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 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惯例的作用,提高知识管理绩效,针对惯例的知识属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概括惯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构建惯例演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国内外惯例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个人惯例、团队惯例、组织惯例3个层面,分析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惯例形成机制,并结合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利用等4个知识管理流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和知识管理措施的提出,为组织实践提供管理启示。[结果/结论] 惯例的演进是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的,作为知识的集合,惯例在演进的过程中,先分解为搭载了隐性知识的惯例模块,经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信息传递,完成隐性惯例到显性惯例的转化,并以此规范成员的活动行为。同时,不同层次的惯例在知识管理的不同阶段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措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需要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知识流动过程,以期为组织完善知识流动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对知识在组织内与组织间的流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知识在不同层次的流动,深入理解知识的流动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动态能力对组织间和组织内知识流动的影响,从而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出多层次的知识流动模型。[结果/结论]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知识流动过程模型表明,组织需要重视知识流动的作用,这对组织知识库的扩充与利用知识形成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且,组织还需要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着重构建并发展相关能力,从而将能力与不同层次的知识流动过程相结合,促进知识流动。  相似文献   

3.
环境不确定因素给CDRS造成了巨大压力。论文从动态能力的概念和CDRS组织动态能力入手,构建了CDRS组织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研究框架,详细地剖析该研究框架中诸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即知识吸收、知识整合、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四个阶段,依次循环,呈现螺旋上升发展趋势,并对CDRS组织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将为CDRS知识管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建议和实践指导。该研究框架也将用来解释CDRS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途径的最优理论之一。最后,给出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首先,对面向网络舆情创建政务流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情境知识采集、政务流的组织、创建、实施四个阶段进行知识管理的需求分析;其次,对政府知识、网络舆情情境和情境知识地图进行知识本体建模;最后,基于情境和知识构建面向网络舆情创建政务流的知识管理模型,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体分子是在本体的基础之上,结合描述逻辑、图论等相关理论,用于解决动态知识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理论.本文提出将本体分子应用于数字图书馆领域,建立一个以本体、本体分子为核心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四层模型.本文进而深入地探讨了其中动态知识组织层的实现机制.然后,本文在分析本体分子库结构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本体分子建库工具的特点与功能.该建库工具能够较好地解决核子、离子和本体分子等知识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应急管理组织模式和城市风险环境的改变,促使情报体系组织关系和技术实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情报平台提供了支持城市应急管理动态化网络运行的工具。[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案例分析,采用信息资源规划方法组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流,面向实时性、整合性的情报工作,推演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平台。[结果/结论]城市应急管理情报平台为异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情报信息系统提供情报交换的渠道和情报生产的场所,并通过对城市系统的持续感知为应急管理提供不断更新的知识基础和实时动态的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7.
竞争情报中的知识流及转换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中的知识是不均匀分布的,知识流对于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本文在论述了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的基础上,分析了竞争情报中的知识流及其节点,提出了工作流与知识流的整合模型。探索了竞争情报流程中知识流的功能及转化的机制,并架构了竞争情报知识流转换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勤  马费成 《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本文在确定国内知识管理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54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共词分析法,以SPSS软件为工具,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十大研究结构:知识形态、知识发现、知识组织、知识服务、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管理、核心能力培育、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与知识共享、信息化管理.进而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其内涵,发现了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两大维度: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维度,以及三大理论基础:人工智能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为把握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其科技管理系统中诸多知识流的有序与高效流动将直接影响高校科技工作成效和管理绩效。借助Petri网对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的知识流进行分析,描述和刻画知识流特征及相互关系,构建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模型,研究基于Petri网的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动力机制,为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对知识管理价值观和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动态能力观点,从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互动的角度提出知识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依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对运用知识管理构建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进行个案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本研究的贡献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本身的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和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的导向作用4个方面评述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从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公司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知识价值链、知识联盟、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知识创新等方面评述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制,并简要介绍5个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  相似文献   

12.
知识地图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不仅揭示了知识的存储地,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关系。文章阐述了知识获取与知识地图的区别,知识地图在动态学习流中的作用,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动态学习流的设计、构建模型、评价机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围绕核心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知识管理流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娟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0):55-57
针对企业知识管理,论述知识管理的体系结构、知识流程及知识管理流程,指出企业知识管理流程应该围绕核心竞争优势来建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创新离不开知识网络,跨越组织边界进行知识创新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通过探究知识创新在知识网络中的形成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为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支持。[方法/过程] 通过对网络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和知识创新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知识创新一般过程,了解企业网络关系嵌入、网络结构嵌入、外部知识搜寻及获取行为,构建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结果/结论] 组织知识创新一般需要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造及知识利用过程来实现。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应通过网络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实现组织外部知识获取。基于网络嵌入的知识创新模型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Though academic libraries do not compete with others in the real sense, every ambitious librarian would want his or her library to be better than the others. How would a librarian be able to achieve this? Traditionally, librarians have focused on building excellence in processes and operations. However, such processes and operations can be imitated and implemented by other libraries, resulting in those competencies being short lived. Researcher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have developed theories on how organizations can build competencies that cannot be imitated, and thus be ahead of their competitors. One such theory – referred to as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 is adapted to identify the micro-foundations including the roles, activities and competencies required to build these capabilitie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Four themes – searching & sensing, shaping, seizing, and transforming – related to develop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Potential research questions have also been formulated to direct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联盟知识管理浅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图书馆联盟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图书馆联盟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分析图书馆联盟知识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联盟知识管理的战略,即通过图书馆联盟组织结构模式的知识化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联盟文化的培育、联盟管理系统的优化,共同促进联盟核心能力的形成,推进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