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红利 《考试周刊》2011,(39):214-215
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学校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学生的全面发展,源于学校、教师的正确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应该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性、平衡性,就要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可以把握时机,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第一,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鼓奖学生发展个性。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个性意识,这是形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是帮学生选择人生,而是尊重生命发展需要的选择。学校,不是要培养适应学校的学生,而是要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好教育,是适合学生发展和需要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尊重差异.从学生差异出发,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是差异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3,(17):F0002-F000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每个人应有的潜力,使每个人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说现代教育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善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必须紧密围绕教材和结合考试的内容去指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不能办成精英教育、升学教育、片面教育,而要办成面向所有学生的素质教育。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义务教育必须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主动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以适应社会生活为目的数量教学 我校的教育宗旨是:重视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意愿,充分发挥个性,丰富学生生活.为此学校开展了以丰富学生生活为目的的各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了解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差异以及差异源,为促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惠英 《中国教师》2014,(18):42-43
<正>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学习方式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听力障碍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可能更大些,这些学生大部分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常规的教学进度,也无法从学校一般的教育方法中获益,他们的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如何帮助听力障碍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呢?在学习了柳树森老师编著的《全纳性教育导论》一书后,我的感悟很深。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  相似文献   

12.
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学生适应与寄宿的关系;二是寄宿制学校中的家庭与社会教育;三是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适应与发展。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寄宿制学校在学生适应问题上的劣势,也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尹后庆 《现代教学》2011,(12):78-78
为了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应该成为转型时期学校内涵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既是对教育本原价值的认识与回归,也是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回应,学生的喜欢程度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怎么办学生们喜欢的学校?天性是学生教育的起点,教育要尊重并发展学生的天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3,(17):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在践行"适才教育"的道路上,学校构建学科课程生本化、活动课程个性化、学校课程特色化"三位一体"的多元课程体系。其中个性化的活动课程成为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不仅将活动课程化,还将活动个性化、精品  相似文献   

15.
苏小平 《考试周刊》2012,(87):125-12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每个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适应学生差异,满足学生需要的“差异化教学”。本文针对三类高中学生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的不同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差异教学”,真正实现共性与差异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杜威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归宿点。所以他提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他要求教师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但是当前学校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对所学知识的个性化占有,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立足学生视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学生视界是教学的出发点的归宿当前课堂教学越来越追求本真有效,教学的实效是并不完全取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或者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7.
王琪 《天津教育》2006,(5):23-24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才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必须有适应个人不同个性的前提条件。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基础工程,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服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要与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地达到契合,特别是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走向学业与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孙井永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由于表现出色,学校任命他担任04届新生的辅导员,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经历。近半年的时间孙井永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管理他们的生活起居,对他们进行纪律、学习、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每年的开学,北航都有个传统项目——晨训,就是类似军训的一种训练,历时两周,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在晨训期间孙井永经常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他们讲一些学习,纪律、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拉近了他与学生的距离,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因此学生与他的关系都很融洽,这也是让他很引以为豪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正>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要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重点所在。然而目前不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都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体现。职业学校如何适应社会要求,办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培养出社会、企业满意的学生,是每个职教人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用"职业性"彰显学校特色,紧紧围绕职业理想、职业素养,把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是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使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一直是教育与心理学界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国关于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几项研究又局限于城市学生学校适应的探讨,而很少有对广大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考察。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业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上的表现作为衡量学校适应的指标,对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差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农村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有更充分的认识。一、研究方法1、被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德州市三所农村小学和一所农村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