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机理,以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借鉴有界信任模型中的HK模型,构建基于熵的观点演化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实验,分析信 任阈值、观点自信度和群体异质性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观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改进后的观点演化模型所需 的聚合轮次较少,网络社群观点演化能够较快的达到稳态;信任阈值对于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有正向影 响,信任阈值越小,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短,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少;个体观点自信度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 演化有正向影响,个体观点自信度越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多;初始阶段网络社群的群 体异质性越高,群体观点分布越具有偏向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观点集团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有界信任模型中的DW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社会关系强度的舆情 观点演化模型,分析网络社群舆情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运用仿真实验的 方法,分析了信任阈值、观点开放度、关系强度对舆情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随着信任阈值的增 大,个体间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逐渐加快;随着群体从保守型转 变为开放型,个体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簇聚合速度逐渐加快;强关系更利于 网络社群舆情观点的快速聚合,且观点聚合达到稳态时的观点数量和观点分布方差均小于弱关系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舆情事件中群体观点的演变规律,构建有效预测其演变趋势的方法。[方法/过程]参考物理学中场的思想和信息科学中数据场的方法,引入观点场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观点势的观点潜在影响力评估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微博评论的群体观点演化分析中,建立了微博评论的观点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当前评论的观点势分布来预测未来评论的观点分布,在观点势计算时,以既有评论的排序值代表新的信息受众所处的参考场点与观点场中既有评论之间的距离。[结果/结论]通过实际的微博舆情事件数据实验表明,该网络舆情群体观点趋势预测模型能较好地评估已发表的显性观点对后来网民观点形成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网络舆情观点趋势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网络评论观点挖掘相关理论分析,对观点挖掘的实现过程进行设计和分析,以期通过网络评论观点的挖掘,了解网络用户行为与观点倾向,掌握网络用户观点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6.
李根强  方从慧 《情报科学》2017,35(5):125-131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考虑关系强度的有界信任模型,分析网络集群行为的观点演化机制,以 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社群用户观点演化规则,运用计算实验法分析网络 结构、关系强度和意见领袖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观点演化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稀疏网络结构中的个体进行观 点交互的对象较少,聚合需要的时间较少,有利于网络社群观点聚合;强关系更利于网络社群成员观点的快速聚 合,且观点聚合达到稳态时的观点数量和观点分布方差均小于弱关系环境下;意见领袖在观点演化过程中发挥主 导性作用,分散的群体观点最终朝向意见领袖所持的观点逐渐偏移。  相似文献   

7.
关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排斥性创新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关于排斥性创新的创新者困境的理论研究发展过程,进而评述了经济学观点、组织理论观点、学习理论观点和宏文化观点对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最后采用创新退化的观点对关于创新者困境的理论解释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蓉英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17,37(12):96-101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发展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识别人物观点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网络人物观点被视为网络文本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构成网络信息的"魂"。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快速识别网络人物观点对掌握网络信息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从文本分析的视角研究网络人物的观点。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文本句子中的词汇、词性标注和词汇之间的距离关系实现观点指示动词识别和观点持有者识别,从而实现网络人物的观点识别。[结果]通过网络人物观点算法识别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网络人物进行指代消解和观点持有者的扩展能有效地提高观点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对HK模型进行扩展,综合考虑不同观点之间的影响权重以及交互网络的结构特征,探讨了在有界信任和影响异质性的前提下,网络结构和信任阈值对群体观点演化结果的交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有界信任参数的增加,不同网络结构类型下的平均观点簇数量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且递减速度受网络结构的影响。小世界网络随着重连概率的增加,平均观点簇数量的下降趋势更明显,并且群体观点演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网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更大的观点簇,从而更有利于群体共识的达成。规则网络中观点的收敛速度最慢,最终网络中保持着较高的观点簇数量,使得群体观点比较分化,一致性构建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0.
交易成本观点的战略理论与RBV理论: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准  原毅军 《软科学》2005,19(2):22-25
交易成本观点的战略管理理论与基于资源观点的战略管理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在国内较少有人系统比较。基于资源的观点能很好解释交易成本观点不能解释的企业异质性一系列问题,但忽略交易环节是其缺陷所在。交易成本是战略问题的基础,但其忽略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仅从成本维度出发考虑战略问题。从文献发展来看,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是基于资源观点的理论整合、吸纳交易成本观点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面向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观点柔性挖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方法的不尽完善,建立柔性舆情挖掘、观点演化和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三个子模型。采用统一挖掘算法,实现粗、中、细三种粒度观点柔性挖掘;采用发酵、异化和演化模型实现观点演化,并研判演化趋势;结合网络生态环境和观点演化趋势以及危机预警子模型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识别和预警并且给出了基于观点树的柔性观点挖掘实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舆论反转的机制,减少舆论反转造成的危害,文章基于Hegselmann-Krause模型,引入有向无标度网络并确定衡量节点中心性的"综合中心性"指标,得到改进Hegselmann-Krause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意见领袖观点值改变刻画舆论反转,对舆论反转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模拟,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探究意见领袖数量及观点变化强度对舆论反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数量越多,意见领袖的观点变化越弱,群体观点越快达到稳定,稳定后群体观点值越一致且平均观点值越接近意见领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意见领袖凭借自身禀赋在观点传播、信息传递等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舆 论走向。【方法/过程】基于观点动力学引入有界信任模型,根据不同置信度将个体分为意见领袖和跟随者,又根据 不同的社会关系将跟随者细分为普通粉丝、完全跟随者、普通跟随者,构建了基于有界信任的意见领袖——跟随者 观点演化模型。通过多智能体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且对意见领袖的不同数量和跟随者中不同身份的作用进行 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对观点的聚合起重要作用,多个意见领袖时其社会关系和初始观点值影响 公众观点。而完全跟随者对意见领袖的观点传播发挥极大作用,其存在的数量影响意见领袖观点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百科撷英     
历史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从大量的历史事实中,说明它们的合乎规律的过程,由此,又一度证明规律的真实性。历史科学必需有正确的观点,又必需有充分的资料,这就是观点和资料的统一。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资料的观点是空的;没有观点的资料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度”的观点来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传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8.
林雪玲 《科教文汇》2009,(5):209-209,217
现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还有许多人把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当成了成人观点的强加。认为这样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阻碍了他们的自由发挥。而作品的评估就是以教师的教学要求为依据进行的,这样的评估也被认为是成人观点的强加,因而许多人认为小学美术作品的评估不应当有成人观点的参与。针对这一观点,笔者从儿童的不同年龄成长特征出发,并结合厦门市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说明.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成人观点的评价,因为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当的成人观点的评价还是有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王玥  邢立昌 《内江科技》2007,28(1):69-70
在过去的十几年,学者们从资源的观点、能力的观点、学习的观点、交易成本的观点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对其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并进行相应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仁宏 《科学学研究》2005,23(5):688-696
本文评述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和非均衡观点对创业现象的讨论及其建立在此假设条件上的其它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研究理论观点,包括供给学派的心理学理论、资源观和需求学派的社会文化理论观点与持非均衡假设的机会观。本文重点讨论了这些理论观点对创业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探讨了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机会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资本观视角的创业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创业现象从外部给均衡状态带来的冲击问题,奥地利学派虽然持动态系统观点,却无法模型化。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也没有产生多少有见地的观点。资源观试图将资源观、创业能力和均衡联系在一起,但仍然不能解释创业机敏现象。社会文化学观点讨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形成创业家个性与行为特征的影响,但同样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进展。我们认为,机会观点和社会资本观点摈弃均衡分析方法,转而考察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创业过程,探讨创业个体与机会获取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解释创业现象拓宽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