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DTA螯合铜主要用于生产微量元素肥料。文章以碱式碳酸铜、EDTA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EDTA螯合铜产品。通过实验确定的EDTA螯合铜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硫酸加入量为硫酸:EDTA =0.03:1(摩尔比),碱式碳酸铜与EDTA物料配比为0.48: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80℃,中和pH值为3.25,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EDTA螯合铜产品中Cu含量达15.5%,可满足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要求。由于在实验中未进行母液循环,使产品收率较低为55%,有待进一步进行母液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2.
郭彤  许梓荣 《科技通报》2004,20(1):73-76
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发现,体内铜平衡机制是蛋白质介导的,它将细胞内的铜传递给靶蛋白。这一途径是通过新的蛋白质家族——铜伴侣蛋白实现的.铜伴侣蛋白对细胞内铜途径有重要作用。介绍了金属伴侣蛋白的功能、结构特点及铜伴侣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志远 《科技风》2014,(8):45-45
本文采用一次分解和溶解锡精矿中的铜和锌试样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的方法。实验选择了以氨水-氯化铵-动物胶为底液。用盐酸,硝酸分解样品,加明胶抑制极大,亚硫酸钠除氧,在氨性底液中,置于极谱三电极系统中,分别与-0.5v和-1.2v处测量铜和锌。铜和锌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1~5%,0.01~5%。实验证明此方法在锡精矿中测定锌铜快速简便成本低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铜电解精炼设备的电铜集中处理系统常由于横向产生角位移、电铜归整后纵向摆动、电铜横向被挤压过紧而导致抽棒困难,通过物料规格处理和加强设备适应能力,减少了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铜含量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发电厂除盐水、蒸汽冷凝水、炉水及化工、制药、化纤、半导体行业高纯水测量。本文对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了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评定了铜含量分析仪测量结果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对某低品位铜钼矿回收铜钼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由于该矿中铜矿物氧化严重,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流程,粗选获得的铜回收率较低。为提高粗精矿中铜钼的回收率,采用高效选择性捕收剂DF与丁基黄药组合使用,所得粗精矿铜、钼品位分别达到4.03%和0.176%,回收率分别达到52.44%和84.33%,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内蒙古某地铜铁矿目的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由于嵌布粒度细,铜铁难分离,并通过大量的调优试验,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条件,从而在实际中得到了合格的铜、铁精矿产品,为该类铜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全球铜资源状况,总结了全球铜生产、消费的变化规律和行业需求趋势。总体而言,全球铜资源丰富,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铜储量约一半集中在美洲地区,但全球对美洲地区铜资源的依赖正在降低。同时,全球铜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增长率快慢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且增速逐渐递减。全球铜消费由欧美发达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建筑业对铜的需求巨大。通过对人均铜累积量的测算预测了全球矿山铜需求量,全球铜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9.
新疆铜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建新 《预测》1993,12(6):32-36
出现了全面的资源贫化和枯竭,迫切需要加速铜资源勘探开发和建立新的铜矿产接替基地。“七五”以来,新疆接连发现了几个新的大中型铜镍矿,有的已进入了初步开发阶段,为了使铜资源优势得到发挥,新疆已开始建立了铜的冶炼加工业,将开始生产出部分深加工铜镍矿产品。但是新疆能否成为二十世纪我国铜工业的接替基地之一?新疆铜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如何?发挥新疆的铜资源优势应采取何种策略?新疆铜矿原料生产与冶炼加工业的经济规模应如何确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为了预测新疆铜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制定新疆铜业正确的发展策略,首先对铜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影响铜市场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由于铜矿产是可耗竭的资源性工业原  相似文献   

10.
胡文军 《科技通报》1999,15(2):109-114
现行铜铝过渡板是由铜板和铝板通过对焊连接,存在耗铜量大、使用性能差及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本文将现行产品改为一端面覆铜(1 ̄2nm厚)的铜铝过渡板,具有能满足导电要求,克服接头处易断裂的缺陷以及耗铜量仅为现行产品10% ̄20%(重量)等优点。这种新的电力金具采用平行布置爆炸焊接生产,其电气性能(如接触电阻、温升)符合国标GB2137-85及GB2314-8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这子线圈铜接头成形时可能出现的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样品试验,金相分析,找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及提出了提高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玲  冉文春  袁增伟 《资源科学》2021,43(3):513-523
铜是支撑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金属之一,人类活动主导了地球上的铜资源循环过程.本文基于文献成果,运用元素流分析方法,从总体循环格局、关键铜流演变过程、社会存量时空变化和铜循环的未来可持续性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1910-2018年人类圈铜循环格局的动态演变及未来趋势.结果 表明: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圈铜循环强度显...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基础上,对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粉煤灰粒径、粉煤灰投加量、振荡时间、温度、pH值和含铜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粒径为140目,投加量为2.0g,振荡时间为1.5h,温度为30℃,pH值为8,含铜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t粉煤灰对铜有较高的去除率,可达到91.5%。  相似文献   

14.
庞晖  龙虹 《今日科苑》2008,(12):213-214
经济的全球化是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对传统的企业竞争关系提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供应链中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企业间的协同经营,共同营造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近年来,铜金属行业发展迅猛,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原材料供应、能源、运输等瓶颈问题对行业的制约。SCM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强供应链中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中国铜金属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再生铜产业是我国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再生铜产业对解决我国铜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原料分布、产业分布、技术装备等方面梳理了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存在的差距。基于国内再生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总结中国再生铜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再生铜业务板块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6.
云南的斑铜与乌铜定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铜和乌铜走银是云南著名的工艺品。它们工艺独特,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多次到云南会泽、昆明等地实地调查和对民间艺人进行访谈,获得其大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调查材料为基础,介绍和分析了生斑铜、熟斑铜和乌铜走银技术背景、工艺流程、技术原理、现状。  相似文献   

17.
谨防铜过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取微量元素要适度,过量的铜会使人罹患威尔逊(肝豆状核变性)病,所以必须避免过量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诸如巧克力和蘑菇等。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纸壳雷管逐步被覆铜雷管所代替。由于金属在电场中会产生静电感应,因此其静电灾害要比纸质雷管大得多,给电雷管生产、运输和贮存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国内外军工和矿山部门展开了一场提高覆铜管抗静电能力的角逐。我们用新发明抗静电压敏塑料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致铜资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需求和产业链风险不断增大,亟需通过有效的循环利用策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压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弹性和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构建了铜资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的分层级动态物质流模型,评估循环利用策略有效性,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铜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是实现铜循环利用的主力,再生铜资源对资源供给总量的乘数效应逐渐显现;②电机和电池是实现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零部件,再生铜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升;③实施单一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性有限,需要通过执行复合策略,在减少原生铜消费的同时,增加再生铜供给,降低铜废料产出。为了发挥再生资源正外部性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原生铜消费与资源需求总量脱钩,需要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消费者及政府之间的多主体协同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中铜资源循环利用策略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熊建军 《科技风》2013,(11):19-20
采用熔炼—工艺处理分银炉渣,试验表明,厂采用火法处理阳极泥,产出的分银炉渣富集了阳极泥中的大部分铜铋早期将分银炉渣贵铅炉与阳极泥一起处理,以回收分银炉渣中的银,但分银炉渣铜等杂质较高,铜的不断富集给贵铅炉造渣及渣与贵铅分离带来困难影响了银的正常提取;之后分银炉渣采用硫酸脱铜回收硫酸铜、脱铜渣返贵铅炉提银的工艺路线进行处理,但在贵铅炉分银炉处理过程中,铋进行了二次富集同样影响了铅与渣的分离产出的二次分银炉渣仍堆放外。目前年产分银炉渣约400吨,其中含银2~8%、铜20~25%、铋10~28%,随着金属价格的日趋上涨,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一种从分银炉渣中回收有价金属切实可行的工艺,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