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亟需基于传统以PC互联网服务为主转向为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本文研究了高校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呈现出轻量化、个性化和即时化等新需求,针对这些新需求,提出了基于现有信息系统资产和移动信息门户(移动APP门户和微信公众号)构建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移动应用建设框架以及该框架应用集成思路,最后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应用建设实践案例验证移动应用框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英语学习需求、移动微学习服务、学习生态环境等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支持学习资源共享与个性化移动微学习的移动英语学习服务系统,利用跨平台Hybrid模式移动应用开发平台AppCan和HTML5技术等进行系统开发,并研究网页数据抓取、数据推送、即时通信、客户端数据缓存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分析表明,该系统的应用能够大量节省英语学习者的时间和网络数据流量,优化移动英语学习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实验室及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移动媒体平台——微哨的高校实验室开放服务系统。系统建设过程中利用微哨平台所提供的应用接口解决了用户身份校验、客户端信息提示、移动轻应用开发等主要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实验室预约、实验设备外借等服务。该系统建设有别于传统的门禁技术,具有技术难度低、资金投入少、轻便灵活的特点,易于在高校各级别实验室开放的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前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现状的分析和比较,针对高校对跨平台和稳定高效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Qt跨平台开发框架的计算机辅助英语考试监考系统,为各类学校组织计算机辅助英语考试提供更多样化的系统选择和成本节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智能移动平台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其应用软件之间互不兼容,造成移动应用跨平台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在分析REST架构风格及当前Hybrid移动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浏览器交互的REST式服务,以及基于Ajax应用和PhoneGap框架开发客户端的移动应用跨平台解决方案,为快速构建移动信息化平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目前计算机实验室自主排课系统的主要模式,针对当前各类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利用目前最新的跨平台开发框架Phone Gap,结合使用HTML5等新技术,设计了一套移动计算机实验室自主排课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实验室自主排课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移,系统使用的离线缓存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和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7.
J2EE在Portal开发上定义了JSR168接口规范,实现了在不同服务器上的门户可移植性。Spring框架的引入,让Portal开发实现了基于MVC的多层体系结构,使门户系统的开发和扩展变得更加容易。深入研究了基于Spring和Hibernate的Portal开发构架,基于该构架完成了一个简单的Portal系统,并验证了构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献分析入手,分析了目前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现状,概述了主流跨平台开发工具PhoneGap的运行机制,并总结了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点。最后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以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校园信息门户是高校的名片,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微时代的发展趋势,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共享高校资源与应用服务,构建高校微门户是主要发展趋势。针对数字化校园数据量大、个性化需求程度高等特点,结合分布式云计算处理方案,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微门户,对海量服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并利用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信息分类与推送。实践表明,该系统能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对各类服务对象进行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0.
学校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移动学习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学校师生逐渐习惯于使用各种便携式终端进行学习,为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好的挖掘现有教学媒体资源的价值,让传统的流媒体点播系统更有效地为移动学习服务,设计开发了基于跨平台技术的流媒体点播系统,支持台式电脑端和各种移动终端平台访问,实现一个系统多个平台可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移动Agent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技术,尤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探讨了移动Agent技术及其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新特点,利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实现了基于Agent的智能网络学习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框架,解决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无线门户技术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未来网络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论文介绍了无线门户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以及开发无线门户系统的总体框架、开发环境、软件体系结构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高麟斌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119-12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用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因此,移动端开发网络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于传统的Web开发模式,诸如MVC、RIA等,在移动端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则需要考虑跨平台的问题,而SOA模式非常符合这样的需求。另外,作为目前领先的智能手机系统之一——Android,由于其本身开源以及出色的编程框架,使得这个组合非常适合作为开发手机网络程序方式。  相似文献   

14.
商锦  林亮  王雨  张智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5):132-134
Ionic是Hybrid App混合模式下实现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一种方案,以其开源的代码库让开发者使用Web技术如HTML、CSS、AngularJS等开发出具有原生体验的移动应用。分析Ionic关键技术,介绍如何基于Ionic平台创建高性能且美观的跨平台移动端Hybrid APP,并结合其主要技术设计一款移动地铁应用。实践证明,使用Ionic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移动端应用开发,从而解决了原生应用开发时间长、难度大、无法实现跨平台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Struts、Spring、Hibernate是当前J2EEweb应用开发的三个常用框架。综合使用这些框架,发挥各框架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可扩展性,降低系统开发复杂度。本文结合高校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需求,介绍了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频发,导致注意力训练的需求旺盛.当前国内外落后的注意力训练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亟待提高.借助云计算技术和移动触屏终端系统,以"互联网+康复"的理念设计了注意力训练系统,具备跨平台、精准化、个性化、便捷性四大特色,将有助于促进儿童注意力的精准评估与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应用成为移动智能终端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满足实际的需求是移动应用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基础,设计了基于AppCan的跨平台手机英语学习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实现了在Android和iOS等主流系统上的跨平台使用。来自用户的使用体验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将原生开发和Web开发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具有开发门槛低、跨平台开发的优势,对于构建高校移动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在移动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已推出了自己的官方移动应用。其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原生开发(Nativ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与混合开发(Hybr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其中,原生开发是高校移动应用的主流开发模式,其特点是技术成熟、用户体验好、运行效率高,同时开发门槛较高、需根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社区医疗地域分散、与外部系统活动频繁等特点,提出了基于SOA的社区医疗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利用.NET框架的高度集成、跨平台共享等特点,通过Web Service封装对外的业务处理模块,提供了统一的服务接口,从而实现对分布异构数据进行数据交流。提出了利用.NET中的WebService技术实现SOA集成的解决方法,充分论证SOA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7,(10):79-8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亟需积极规划、设计和构建新的移动信息化框架。在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主流模式中,社会化媒介应用模式在研发成本、技术难度、易推广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都优于其它模式,是目前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较佳选择。文章从高校移动信息化基础框架的角度出发,对典型的社会化媒介——微信及其相关的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微信、微信卡包、小程序等平台和产品的目标对象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移动信息化框架,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基于微信的移动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