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神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对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2.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这个动态的结构中,虽然主体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但是,没有客体就不会有任何反映,更谈不上真理的产生。客体是进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关联的客观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主要形式有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深入探究客体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需。  相似文献   

3.
关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有三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卢、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方面要反对把社会主体当作唯一的主体,否定个体主体;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承认个体主体,否定社会主体。构成主体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客体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客体的特征有三卢、,第一,对象性。对象性是构成客体的最根本的特征。第二,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属性。第三,系统性。客体系统又有四种形式,即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四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是实践关系。第二,是价值关系。第三,是认识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其他两种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它的客体是指被监督行使权力的行为,监督客体与监督对象不同。监督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对象性两个基本特性。从权力的不同载体出发,党内民主监督的客体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围绕权力运行来进行监督,才是抓住了监督的要害。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南,是推动实践不断深化和扩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提高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理性支持系统和化支持系统,科学实践精神所追求的不仅是自然客观性,而且更追求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要求使科学增强了人性,从而沟通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反映出科学深化为化反映的体现。在人类实践、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越来越具有化的品格,科学是一种化过程,不仅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深层关系,而且揭示了思想与存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客体是实践活动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具有对象性、多样性、拓展性和受动基础上的制约性的特点。执政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实践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的特点。现有的执政客体理论把人民群众、或是国家政权、或是社会事务作为执政实践的客体,存在着理论上的误解与偏颇。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指向对象应当是社会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判断能力,一种主观的意识定向和感情作用,音乐美和音乐审美不可分割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风格以及精神与物质的发展水平,它具有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能和它的社会性能。音乐审美欣赏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客观存在,它是群体精神和社会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人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的精神存在是一个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即对存在的意识状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主观理解、感受、向往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不断超越物质世界,超越人类自身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客观性只是属于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之外没有客观性,如真理、矛盾等。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客观性的不正确理解。因此,本文拟就客观性的含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客观性的含义,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客观性范畴应有如下基本规定:第一,物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客观性的最终依据;第二,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第三,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关系中;第四,客观性获得的基础是主体的实践;第五,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美的客观性问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等对象性研究上,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美的客观性问题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诸如“老庄哲学”、“佛掸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各流派所隐含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追问方式的辅助下,方能得到逐步“澄明”。所谓“美的规律”或者美的客观性,若从对象客体方面来讲,那就是指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呈现”出来。若从主体方面来看,那就是指主体所“固有”的审美的“本质力量”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被“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人的精神活动可以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外壳,将主体创造的精神成果保存下来,并且加以传播。这种外化的精神内容一般被称为客观精神,以区别于依托于主体的主观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构成人的精神世界。本文集中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一、脱离主体而存在的精神内容,是否构成一种客观存在,这与物质存在有何区别;二、客观精神以何种形式存在,是否存在有不依托于物质载体的客观精神;三、客观精神是如何产生的,溯其源是否只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四、客观精神是否只能藉主观精神才被确认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认为:精神明建设的主体,是指对新的、进步的思想化观念进行研究、倡导和解释、宣传推广和社会成员;其客体是指在精神明活动中,由于不具有新的、进步的思想化观念,或由于缺乏必要的化知识和思维、心理素质而被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改变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3.
论主体及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是改造和认识客体的活动者。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包含着创作的客体和主体,创作客体既有客观性又体现出一定的主体性,本试在阐释创作客体的客观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分析私人写作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6.
论主体尺度     
人的认识和实践本质上是以主体尺度把握和规范客体。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主体尺度作了片面的解释。他们或是将主体尺度理解为客体尺度的主观再现,或是将主体尺度理解为与客体无关的纯精神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尺度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主体尺度既是认识尺度,又是改造客体的尺度。主体尺度应理解为在实践和认识中形成的,以客体为基础,而又超越客体现状的人的需要和能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朱荣英 《天中学刊》1999,14(6):24-25
对价值客观性的理解,不仅取决于对价值客体及其要素的客观性的理解,更重要地还取决于对价值主体及其要素的客观性的理解,这是由于主体的客观性不仅是价值客观性的前提或基础,而且是承载价值客观性的最终形式。从价值观念的确立、主体的内在结构、内在本性、主体的本质力量四个方面来看,价值主体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规定性即主体内在要素的实存性、主体生存发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客体间性论     
客体类性对客体间性的遮蔽,是客体本质属性研究的一种疏漏。客体间性是客体间互渗、互动、互融的规定性。客体间性支撑于客体的反应性、过程性、关系性。客体间性以客体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渗透、推动和融合效应为存在形态。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别性的动力型中介,是客体间性实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主体和主观及其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令学生困惑的问题。主体是人,主观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主观具有主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价值性、被动性。主体和主观的关系重要表现为主观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协调达到主观展现自身、创造自身。  相似文献   

20.
主观与客观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主张美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说笑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只有人认为美时美才存在.代却觉得朱光潜先生的说法比较中肯,他认为美当然是客观存在着的,但却需要人去感受它,因而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比如音乐美感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为先决条件,但也要靠"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对牛弹琴,当然是无所谓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