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认为中国图书出版IP象征着中国出版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筹码和议价能力.我国出版业要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图书出版IP,通过提升中国图书出版IP在双循环中的流通,突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阻碍,提升中国出版业及出版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能力.构建中国图书IP的文化创新路径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附加中国故事的外延、精选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特色文化表述.我国出版产业需依托数字出版、"出版+"、跨界衍生品、IP生态圈等助推中国图书出版IP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流通,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一盘棋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珂  梁璞 《图书馆界》2023,(6):78-84
图书馆文旅融合不只是挖掘图书馆文旅资源,更要开发新的赋能元素,IP赋能图书馆更能展现图书馆文旅发展特色,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动力。本文从馆藏资源、阅读推广、文化地标、研学服务、会展资讯、参考咨询、虚拟现实、特色资源、友城书房、文创周边等应用场景全方位剖析图书馆IP开发,深入挖掘文旅服务,探索图书馆IP新业态,提升读者用户的体验,助推图书馆文旅业态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图书馆IP主题建设与创新文旅生态链研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范婴 《出版广角》2018,(2):54-56
互联网近年来深刻影响着各个产业和领域.网络文化市场上,IP版权的转化和运营发展迅速,面对愈来愈多的盗版侵权事件,建立更为完善的顺应互联网发展的IP版权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我国IP运营的法制现状入手,探析此行业相关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凯 《传媒》2017,(19)
作为一种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内容,IP是文化产业建设中的核心要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在内容创作、多维传播和用户体验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IP制作的新模式和新趋势,认为借助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IP的开发宣传,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文旅融合成为新时期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文旅融合与场景传播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文旅融合下场景传播的发展路径与现实困境,并以第二届文博会湖北展馆强化打造荆楚数字文化IP为例,深入探讨其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拓展文化空间等数字传播实践。针对当前文旅景区文化IP缺乏、定位不清与消费者体验感差等问题,文章着重提出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营造文化空间、强化场景传播与创新体验消费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爽 《图书馆杂志》2023,(11):71-79
在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文化IP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宣传能力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文章旨在通过研究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文化IP建设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文化IP构建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对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文化IP建设的选定方向、建设方式、维护管理等全流程进行梳理,结合国内现有公共图书馆文化IP打造情况探讨公共图书馆文化IP全流程管理方法。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文化IP打造尚在起步阶段,多为形象设计、活动打造及文创产品等狭义IP建设,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通过找准馆藏特色、辖区定位选定整体文化IP主题,将文化IP打造贯穿读者服务、馆舍建设、品牌活动及文创产品等全流程的构建模式较为罕见,该模式对公共图书馆文化IP打造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郝君 《今传媒》2020,28(1):80-82
依托影视产业培育城市IP,将城市元素与地域文化融入影像中去,通过探索影视作品中城市IP要素的呈现与孵化,深入挖掘城市IP的精神内核,并借助资源整合打造城市品牌IP,可以快速实现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地方影响力。对于城市IP的塑造有多重路径,但依托影视产业培育城市IP,最具直观视觉刺激,且传播力度强、覆盖范围广,为城市IP价值的挖掘与培育提供了新的角度,为最终实现新时代城市建设的特色化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当前,电视综艺在利用融媒体技术增加边际收益、扩大受众范围与增强场景体验的同时,亦存在显著的内容瓶颈,不仅严重影响其IP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且恶化了电视综艺产业的商业生态。融媒时代,电视综艺IP化发展的关键是增强IP质量,重拾其知识性、情感性、价值性的传播初心,以破解其在价值导向、明星依赖、产品同质化等方面所遭遇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深厚,她所反映的人的思想和意识、品格和人文精神,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地,理应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近些年随着IP剧盛行,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IP剧的制作当中,既能赋予IP剧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受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忱,同时也可以引领我国电视剧发展走向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对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充分挖掘、提取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审美特征、突显创意创新的整个过程。文化IP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表达。本文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文化IP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文化IP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要作用,论述了文化IP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泛娱乐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一种普遍形式,在泛娱乐的背景下催生了文学、游戏、影视、周边产品等领域的联动发展。网络文学站在文化产业链的上游,成为优质IP的重要来源,持续不断的为下游产业提供内容来源。通过网络文学IP热这一现象,浅析网络文学IP开发领域的隐忧,初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IP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高频词汇,催生了行业内争相高价“囤围”热门创意内容的业态新现象.文化企业的顺“市”而为,反映出原生创意资源所自带的受众基础与市场潜力,即固态IP进行跨媒介的泛娱乐品牌化文化产品开发的内核驱动.文章以腾讯互动娱乐为切入点,对其跨媒介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国内文化产业现状的IP出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雪 《传媒》2018,(8):80-82
2015年,我国IP影视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IP为改编源的影视作品霸占荧屏.经过近三年的发展,IP影视产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产业演变理论视阈出发,对比我国与西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不同,发现我国IP影视产业演变轨迹具有非典型激进性演变的双重特征,其演变轨迹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新兴阶段、趋近阶段、震荡阶段、共存阶段,而以IP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运作最终会成为主流模式.本文还对IP影视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相关资料来完善和改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网络文学IP的发展速度惊人,在资本的注入下,版权运营的渠道不断被拓宽,网络文学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衍生出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国内进行IP运作的时间并不长,IP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不断,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路途也是一波三折,笔者通过对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发展优缺点进行梳理,着重从内容角度解读近两年内IP电视剧改编中出现的"去泡沫化"现象,为未来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电媒体依靠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与日增长的观看需求让电视综艺节目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逐渐突显,电视综艺节目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积极寻求出路,广电媒体应以自制内容节目与衍生文化节目产品为核心,创新人才高地,开发爆款IP;通过技术赋能版权,创新IP体验价值;最后形成IP跨界运营,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分别在上、中、下游孵化、培养及形成产业链,以此实现版权价值的充分开发,促进多元化电视综艺节目IP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平平 《出版广角》2016,(11):20-21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正在进入IP时代,优质的IP出版资源被出版单位竞相争夺.文章从IP出版经营的内涵阐释出发,对其核心价值、重要性以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希冀对我国出版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文旅动漫IP有主题乐园、城市小镇、历史文化、吉祥物四种主要运作模式,文旅动漫IP的设计与打造要与文旅消费新趋势相和,文旅动漫IP的设计与打造应注意形象的提炼,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项目特色,要能触发情感共鸣,同时要有品牌思维,形成产业服务矩阵,注重科技赋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IP在内涵外延上不断延展.热门IP不仅对流行文化起到塑型作用,还与文化认同、文化消费实现共生联动.文章对热门IP的传播价值进行分析,在结合少儿类图书IP内容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热门IP对少儿类图书的价值延伸维度,思考如何激活热门IP转化的内生动力,以促进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并举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雅铭 《出版广角》2019,(22):61-62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出版业逐渐多媒体化,儿童文学产业正逢发展良机,儿童文学也成为文创产业升级的重要价值支点。随着儿童文学IP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联合相关产业合作开发品牌、吸引资本涌入,创造了大量优质IP。文章则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探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