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在文献阅读及前期访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创业胜任力结构及其培养机制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杭州、上海、宁波等8个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183位创业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来验证和修正模型。认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创业胜任力包含创业机会胜任力、国际文化胜任力、团队建设胜任力、商务创新胜任力、创业效能胜任力等5个维度;可从政府行政驱动、高校创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培养等3个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的环节来构建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培养机制的各个要素对创业胜任力各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出企业创新胜任力的概念,明确其内涵、特征、功能和要素体系,提出精神-制度-行为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胜任力模型,构建企业创新胜任力要素体系。以具体企业为例,分析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胜任力要素,发现其在创新发展历程中具备胜任创新的各项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具有很高的创新胜任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软件行业的人才现状和特点,并对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把胜任力分为一般胜任力和核心胜任力,构建了软件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人才的定义和胜任力理论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新人才素质内涵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了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的"CSKA"模型,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同时,在相关考核材料中考察了200名被试者的具体反应状况,然后在实验数据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此模型加以验证和改进,对假设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应当通过分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获得竞争优势。而胜任力模型是构建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法。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在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开设了管理双能实验班,并设计了实验班教学课程体系,为验证该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为民办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技能人才团队胜任力的内涵,初步构建技能人才团队胜任力理论模型;选择五家不同性质的钢铁企业开展访谈研究,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探索明确钢铁企业技能人才团队胜任力的构成维度,进而构建符合钢铁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技能人才团队胜任力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完善技能人才团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及其与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军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47-153
在进行大量文献阅读和深入企业访谈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并通过对93位科技企业家的问卷实证研究,验证科技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基本结构及创业胜任力与绩效关系的构思模型。研究显示:科技企业家的创业胜任力包含:机会要素、关系要素、概念要素、组织要素、战略要素、承诺要素、情绪要素、学习要素8个维度,科技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以及创意产业人才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创意产业人才普遍具有的能力素质。同时,引入了胜任力的概念,以广告创意人为例,建立了广告创意人的胜任力特征模型。从社会、企业、人才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才招聘与选拔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而过去大多数人才选拔的方式多集中于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外在的部分,而对于应聘者的价值观和动机等潜在的、核心的部分却很少考察。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选拔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员工,从胜任力与胜任模型入手,尝试以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选拔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争情报活动愈演愈烈,市场上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竞争情报人才的评价也显得越发重要。基于胜任力模型出发,分析了胜任力模型在竞争情报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构建了竞争情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企业如何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的对策建议,为竞争情报理论发展与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功经验,着力从人才培养现状、理论支撑与应用平台的搭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出发,尝试提出一种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有目的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提出把包容理念融合到人才开发模式中,系统构建驱动员工创新的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并引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发现:(1)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从员工能力、机会和动机提升三个方面涵盖五个因素: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员工的优势;员工与组织双赢;理性包容员工的创新思想与失败;公平对待员工;(2)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教师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发挥员工的优势、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创新意识具有显著影响,发挥员工的优势、员工与组织双赢、公平对待员工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影响;(3)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与心理资本正向相关,其中发挥员工的优势、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4)心理资本是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中"发挥员工的优势"作用于教师创新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3.
田波  李春好  辛杨 《情报科学》2007,25(9):1325-1328
本文首先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途径;然后分析了创新型企业以企业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最后构建了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模型,并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管理对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和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程技术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工程技术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胜任力模型基本理论,设计并检验调查量表,构建了含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工程技术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方阳春  贾丹  陈超颖 《科研管理》2017,38(9):142-149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采取有效的人才开发模式。本文将中国传统的"包容文化"和现代"包容理念"融入到人才开发中,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了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验证了创新激情的中介效应,为企业人才开发、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包括重视公平和共赢、理性包容员工的创新思想与失败、员工优势的发挥、注重员工培养、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创新激情包含强迫式创新激情与和谐式创新激情两个维度;(2)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与员工的创新激情和创新行为正相关。重视公平和共赢、理性包容员工的创新思想与失败、员工优势的发挥等显著影响强迫式创新激情,重视公平和共赢、注重员工培养等显著影响和谐式创新激情,重视公平和共赢、人才优势的发挥、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3)创新激情是重视公平和共赢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变量,强迫式创新激情在人才优势的发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视野下,创新素质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五大方面。通过剖析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运用创新理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激励机制、实践平台和创新氛围五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举措,以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引进政策对区域人才资源及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14-2019年中国60个大中城市空间面板数据,通过引才政策工具分类建立评价指标,基于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引才政策及其空间溢出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引才政策与城市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引才政策空间优于欠发达地区;引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非线性U型空间溢出,推动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引才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城市存在显著差异,人才引进的规模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人才的流动速度与城市创新绩效提升正相关。研究结论对引才政策效果评估、完善地方引才差异化策略和区域人才布局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才合理配置对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的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的协同演化动力模型,分析两者的协同演化路径,并以京津冀为例,验证演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正负作用力的推动下,二者将通过合理的演化路径发生协同演化,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区域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配置的演化路径也不尽相同,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动力学模型的定态稳定解得出两者11种协同演化路径。进而,通过计算得到京津冀创新生态系统与人才配置协同演化满足路径10的实现条件,并提出了优化协同关系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胜任特征相关理论及目前医学人才评价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将胜任特征评价模式引入医学人才评价领域的方法,为高等医学院校准确预测并且有效地选拔、培养、考核医学人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