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优美动听,情意感人。无论中外人士,凡听过这首钢琴曲的,无不沉浸在浓郁的大自然艺术氛围之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在惨淡经营的新法遭到废除后,被迫退隐田园。带着沉郁忧戚的心情,踱出家门,步入郊野,凭着大自然的清风丽日洗涤心中沉积的忧郁,写下了《出郊》这首小诗。“川原一片绿交加”,涛人出了家门,放眼四望,平旷的郊野正是一片绿的世界。庄稼、荷塘、树木、水渠一片绿色的初夏海洋——江南家乡自然景物的主体色调,绿色交相层迭,深浅相宜——“绿交  相似文献   

3.
青春的画布     
赵雅捷 《小读者》2010,(2):23-23
青春就像一块画布.上面涂满的五彩颜色组成了一幅感动世界的名画——《青春和生命》。  相似文献   

4.
刘杰 《陕西教育》2010,(7):122-123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著名的诗篇之一。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以“田园”作为标题,于1807年到1808年之间完成。贝多芬非常喜爱大自然,他常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有时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溪旁,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大自然的魅丽风光。贝多芬常常对朋友们表达对大自然的酷爱,也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下才使贝多芬运用“田园”这一特定标题描绘出这部栩栩如声的“乡村风景画”。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历来被认定为一幅富有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的画卷。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因此有人说,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你的灵魂深处将染上这份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的纯美,思想也将会得到净化;脱下虚伪的外衣,越过世俗的樊管。品味大自然博大的诗意。你将会追求到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7.
《边城》写于1934年,是沈从文最受称道的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田园诗般的乡村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展示了现代文明与田园牧歌的激烈碰撞。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在现代工业文明即将降临时的强烈忧虑和怀旧情绪。文章从三个方面——作品中牧歌式的大自然与生活、现代文明的侵袭、主人公的反抗及结果——来分析这部小说主题中的思想倾向以及它所表现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盛林福 《生活教育》2011,(10):32-33
2008年苏州市中考作文是《聆听——》。作文题前面有一段提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  相似文献   

9.
精品导读     
《甘肃教育》2015,(2):128
《笔记大自然》〔美〕莱斯利罗斯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克莱尔和查尔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在日记的字里行间,有流动的色彩,有凝固的字迹;有停驻的脚步,有飞扬的神思……其美感难以言喻,其宁静无以形容……似乎,所有珍贵而不被注意的,都选择隐遁在这朴素的一本书里。推荐理由:作为一本提高孩子观察能力的书,《笔记大自然》可以有效而自然地传授孩子们为自然界书写"日记"的技巧;同样,作为一本陶冶人的情趣和情感的书,《笔记大自然》可以既生动  相似文献   

10.
讨论山水诗,首先应该明确关于它的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王瑶先生在《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这篇文章中曾言:“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并不是诗人们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认识的变迁,而只是一种导体,一种题材的变迁。”这个观点里面隐含着对山水诗的界定,即以山水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这种较为宽泛的定义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比如袁行霈在其《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中讲道:“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也主…  相似文献   

11.
<正>"感受大自然之美"是鲁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内容,属情感体验型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该课题在本单元是一块启门石。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之美,才会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觉了解国家环保政策,积极捍卫大自然之美,保护我们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型课程。我校有一块得天独厚的“七色光劳动基地”,它是一块城区孩子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快乐、感获新知、进行课堂内外结合、各学科渗透的不可多得的试验基地。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实验教材在我校的实施,课题组的教师们决定把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我校七色光劳动基地相结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以劳动体验为主线,动手劳,几多收获,使品德与生活这一门新课程逐渐显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使孩子们更加喜欢这门课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与技能,陶冶了情操。一、通过“七色光劳动基地”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渴望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但是,周围高耸人云的楼房又阻隔了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联系。在教学走进大自然这一单元时,课题组的教师们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决  相似文献   

13.
美点赏析《皂荚青,皂荚黄》叙写了一位老人——外祖母在院子中一棵皂荚树下一段朴素的心理活动过程,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索。这是一篇散发着田园气息却又承载着厚重主旨的优美散文。  相似文献   

14.
学校让我上一节引领课,思忖了许久,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我喜欢》一文。这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见微知著,捧着这篇文章,托着沉甸甸的教案,上完《我喜欢》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课堂需要在哪些方面引领呢?一、课堂需要田野品性——学生视角——角度《我喜欢》一文源于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丰富情感的自然流淌。学生们阅读《我喜欢》的视角自然是童真  相似文献   

15.
林佳华 《考试周刊》2015,(18):51-52
<正>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高考考试形式的改革,作文考试越来越灵活,这就要求学生脚踏实地搞好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更好地驾驭写作。一、根据作文要求,逐一训练1.审题立意。要求不能离题、偏题,可以根据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大致分几种类型进行训练。命题型,如2006年的《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留白》;半命题型,如2010年的《这也是一种——》;材料型,如2011、2012年的高考题;材料加话题型。特  相似文献   

16.
摘要:阅读一篇文章,切忌只读字面。读得肤浅,必定不能真正走进文章,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妙处。《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细读这篇文章,可从美景、自由、宁静、幸福这四个不同的层次,欣赏荷兰田园上浓郁的诗情。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一篇文章,切忌只读字面。读得肤浅,必定不能真正走进文章,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妙处。《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细读这篇文章,可从美景、自由、宁静、幸福这四个不同的层次,欣赏荷兰田园上浓郁的诗情。  相似文献   

18.
一、定文体,扬长避短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如:以“梦”为话题,《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说说课文中的“梦”》宜写成说明文;《梦想中国足球》宜写成议论文。以“树”为话题,可记叙为主——《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可抒情为主——《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可议论  相似文献   

19.
祭弟文     
王虎森 《学语文》2005,(3):52-53
仿写也能出佳作。在文章风格上,此文颇得韩愈《祭十二郎文》之真传。自从2001年那一篇轰动全国的文章《赤兔之死》问世以来,每年都有考生用此种文笔作文。其好处是能传古奥简约之韵味,其不足之处是与现实生活有点“隔”——比如这篇《祭弟文》中人物的对话,就与现实情形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之一。他擅长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人称“自然诗人”。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代表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组诗《露西》、《不朽歌》,抒情诗《孤独的割麦人》等。他的诗宁静、自然,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朴素,富有情趣。 他早年同情法国革命,雅各宾派专政后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