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宝鼎》是“九义“教材(大修订版)第十二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以朴实、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世纪宝鼎“精美的艺术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3. 通过资料搜集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教学过程】 课文的一些专业词语及宝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考虑到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课前的预习,课内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预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从课文中“走出去”获取更多的…  相似文献   

3.
[定位 ]本文的教学要求 ,当然是让学生理解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特点 ,这是中国艺术表现的精髓。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 ,教学实践的关键还是要定位在作者如何从纷繁的艺术世界里寻找到确切的例证 ,并把这些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来支撑观点。所以 ,文章如何提出观点、阐释观点 ,并选择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来证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就成了教学实践的侧重点。[切入 ]1 .艺术形式主要有哪些 ?艺术的分类标准不是很统一 ,让学生知道“中国艺术”一般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并了解一些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有关的作品。2 .什么是“虚和实” ?…  相似文献   

4.
[问题呈现]案例一:《世纪宝鼎》(人教版第12册)教学片段教师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充当角色,促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师:初读课文,我们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我国多  相似文献   

5.
“简简单单教语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的过程理念和学习方法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不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简单随便,而是指教师在吃透教材和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之后,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3,(2):102-103
教学片断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6组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具有说明性质的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世纪宝鼎”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来表达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同时在文中流露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怀。设计思路主要是:借助多媒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教语文”成了“教课文”。教课本成了语文教学的惟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慢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结果,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价值,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成了教材的奴隶。21世纪是一个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通用型的人材。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来看,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武爱芳 《新疆教育》2011,(12):73-74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和个性是新时代学生的特征。而图画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去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让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主线编排,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语文要素的落地生根。语文要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纲本,是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具体分解,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恰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1]教材编者将这些语文要素细化成要点,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宁和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渎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2.
这篇课文介绍的“世纪宝鼎”,创意基于中国传统鼎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小学生对此接触很少。因此,引导学生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以及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当是教学的重点,而感悟那些专业性的词语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则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在把握宝鼎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自读感悟,体会特点1.同学们,当一篇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文章摆在面前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一种迫切的愿望……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种感觉?谁愿意谈谈你是…  相似文献   

13.
[示例教材]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立案背景]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到小学毕业己学了200多篇美文佳作,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现状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瓶颈”。究其原因,是我们把这么多的“例子”没有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相似文献   

14.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统编教材从“阅读”和“写作”两个层面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文字学习规律,将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布在教材导语及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设计之中。从理论上说,有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有了依据和抓手,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目标定位与教学落实困难的问题,导致教师无从下手,抑或“穿新鞋,走老路”。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教材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有文字介绍,有图片介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三点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学语文活动课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更受到了中学生的欢迎,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前记]我近年从事上海市“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行动纲领”的制订和上海市“二期课改”新一轮语文教材的编写。这个“行动纲领”和“语文教材”力求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有较大突破。现应《中学语文》之邀撰写系列文章,希望就教于读者,引发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3,(1):102-103
教学片断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相似文献   

20.
韩旭芳 《新疆教育》2011,(12):93-93
[摘要]授知与课堂之外,寓教于娱乐之中,再次体现了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