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明星 《文教资料》2010,(24):97-100
在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对教会的态度矛盾多变,徘徊于"护教"与"排教"之间。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张之洞处于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转变的过渡期,思想上摇摆不定;张之洞本人因时而变、善趋风势的性格和最高当局的施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古文中的"习"和"行"二字都有做、实践之意,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关于"习"、"行"的思想从教学思想上体现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德育思想的"习"、"行"则蕴含着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反思现在,这些宝贵的教育精髓对现代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影响很大的思潮。它并非张之洞首创,而是洋务运动(当然也包括洋务教育)的一贯指导思想。但张之洞是全面阐述这一思想的第一人,并在教育活动中不遗余力地贯彻了这一思想。从张之洞转变成洋务派以后的教育活动加以分析,可以看出,“中体西用”是他的基本的教育思想。他于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乃是这一思想集大成的代表作;由他主持制定的1903年学制中的《学务纲要》共56条,则是这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刘国荣同志在《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上撰文提出,校长、教育管理者要学会"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普通、实业、师范教育并行发展,学制系统与教育行政系统分离。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党委注重照"安全屏障"之镜谱"生态建设"之曲;照"经济转型"之镜、谱"产业发展"之曲照"职工期盼"之镜、谱"惠民利民"之曲;照"廉政准则"之镜谱"风清气正"之曲,确保林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一是照"安全屏障"之镜,谱"生态建设"之曲。对照"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要求,着力在保护生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清末的教育体制改革是中国历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劝学篇》和“癸卯学制”集中体现了他“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思想。他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史为体,世界史为用”;并就历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要求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推行于实践。张之洞的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的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新 《培训与研究》2010,27(4):37-40
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分别在1880年和1898年发表了同为《劝学篇》的著作。两部论著同样以开启民智、劝学兴国为目的,但是,由于两者的经历、所处社会地位等不同,导致了两本著作存在许多差异。本文主要从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对"理想国民"的不同描绘,分析两者不同的国民观,试图找出决定这种异同的根本性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吕建光 《文教资料》2011,(17):124-125
"教育家办学"作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命题,在今天受到了广泛论争。基于我国21世纪的教育改革现实,将"教育家办学"分解为"教育家"、"办"和"学"三部分,分别对应"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主体关系变革"和"教育理论与实践走向"三个方面加以解读,体现了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三大诉求。"教育家办学"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现实路径,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主体关系变革,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促进作用。"教育家办学"实质上是一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教育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0.
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分别在1880年和1898年发表了同为《劝学篇》的著作。两部论著同样以开启民智、劝学兴国为目的,但是,由于两者的经历、所处社会地位等不同,导致了两本著作存在许多差异。本文主要从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对"理想国民"的不同描绘,分析两者不同的国民观,试图找出决定这种异同的根本性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学生实施"马列主义"、"两种精神"、"八荣八耻"、"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围绕方向,要高扬主旋律教育;围绕学业,要突出创新性教育;围绕人本,要坚持综合性教育;围绕成长,要填补免疫力教育。其教育目标分别定位在"接班人"、"栋梁人"、"完美人"和"社会人"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旨,就是要将社会主义主导意识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国家和个人在教育互动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经历了中世纪的"欧风美雨",希冀用"中体西用"的理念来挽救日薄西山的清朝。他一生除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之外,其文教事业上的成就也为人所共识。特别在学前教育上,张之洞亲自参与拟定了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推动了学前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教材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专题十分重要。把这个内容讲出效果来,必须紧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建设新高潮的时代背景,在"新"、"深"、"活"上下功夫,让新知识吸引学生、用深度讲解打下思想烙印、用鲜活的语言和事例使学生感兴趣,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受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颜元、张之洞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元,河北博野县人,是清初启蒙教育思想家;张之洞,河北南皮县人,是清末洋务教育理论的集大成。比较而言,作为相隔两个世纪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论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都有其相同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陪读"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误导、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扭曲以及对社会教育评价机制的深远影响,而这根本上都取决于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要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消除观念上的影响,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观。  相似文献   

16.
马莹石 《考试周刊》2010,(33):122-123
在日语中,"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都有表示目的的用法,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点。本论文对"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表示目的时的异同点作一简单的分析与总结,旨在给日语学习者一些帮助,并希望可以给日语教育的同行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和"学"两个方面。就"教"方面而言,任课教师要有信心且有能力上好课;就"学"方面而言,学生要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改革实行了"十二位教授同讲一门课"的模式,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专题的教学,其教学内容是他们熟悉且有一定研究的领域,他们自然有信心且有能力讲好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18.
"省得"与"免得"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示目的关系。二者所在句前后为有意致使时表示目的关系;而前后为无意致使时不表示目的关系。"省得"、"免得"表示目的关系时,与"以免"在语体、语义、句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省得"与"免得"除了方言色彩的区别之外,在意义上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锐志兴革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与建立新学制的设想张之洞生活在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认为,要取得民族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储备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得多。●张之洞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近代学制,从而为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更体现出了近代化的色彩,他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