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藏书质量评价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全贵  韩欣 《图书馆》2001,(1):35-36,51
从藏书的收藏价值,收藏程度,藏书的实用性,利用效益及藏书的经济性等方面探讨了藏书质量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 《兰台世界》2005,(3):56-57
在古代中国,图书的收藏一般分为官藏和私藏,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多年,到清代建立比较完善的由文渊阁统管藏书的馆阁制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随着藏书规模的日渐庞大而趋于完善。对官府藏书,历代官府都高度重视。据考证,我国私家藏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3.
味经书院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藏书范围逐渐扩大,书院在前期,主要收藏传统的经史子集,收藏数量有限,书是唯一的收藏对象,版本以通行本为主。到柏景伟任山长时,开始收集一些实学方面的图书,但仍以图书为主。刘古愚任院长时,藏书进入了昌盛时期,收藏范围已向西学方面倾斜,图书、杂志、报纸收藏成为重要内容,注重提高藏书利用率,特别注意收藏宣传维新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藏书管理进入正规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曾巩藏书分为入仕前和入仕后两个阶段。其收藏书籍的高峰集中在入仕之后的馆阁期、地方任职期和再任京官期。其藏书来源为先祖著述和藏书、为人指点文章、为文集作序、友朋赠送、撰写碑传、抄写与购买等。其藏书目的是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保存书籍,传承后世。  相似文献   

5.
刘斌 《图书馆学刊》1993,15(1):37-38
北大、武大修订本《图书馆学基础》认为图书馆藏书是“指图书馆收集、整序、存贮和传递的文献集合。”吴慰慈、刘兹恒编著的《图书馆藏书》认为:“图书馆藏书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经过选择、加工与组织的各种文献的集合。”认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图书馆的采购标准和收藏范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  相似文献   

6.
探析高校文库藏书建设如何摆脱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高校文库藏书建设中的“收藏难,收齐更难”,这一具有共性的并始终困扰着高校文库收藏工作的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之对策,使高校文库藏书建设尽快摆脱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藏书印在藏书和藏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镑刻精致的藏书印可以将汉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在版本学方面,藏书印是鉴定版本的必要依据之一;在藏书史方面。借助藏书印。我们可以了解一部书的收藏流传过程。本文浅述了苏州藏书家藏书印的种类及印文内容,从而有益于苏州藏书文化的研究和古籍爱好者对藏书的鉴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和表现形式。典籍的收藏是一个民族,尤其是藏书家的文化自觉。文章从藏书的文化地位、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和藏书的地理变迁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的佛教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佛教经本的翻译、抄写,对大量经本的整理汇集,政府与寺院对佛教经典的收藏,寺院藏书的管理与贡献等方面,较系统地评介了隋唐时期佛教藏书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史记》列世家以叙卿相诸侯,世俗言世家以称豪富大族。此所谓藏书世家,特指历代收藏图书富埒中秘,合家为业为宝,累世相聚相传的著名藏书氏族。这是文化事业中的豪富大族,这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它们对中国的文化学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郭国庆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44-134
介绍《玉函山房藏书簿录》著录图书总量为:4 602部、58 622卷,其中有复本236部、983卷。指出马国翰注意收藏清朝诗文别集,藏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不仅易类、礼类、春秋类、地理类、正史类、儒家类等著述居于主要地位,谱录类、小说家类、杂家类、医方类、阴阳家类的著述也收藏颇丰;且他重视乡邦及宦游之地的文献收藏。类书的收藏在马国翰藏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章太炎先生生前藏书较为完整地收藏在广州暨南大学图书馆,藏书中有大量的太炎先生手迹,是深入研究太炎先生极为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元代秘书监是元朝中央政府掌管图书收藏的重要机构。文章论述了秘书监藏书的主要来源,秘书监藏书的内容,同时还探讨了秘书监对藏书的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藏书整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就在这种频于战事的时期,藏书事业仍在缓慢的向前发展。官府藏书起伏不定,但对佛道经典的收藏乃是这一时期的特色。私人藏书分布较广,其中心逐渐南移。官府私家不仅重藏,而且重整理与利用,藏以致用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论官府藏书     
陈曙 《图书馆学刊》1992,14(3):55-58
官府藏书是我国藏书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主要藏书类型之一。它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无可非议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官府藏书乃是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序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文化史有其特殊的贡献,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官府藏书的起源及其意义官府藏书乃指典籍藏书的皇家或政府收藏活动。先前的官府藏书与后来的图书馆藏书一脉相承。仅以“官”和“馆”为例。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后来,在“官”前加表示“客舍”的“食”,即成为“馆”。其释义为“版图文书之处”。因官府藏书有别于私家藏书,故也有人  相似文献   

16.
必须重视藏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 藏书、馆舍与设备、人员被认为是构成图书馆的三大要素。馆舍与设备、人员是图书馆与其他单位都有的,惟有藏书才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单位的关键。可以说,没有藏书就没有图书馆。因此藏书建设对图书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是所说的藏书,不仅仅是图书,它实际上包括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载体各种类型的文献。   藏书建设即图书馆对其收藏文献的建设,它包括文献补充、藏书组织、藏书保管、藏书剔旧等诸多环节。它不是短时期的工作,它贯穿于一个图书馆从建立到发展的全过程。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从性质上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17.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同时是位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因收藏宏富而闻名天下。他的藏书主要通过花钱购求、他人赠与、借抄他人之书、自己著述和自己刻印等五个方式获得。今天私家藏书除了不具备自己刻印的条件外,也大多通过这些方式积聚。李开先的藏书方式,不仅对今天私家藏书具有传承意义,还凸显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李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古籍藏书章整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5):214-215
藏书章是馆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将古籍藏书章归类辑录,说明古籍藏书章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古籍的版刻时代、了解古籍的收藏和流传过程,并丰富我们的馆藏资料,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书香古里”与晚清四大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是中国文献史上著名的"藏书之乡",而"藏书之乡"的源头之一是"书香古里"。瞿氏铁琴铜剑楼传承了常熟派藏书家的藏书传统,其收藏志趣、收藏内容、藏用原则、藏读成果等具有普遍意义,勤奋进取、精致细腻、崇文重教、谦和儒雅的藏书文化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时代意义,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李坤坪 《图书馆》2021,(4):103-106,111
刘康,字春禧,湖南宁乡人,清代末年知名藏书家,好收藏历代名人墨迹书本,编纂有《红豆山房法帖》。但由于年代久远及藏书多毁,刘康事迹已久不为人所知。文章通过对刘康藏书、刻帖、刻书活动的发掘、考证及参考湖湘近代名人对其评价,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刘康的藏书其事。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刘氏广于收藏,勤于校勘,其收藏曾获近代省内外达宦名流赞许,故研究刘康对完善湖南近代私人藏书史和保存传播文献古籍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