网球发球具备技术精湛、动作复杂和高损伤风险特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生物力学方向。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网球发球力学研究进展,总结技术动作规律,分析损伤制因和创新器械结构,为网球发球力学特征提供系统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国内网球发球研究应当拓宽研究角度,加强实验设计严谨性,选取指标时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原则。平击发球击球力量来源于肩关节内旋(Internal Rotation, IR),末端关节调控击球点参数,形态学特征对发球质量影响较大,但更取决于训练因素和技术表现。击球点空间位置、拍面角度、速度分量和旋转速率是决定不同类型和不同落点发球的关键指标。提高网球发球隐蔽性能够增加接发球方提取预判信息的难度,进而提高发球质量。发球过程中易损伤部位发生于腰部(Low Back Pain, LBP)、脊柱(Lumbar)、肩关节(SLAP)和上肢关节,挠背和随挥阶段是各部位出现损伤风险最高的时段。球拍材质、质量分布(Mass Distribution)、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感觉"(Felling)和线床(String bed)与球员个人喜好、形态学特征、技战术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网球发球力学研究逐渐从总结技术规律、损伤致因向各关节力学特征、动力学指标、器械创新和研究动态化趋势过渡。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问题一直是困扰国际运动医学界的三大难题之一。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动物或成人,很少对胎儿进行研究。本对顶臀长146mm~280mm胎儿的股骨髁关节软骨最表层进行光镜观察,发现:从顶臀长146mm胎儿起关节软骨最表层就有一波浪状起伏的膜结构,随着发育,起伏减小,膜与其下分界愈来愈明确,到顶臀长280mm胎儿时已过渡成一平滑无起伏的薄层非细胞膜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1次与4次火针治疗后大鼠跟腱末端区HSP70表达变化,探讨火针治疗末端病的作用机理,为末端病的火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击跳跃法"建立大鼠跟腱末端病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火针治疗。采用ABC法检测HSP70表达,在40倍物镜下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治疗1组纤维软骨区、腱骨关节面软骨的HSP70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治疗2组纤维软骨区、腱骨关节面软骨的HSP70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3组腱骨关节面软骨的HSP70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3组(P<0.05);治疗4组腱骨关节面软骨的HSP70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4组(P<0.05);治疗5组纤维软骨区、腱骨关节面软骨的HSP70阳性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5组(P<0.01)。得出结论:1)1次火针治疗诱导末端区合成大量HSP70,主要表现在纤维软骨区、腱骨关节面软骨2个部位,使末端区组织和细胞对坏死、损伤产生抵抗,同时促进坏死、损伤组织和细胞的修复,对末端病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4次火针治疗后这2个部位的阳性率明显高于1次火针治疗,4次火针治疗能更进一步促进末端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尝试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及生物力学分析的方法,找出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损伤原因,为教练员和队医更具针对性地进行损伤预防及提升康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苏省一线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 1名,通过 CT图像文件进行腰骶关节模型重建。建立更加精细且具有解剖学特征和生物力学特点的腰骶关节有限元模型。结果: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受轴向载荷时,L5上缘和椎间盘前部出现明显形变,最大形变量为 5.44 mm,椎体上表面和骶骨耳状面为主要受力部位;椎间盘的Von-Mises应力传递方向由右后方向左侧递增,应力集中点出现在纤维环侧后方。结论: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骶关节受轴向载荷时,椎体上表面和骶骨耳状面为主要受力部位;椎间盘前部受挤压出现明显形变,同时其左侧中后部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提示椎间盘后侧方可能因为长期应力集中而致使运动员出现下腰痛甚至椎间盘后侧部纤维环出现破裂。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运动创伤中,膝关节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其中半月板损伤亦占有很大比重。国内外西医,对半月板伤多主张切除和保守疗法,而且疗程很长,疗效常不显著。如国内医学界一般认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移位,重复发病,则固定与休息全然无效,必须切除;外侧半月板损伤,则保守疗法虽有帮助,但也必须将外侧半月板切除。再如国外某医生认为,在确诊为半月板损伤的29例中有9例位置在关节囊上或半月板的  相似文献   

10.
关节在受到大强度的冲击、扭转等非周期性负荷的长期反复作用时,易于造成软骨的损害,其糖氨多糖(GAG)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了解不同的运动训练对关节软骨GAG的影响及检测方式,有利于防止关节软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20年里,因为康复手段的进步、新的外科手术的出现以及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使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尽管如此,目前对前后十字韧带断裂、内侧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以及延迟性骨折等的治愈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人们正在寻找新的生物学方法(如生长因子)来加快对这些损伤的治疗进程。用转移特定基因(如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治疗手段将治疗蛋白植入损伤组织是治疗这些损伤较有前景的途径。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相结合,在促进各种受损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方面将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所有前来H大学体育学院运动损伤医疗康复室就诊的该校高水平运动队及体育学院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篮球和足球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运动损伤发生机率较大;身体接触的运动中进攻队员比防守运动员更容易受伤;训练中的受伤情况较比赛中多;受伤部位多发为膝关节和踝关节。对于将来的训练比赛,应更加注重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07年全国室内五人制足球赛(武汉赛区)10所参赛高校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教练员进了访谈.结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损伤常发部位集中在下肢的踝、膝和足等部位;损伤类型以挫伤、扭伤、拉伤等软组织损伤为主,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恶性犯规、场地差及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经过治疗后,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对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研究中有关其诱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诱因主要有教师行为失范、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运动时空的安全隐患以及学校体育安全管理职能的疏忽;相应的防范措施则包括摆正心态,切勿因噎废食,采取积极的防范,控制风险源头、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提高运动环境的安全性、开展安全运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67名各层次女排队员错误的扣球落地姿势致使膝、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采用文献、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后得出:扣球技术不正确是造成异侧脚落地,引起膝、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创伤患病率膝较踝关节高;但少年队员则相反;主攻患者较付攻多,二传则少。双脚同时落地、从事过田径等运动、半路改行者损伤少;年龄小,训练年限短者发病率低。建议:规范扣球落地动作;科学安排好运动负荷;处理好比赛、训练、专项素质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关系;重视准备与整理活动;加强医务监督和预防伤病教育。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名短距离跑跳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务监督和伤病诊治,并作病例分析。发现,在118例损伤中,膝踝部损伤占46.61%。损伤还涉及肌腱及其附属组织、韧带、肌筋膜、软骨等结构。90%以上为轻度损伤,患病率无显著性性别异。85.45%的膝、踝部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膝、踝部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某侧肢体的损伤与不同专项技术特点中度相关,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加重。对技术动作与训练、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调查对象在国内以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人群为主,国外则集中在大众健美操人群;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建议加强对运动损伤诊断方式、治疗效果、运动员的心理接受程度、受伤后的生活质量、运动损伤的生物学基础等研究及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腘绳肌拉伤是当前世界竞技体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之一。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腘绳肌致伤的风险因素、机制、评价以及训练防范机制进行梳理,认为肌肉收缩适宜长度缩短、力量不均衡、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腘绳肌拉伤的主要因素;等速测力法与实地测试法评价腘绳肌拉伤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在训练实践中建议采用腘绳肌离心训练的方式,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强度、频率,课次间歇至少48 h等训练策略,能够有效避免腘绳肌运动拉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20.
对举重拳击运动员肩带与肩关节运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颍  罗炯  王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49-1651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应用Qualisys红外光点测试系统获取肱骨与胸骨、锁骨与肩胛骨、胸骨与肩胛骨、胸骨与锁骨四角度的运动学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肩部各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理论及有关参数,对举重、拳击项目的训练与教学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