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传》记载,吕不韦为秦相国以后,招致食客三千人。他看到当时诸侯的辩士善于著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一字千金”的出典。吕不韦非常重视书籍的著述工作,不仅组织有著述能力的门客集体撰写《吕氏春  相似文献   

2.
奉继承  赵涛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9):121-123,59
介绍知识管理领域的几位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重点介绍卡尔·爱立克·斯威比的经典著作《知识型企业的管理》一书;并针对该书的主要论点,就斯威比的知识管理过程论与其他研究者的资源论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现代知识管理是资源论与过程论的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先后兴起了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可获得性论、公共知识管理论、知识资源论和知识传播论等学说,图书馆知识管理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图书情报学视野中知识论流派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图书情报学界,对于知识问题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知识论各个流派:知识交流论、知识存取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知识管理论、知识传播论.文章主要对知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图书情报机构工作的贡献进行了述评,并指出核心问题是知识组织论和知识管理论的相互结合,达到图书情报学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理论、人员、技术、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内也形成了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服务论、知识集合论、知识资源管理论和公共知识管理论等学说.知识管理理论繁荣了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知识管理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虽然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内容琳琅满目,但完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体系还没有诞生.  相似文献   

6.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七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这个“一字千金”到底是什么用意?吕不韦以千金之悬,真的就是为了要别人给他编的那部《吕氏春秋》作一字之“增损”么?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三层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点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论是沿着知识论、知识基础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和知识管理论这样的脉络展开并形成的。基于知识论的图书馆哲学观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原理包括知识资源存取、转移、传承和管理原理等。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方法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图书馆服务优势的核心变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认为图书馆作为非赢利性组织,虽然不存在竞争,但存在相对服务优势;在论述图书馆服务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的服务优势源于图书馆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服务优势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建立图书馆知识平台,让图书馆成为学习型组织,让知识参与分配以及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知识交流视角寻求对图书馆情报学内在理论逻辑的深入理解,文章在对巴特勒、谢拉及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学术思想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回顾知识交流论的理论源头,解析知识交流论的两条逻辑线索,并对知识交流论的主要贡献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知识交流论的局限性加以评述。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知识交流论”为图书馆情报学构建一个统一而自洽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启示和空间。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0.
知识发掘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鹏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111-115
知识发掘是撷取隐含、有用、未被发掘、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资源的一种过程,采用先进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库内外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发现和利用,区别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强调发掘目的的有用性、发掘源头的广泛性、发掘手段的综合性、发掘内容的知识性、挖掘价值的潜在性、应用方式的具体性等特征。通过对“酵论”、“差论”、“圈论”的重点阐述,试图分别回答知识发掘过程中发掘什么、发掘范式、发掘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读报刊,见仍有人援引司马迁的话,把《吕氏春秋》作为不能增损一字的范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说的:“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其实,所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一部以鲁国为纪元编写年体,记载春秋史的名著。它完整地记载了十余次诸侯之间和诸侯内部争雄争霸战争的胜败。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胜利的一方都是战略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学术史方法对郑樵和章学诚的知识组织论比较分析可知,郑樵创立的"校雠学"是中国古代知识组织学说确立的标志,并得到章学诚的回归与发展;古代知识组织论以传承知识为旨归,通过"考镜源流",实现"辨章学术";分类是知识组织的核心方法,标准是知识的客观性。古代知识组织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图书馆学在中国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土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服务理论探讨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图书馆服务需要新理论的指导与应用。该文讨论了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服务新五律论、读者第一论、服务本质论、公益服务论、平等服务论、知识服务论、服务营销论,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组织论:概念、内容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付小红 《图书馆》2003,(5):8-11
根据“知识组织”一词的来历和使用意义,提出了知识组织的定义,并分析了知识组织与文献组织、信息组织、情报组织、知识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论述知识组织论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论述知识组织论的知识经济学意义、图书情报学意义和知识工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按照公益价值准则,从全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和谐发展的公益性、便利性和经济性角度,基于知识提供服务,顺应用户"满足"和帮助用户"成功"。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从1983年提出以来,先后历经了经验阶段、概念阶段、发展阶段及新阶段。环境论、均衡论和用户论表现的都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用户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运筹论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知识组织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对知识组织论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理论研究方面,马费成、刘洪波、王知津、蒋永福等人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限于技术方法方面。应该继续深化和拓宽知识组织论研究。未来的知识组织论研究,应该在以下三方面取得进展:技术方法研究、认知观研究和"知识——权力"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交流论”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主要贡献者之一黄纯元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界的一颗流星,璀璨可惜短暂。文章回顾了黄纯元先生的学术生涯及“知识交流论”的核心理论主张,指出“知识交流论”是在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下争取图书馆学学科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图书馆学知识生产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9.
吴琼 《兰台世界》2016,(3):125-127
李无未先生于1998年发表《〈周礼〉"诸侯之邦交"断句正误》一文,以"诸侯之邦"断句。"邦交"句读问题一直聚讼莫辨:如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最早断句"诸侯之邦";其后王引之《经义述闻》对此大加反驳,并校订《大戴礼记·朝事》经文的衍文讹误;继而孙诒让、王树枏都采用王引之的观点。笔者通过文献搜集和分析,认为《周礼·大行人》、《礼记·朝事》句读应为"诸侯之邦交",在上博简《曹沫之陈》中也有"邦交"之文例,否定了"邦交"一词为较晚时期才出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中的知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书情报理论基础中的知识论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知识基础论是图书情报知识论研究的基础 ,知识交流、知识组织、知识集合是知识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环节与分支 ;知识管理论是图书情报学知识论中集大成者。参考文献 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