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建设要始终坚持以思政课程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共筑育人体系。以高校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阐释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梳理、挖掘方法,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以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例,进一步探索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是密切相关的过程。宏观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实施环节,课程实施是以课程开发为前提的。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它们的开发都是以教材的开发为载体,如果教材尚未开发出来,课程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中的主要问题,认为推进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结构重建,是破解二级学科课程设置的组织壁垒和加强博士生学术科研系统化训练的迫切需要。借鉴美国课程设置的做法,提出要重新思考人文社科博士生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主要原则,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强化学位论文指导课程,基于一级学科构建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方向核心课程、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五个课程模块,以学科基础课程为根基,以方向核心课程为主体,以跨学科交叉课程和研究专题课程为双翼构建开放灵活的课程平台,为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和培育一流博士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优秀高中学生创造素质,学校确立了新课程理念,构建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框架,以科研为引领,以改革项目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扎实抓好基础型课程,开发完善拓展型课程,重点发展自创性研究课程,稳步深化体验性课程。  相似文献   

6.
《西宁教研》2002,(1):1-1
课程是什么,课程论的不同流派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给课程这个概念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把课程定义为“学科”,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把课程定义为“社会改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新定课程是“学习经验”或“活动”,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科学地实施课程建设,深刻理解课程群建设对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章以课程群内涵分析为切入口,以课程群构成的学科内容为主线,通过课程群建设中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揭示课程建设中的融合与分解规律,提出课程群建设是对课程群的再设计,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课程评价是为作出有关课程的决策搜集、提供信息资料,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判断课程的价值,为课程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促使课程编订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校及其它高校课程编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从课程的属性为出发点,以我校现有的学科群为依托,突破原来课程编码的思路,借鉴图书资料分类编码方法,对课程库进行全新的编码管理。通过采用了新的课程编码,使我校七大学科的课程得到规范体现,解决了每门课程代码的唯一性,增强了课程库的稳定性和便于计算机联网管理。同时,结合课程的整合,形成系列课程的脉络,为教学计划模块化的配置课程组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的存在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前提,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强大的资源系统,失去这个资源系统,课程也将失去活力。因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势必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因为课程资源毕竟不是课程本身,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使得课程要素进入课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中特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探析了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内涵,并以上海市C高级中学现代商业素养特色课程为例,介绍了学校特色的内涵,特色课程的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的建构、实施、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实践反思,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流的课程体系,我国大学现有的课程体系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建构高质量课程体系,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课程基础,我国的大学就必须从现实出发,选择能体现自身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取向,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课程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型课程,适应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需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塑造一流大学课程形象;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建立功态课程实施体系;优化课程管理系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通常把中学分为职业科、学术科和普通科三类。从课程设置比例来说,学术教育中语言、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和外国语等普通课程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其次开设少量的实践课程,不开设技术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升入大学作准备;普通教育以普通课程为主体,要求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此外开设有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和少量的技术课程;职业教育是以普通课程和技术课程为主体,同时开设少量的实践课程,它主要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作准备。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教育》2004,(1):33-33
清滨小学以“课程设置来源于学生的需要,课程选择来源于学生的兴趣,课程内容来源于身边的生活,课程开发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形象教育”整体改革课题为载体,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课程开发的主题,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项目——速度滑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国际上,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源于对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办学方针。这为校本课程在我国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8.
学校实施的课程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我们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集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新课程观,努力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笔者有幸参与并指导了部分课程的开发工作,体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辛与快乐。  相似文献   

19.
杨小燕 《学语文》2012,(1):77-78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如果说学科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完成系统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那么,活动课程则是以组织活动、实践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语文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是体育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咔的体育课程变为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这是素质教育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为线索,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学科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相结合是体育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基础,并依据上述理论基础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构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