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健身气功与现代瑜伽是当前非常流行并被大众广泛选择的健身项目,二者的养生机理、健身养生价值及操作方法有相似之处亦有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健身气功与现代瑜伽的养生机理、健身价值、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从而为人们科学的进行健身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构成要素、结构功能、技理与文化举隅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太极拳文化系统的3个子系统,即运动健身、运动健心和运动养生,每个子系统分别包含5个构成要素。认为:运动健身子系统主要适合青少年、中年人群;运动养生子系统主要适合老、弱、病人群;运动健心子系统连接其他两个子系统。指出:运动健身子系统与运动养生子系统非截然割裂,只是适宜对象侧重不同。  相似文献   

3.
郭树璞 《武当》2014,(1):20-20
喉头、腰脊和地心是习练太极拳的三个新环节,它对技击、健身与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喉头喉头的作用是吞咽呼吸,无论是健身养生或技击,太极拳老师们都讲过,一吸一呼,动作的快慢,一定要与呼吸紧密配合。健身养生中医学讲,舒心平  相似文献   

4.
逢时 六月二十六日,历时七天的全国健身养生史座谈会胜利结束了,这是国家体委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健身养生史会议。 参加这次健身养生史座谈会的共62人,他们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其中有养生健身的专家,气功界的高手,以及医务工作者和体育史学者。他们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就有39人,  相似文献   

5.
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民族传统健身养生教育中,存在学校基础教育匮乏、社会观念局限、民族文化意识淡薄等问题,致使对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提出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设想。首先应该解决民族传统健身养生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开发等理论问题。进而得出,对教育的本质和课程的本质的理解,是开发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的依据;以探究性学习理念设计教学,是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使太极拳发展抓住时代赋予的新机遇,走出当前的困境,首先分析了武术主管部门主抓的太极拳和民间拳师开展的太极拳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太极拳整体发展"一个主体,两个分支"的新格局。"一个主体"即追求"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的太极拳主脉;"两个分支"即健身养生类太极拳、艺术展现类太极拳。前者的具体发展策略是首先实现现代转型,然后立足于青少年群体打造精品赛事,并进入专业院校和各级普通学校,成为专业课程和学校武术的主打内容;后者的具体发展策略是分别以健身养生和艺术表现为立足点,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使其真正服务于大众健身和艺术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瑜伽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出现与发展、养生内容、养生机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从中发现两者的契合点。研究二者的契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扬东方这两种古老的健身文化,从而增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古玩收藏对养生健身的作用.研究结论:古玩收藏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养生与健身价值;收藏者把玩或佩带古董,有养生与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健身观与传统养生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科学健身观进行研究。认为传统养生文化蕴涵着现代科学健身观的几大构成要素,只有把传统养生文化同现代科学健身观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构造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屈向东 《游泳》2014,(4):82-83
说起冬泳与养生,很多冬泳朋友一定会说,这是哪跟哪儿啊,两个不沾边的事儿往一起扯。如果是过去我也一定会这样说这么想,可是,前不久身体上困扰一年多的“烦恼”,让我认识了养生,打那以后把养生的理念做为指导自己参加冬泳健身、实现美好生活的方法,小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红楼梦》中女性养生健身的内容。《红楼梦》中的女性养生健身行为主要有放风筝、荡秋千、钓鱼、解连环、推背捶腿等,主要特点是古今兼蓄,传承创新;家庭性强,社会性弱;娱乐性强,对抗性弱;每时每刻,节日更盛;雅俗相容,更得其所。研究研究清代女性养生健身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对传承与弘扬优良的传统养生健身方式,促进现代女性养生健身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今天,人们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现代健身养生项目,如何选择已成为追求自我身心健康的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就这一问题为大家解析健身养生项目的基本特征、健身功效所在,并在揭开健身养生理论神秘面纱的同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武术健身养生常见的锻炼项目。旨在让大家轻松地找到一种具有实效性的现代武术健身养生项目为己用,从而达到提高自我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论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原因以及养生文化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和作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祝愿。  相似文献   

15.
赵亮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6):488-489
探讨传统养生观和现代健身观的联系,指出养生观与健身观的身心观、人文观、和谐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史料分析入手,研究邓小平养生和健身的经历.认为:坚定的信念是邓小平生命的支点和养生健身的基础;散步、游泳、打桥牌等是其卓有成效的健身方法;一向乐观、家庭和睦是其健康长寿的秘诀.  相似文献   

17.
李秒丰 《武当》2008,(4):13-14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技击格斗是它的本质功能,其它功能都是为技击服务的,或是在技击功能基础上的引申和转化。尽管人们可以把太极拳当成健身养生的方法和手段去练,但健身养生不等于练拳,练拳乃是以健身为基,养生为终,御敌自卫以为用,其目的依然在用。拳属武人于兵,兵者战之用!真正的拳者,就不能止于健身养生,还要研究技击,训练散手。  相似文献   

18.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东汉三国时期,昌盛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则由盛转衰,并逸出宗教转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使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健身祛病的指导思想,道教的养生方法也成为我国人民健身祛病的养生方法。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养生观和道教哲学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教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与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大相径庭,如佛教认为人体的形与神是可以分离的、认为灵魂是可以永生的,  相似文献   

19.
王盈 《体育科技》2023,(3):38-40
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科研方法,以肇庆市486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研究了疫情前后老年群体健身养生现状以及健康意识变化。相对于疫情前,老年群体健身运动次数增加明显,对健康养生资讯更加关注,健身走和广场舞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健身方式。特提出突出政府作用,提供政策保障;引进太极养生,提高受众基础;修缮增添老年健身器械,营造良好健身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吸取我国古代养生健身精华,从理论上部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丰富的养生思想中的几个片段。结果表明老庄学派确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