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奥菲利亚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小角色,然而没有她的存在,《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便有了逻辑漏洞。她作为一个小角色在剧中起支点作用。本文将从情感悲剧、理想悲剧、境遇悲剧、性格悲剧四个方面阐述这个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悲剧与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上)康宏什么是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其含义应能涵盖世界各国的悲剧内容。西方诸多美学家,通过其审美实践,不断地发现了悲剧的许多重要特征。从古希腊到近代,大师们对此屡有阐述,屡有新见。希腊亚里斯多德基于其摹仿说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3.
悲剧报道的特征新闻报道覆盖社会万象,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必然要纳入其范围。悲剧报道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紧密联系,其内容包括灾祸、疾病、饥饿、贫困、死亡、战乱、离别等引起人痛感的、富于悲剧意味的现象与评判。有选择的、适当的报道一些悲剧新闻,读者是欢迎的。悲...  相似文献   

4.
“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悲剧报道对受众有强烈吸引力 新闻报道涵盖社会万象,现实中的悲剧必然要纳入其视野范围。因而,从新闻的表现形态来讲也有悲剧报道这种形态。什么是悲剧报道?概括地说,它报道的是坏消息,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紧密联系。其报道内容包括灾祸、疾病、饥饿、贫困、死亡、战乱、离别等一切引起人痛感的、富于悲剧意味的现象与评判。鉴于黑白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通行于全世界,所以我们也可称之为“黑色新闻”。 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和报纸读者协会的联合调查表明,受众对“黑色新闻”的兴趣,仅次于国家大事或战争方面的新闻。历年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最佳照片,都以悲剧报道题材居多。悲剧本身是很不幸的,令人悲哀、哭泣、伤痛。可  相似文献   

5.
黄芳 《新闻世界》2011,(8):271-272
音乐的美有很多,其中悲剧美是音乐美中极具光彩的一部分。它内容的深刻和带给人们内心的震撼是音乐美中其他范畴无法替代的。悲剧美在丰富的音乐情感表现形式中属于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在声乐的运用方法上也是独具特色的。悲剧美在声乐中的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音乐悲剧主题的传达与阐述,因此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头大蒜1元多,超市标价卖到19元/千克,你敢相信这还是大蒜吗?而同在这家超市里,猪后腿肉价格却为698元/500克,一斤猪肉拼不过一斤大蒜的悲剧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新华网5月8日报道)这是个“悲剧”不断的年代,但更多的悲剧都只是发生在人的身上。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难免多思、多欲,也自然多“悲剧”。可如今,这餐桌上的大蒜与猪肉之间,竟然也发生“悲剧”,真叫人看不懂了。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朱安的旧式婚姻无疑是历史悲剧,过去对于鲁迅朱安的婚姻问题一直是避而不谈。本文针对鲁迅旧式婚姻悲剧的主客观原因作出探讨。若有不当之处,望加以斧正。  相似文献   

8.
《寞娥冤》,一部家喻户晓的悲剧。窦娥的悲剧是由众多的社会因素和性格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一张她无法挣脱的大网,使悲剧成为必然。冤案的洗刷,却是从档案开始。虽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仍有许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娜 《大观周刊》2012,(47):45-45,3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和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诗学》是西方美学和哲学史上最宝贵的一份遗产。西方的悲剧学说主要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悲剧学说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他《诗学》中的悲剧论影响了西方悲剧学的发展和演变,为西方“悲剧”这个范畴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剖析悲剧的艺术特征、构成要素、审美意义和价值, 在论悲剧中展开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茜 《新闻世界》2009,(10):110-111
本文主要阐释莎士比亚悲剧著作中所包含的宗教色彩,探寻莎士比亚悲剧在创作形式、主题、语言方面的基督教印记。并指出其作品在这种宗教观念的影响下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团圆结局看悲伤——再读关汉卿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似"大团圆"的结尾意在加深作品的悲剧性,将结尾之处的悲剧主题巧妙延伸,乃是一种有意味的悲剧形式。版广自来喜欢关汉卿笔下悲剧情节的洋洋洒洒。不久前,读到《汇校详注关汉卿集》(全三册,中华书局版)。该集收录了关汉卿现存的全部作品,杂剧21种  相似文献   

12.
刘晨 《大观周刊》2013,(6):12-12
黑格尔第一个用辨证的对立统一观点揭示悲剧价值,对悲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悲剧美学是以“理念”为基础,以“片面性”为起点,以“冲突”为核心,把“和解”作为悲剧结果的。  相似文献   

13.
1.要有正确的立论要使一篇影视评论的成功 ,首要要有正确的立论 ,也就是说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精典文艺理论来揭示评论对象的本质 ,概括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评论才会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已故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斐在评论影片《人生》中这样论述 :“高加林和巧珍结婚是可能的 ,但往后的日子会怎样 ?巧珍固然是个悲剧 ,造成这个悲剧的是高加林 ,而高加林不是悲剧么 ?这是一个复杂的悲剧 ,而根本的一点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天地。高加林怀着上联合国的雄心不得不回到高家沟。”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传媒合作的机会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搭便车和公地悲剧.搭便车在竞争中是跟风模仿,或者借用研究机构的成果,在传媒集团内部则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传媒联盟中比较普遍,应当警醒.而传媒合作的公地悲剧则昭示:传媒合作应当利益共享,共担风险.  相似文献   

15.
元悲剧与康宏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下)三、抒情诗式的悲剧气氛一般来说,悲剧气氛总是随着剧中矛盾冲突的不断激化,逐渐由弱变强的。按照西方传统悲剧理论,悲剧情节的发展是“从幸福到苦难的变迁”,因之,其结构方程往往是喜→悲→大悲,这样,悲剧气氛必然随情节...  相似文献   

16.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对有情人演出的千古悲剧中,有一个不露脸的角色,却时时让人感受到它可怕的存在,那就是无情的“命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双殉情很可以称之为人与命运抗争的悲剧。在这场激烈的搏斗中,人豁出了自己的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可庆幸的是,男女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捍卫的美好的理想:忠贞的爱情将长存人间。这一悲剧可歌可泣,具有浓厚的悲壮色彩。同样地,在悲剧《雅典人泰门》中也有一个不开口、不见于剧中人物的角色,可它作威作福的势力像阴影般笼罩着雅典城。剧中上上下下的人物无一不围着  相似文献   

17.
王佳 《大观周刊》2012,(17):13-13
“悲剧”来源于西方古希腊的酒神祭祀,它从诞生开始就占据了西方文学主流的地位,苦难剧是悲剧的一种,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悲剧不仅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双方,同时还可以激起人们的崇敬的感情,而苦难剧只能靠苦难来对应悲剧的唤起怜悯和恐惧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静斐 《大观周刊》2012,(28):18-19
《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是中西悲剧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悲剧”为切入点;探讨两部悲剧《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的差异,并尝试解释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论拉辛》中,拉辛的11部悲剧以及其中的50个戏剧人物被当成一个整体,巴尔特对其进行了文本分析实践,希望从拉辛悲剧的内容与文本的形式分析中,找到拉辛悲剧的总体结构及其产生模式。他利用结构分析法主要分析拉辛悲剧的人物及功能,通过精神分析法主要分析世界的恐惧及受困者。通过双重分析视角,巴尔特试图重新构建一种"拉辛人类学"...  相似文献   

20.
灾难无疑是一幕幕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9·11”中世贸大楼在瞬间夷为平地;印度洋海啸夺走了20多万个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家破人亡……对灾难的及时报道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但由于灾难本身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再加之目前的灾难报道常常走入贩卖悲伤、渲染恐怖等误区,灾难新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杀伤力。笔者认为,灾难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审美价值,如果按照美学的理念来报道灾难新闻,有利于降低破坏性,挖掘其内在品质。悲剧是美学上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这种审美对象具有普遍性的悲剧矛盾和悲剧冲突。亚里士多德最早针对戏剧艺术提出了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