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2.
从国外图书馆博客看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70个围外图书馆博客的调查显示,图书馆博客可分为6类:大学图书馆博客、公共图书馆博客、学校图书馆博客、图书馆协会博客、专业图书馆博客、内部博客.通过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博客日志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发现,目前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组织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重视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和针对儿童、青少年的专门服务,这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移动博客,英文简称Mblog,是在博客(blog)、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博客的更深层次应用。它是以移动领域为媒介,博客为运用,个人信息为散发点,是个人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的互动平台,是建立在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基础之上的博客服务。移动博客产  相似文献   

4.
播客译自英语“Pod cast”,简而言之,即有声的博客,两者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方式,并且都需要借助于博客/播客发布程序(通常为第三方提供的博客托管服务,也可以是独立的个人博客/播客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管理。不同之处在于,博客以传播文字图片信息为主,而播客传播的则是音频和视频信息。  相似文献   

5.
李慧 《新闻窗》2011,(3):68-6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博客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参与性、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场所。博客的存在最终是达到一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博客以传播主体为界点可以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近年来,草根博客的"狂热",是否就意味着名人博客的"淡化"?事实上从网络博客发展的表象来看,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在博客领域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二一博客。博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但这种“自由”和“开放”有时超出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出现种种失范现象。为了减少不良博客的影响和侵蚀,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引导博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之间存在“信息鸿沟”的背景下,农民博客的出现为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带来转机.本文基于发展传播学的视野,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尝试探讨农民博客在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与功能.文章以“新农民博客村”平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政治、经济三大方面解析了当前农民博客所展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等学校专业实践中利用博客信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基于专业实践主题的博客信息组织构架;在博客信息采集、筛选和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专业实践选题、进程以及成果应用的聚类推送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博客信息的集中获取和交互共享。  相似文献   

9.
移动博客,英文简称Mblog,是在博客(blog)、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博客的更深层次应用。它是以移动领域为媒介,博客为运用,个人信息为散发点,是个人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的互动平台,是建立在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基础之上的博客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达1.01亿。"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介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趋向。目前网上的博客类别很多,比如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技术博客、法律博客、情感博客等等,其中以大众传播为己任的新闻博客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国内外学术博客的研究进行梳理,以高校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学术博客的选择性因素、交互行为、角色印象、信息公开及信息资源组织、整体认知与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未来科学家的学术博客使用行为结构特征,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学术博客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用户两个角度,梳理了学术博客信息组织和用户间知识交流相关的研究。以科学网博客为例,对用户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以及知识管理中的社交关系进行探讨,总结了学术博客中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链理论,探讨博客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分析博客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从博客信息生产者、博客信息消费者、博客信息分解者和黑客4个方面阐述博客信息生态链的影响因素,提出维护和管理博客信息生态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解析知识的螺旋的本质,即知识的转化、传递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过程,其实质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动,论述了学科博客建设的内涵、方式,以期建设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开放、充满信任、产生互动的信息共享空间,并探讨了学科博客的营销和推广方式,以避免工作流于形式、实现学科博客与读者信息互动、保证知识螺旋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博客窗口提升期刊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刘静  陈广仁  苏青  吕佳 《编辑学报》2009,21(2):136-138
结合《科技导报》开办博客的实践,探讨期刊博客的作用、原则和方法。认为科技期刊应重视开办博客,以全面报道、发布期刊的最新内容、动态和信息,为读者期刊、参与办刊工作开辟更广阔、便捷的途径和平台,从而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客(Blog)资源的信息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文博客信息资源在信息组织方面的特殊性,侧重讨论了文章时序组织、形式分类法、形式主题法以及关键词聚类组织。同时分析了博客资源的侧重人文因素的信息组织方法,包括博客文章的自我组织、博客网站的公共组织方法以及博客资源网络分类目录。此外,探讨了博客资源侧重技术因素的信息组织方法包括内容聚合RSS、信息推送push以及博客搜索引擎。  相似文献   

17.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分析了博客的特点、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创建博客的可行性,并对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博客应用与调查性报道的生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Web2.0传播技术,不仅改变着媒介的文本特征、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也改变着新闻生产的组织机制和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具有自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而作为博客的衍生品,微博又以发布门槛低(140个字以内)、与手机联网、裂变传播等特点受到热捧。以揭示真相为诉求的调查记者,可以从博客运用中获得更多回报:  相似文献   

19.
周菁齐 《晋图学刊》2009,(6):26-28,80
随着博客应用的快速发展,博客理念与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以博客为基础的服务十分有必要和可行。本文对博客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探索实践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适应学科服务发展需要,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新闻传播学科博客实践探索。新闻传播学科博客以类目设置为纲,在发布学科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科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博客在及时性、累积性、共享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较充分地发挥了博客所具有的优势,然而,学科博客在互动性上略显不足。对此笔者从博客的交流特性着手进行分析,并总结学科博客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