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澜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变革实践的领军者之一。她以高度的学科自觉意识,系统梳理和反思了近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恢宏的气度与强烈的责任感,带领一批中国教育学人初创了生命.实践教育学,并坚持理论与实践双向滋养的发展路径,身体力行,从事长达十七年之久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我国学校变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创新教育学概述第二节创新教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创新教育学研究的原则1.变革性原则教育创新实质意味着教育的变革。变革就要打破旧传统、旧理论、旧规则,而这一切打破都是从变革旧习惯开始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来到人世间,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地域、民族、风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些带有惯性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语言和动作习惯等。可以说,教育创新就是  相似文献   

3.
<正>"‘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套丛书中的一套。叶澜教授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一批有缘的中小学校长合作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可称作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创业史’。"1它体现了学校变革"成人·成事"的价值与策略,呈现了当代学校变革的世界通则与中国原创。一、丛书简介:世界之窗中的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史与心路史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革的力量所持人性假设及其教育变革实践,更有益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其与阻碍变革的力量所产生的冲突表明,人性的自由是争取的自由,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引领人的自我意识,教化人性的活动难以成败论英雄。  相似文献   

6.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教育学是一门实践之学,但是,教育学不是纯经验之学,这就意味着教育实践离不开思想,教育思想最具有穿透力,教育思想是教育实践的灵魂。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换言之,学校是靠校长的思想站立起来的,作为学校领路人的校长应该成为思想者,这样才能导引学校的发展。我有一个基本判断,校长的思想力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没有思想的校长是走不远的,也会制约学校的长足发  相似文献   

8.
近10年中国大陆的学校变革理论的共通的价值取向是理解和尊重生命,方法论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建构。在关系思维视野下,“新基础教育”、“理解教育”、“生本教育”、“主体教育”、“新教育实验”在变革的思维方式、变革路径和变革场域上有简单和复杂、开放与封闭、局部与整体的区别。中国教育学派将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建中形成和成熟,为中国本土教育学有望发出一致的声音奠定综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彭丽 《比较教育研究》2008,30(10):41-45
批判教育学,作为一种对教育的政治学研究,将学校日常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问题化",并对这种作为"政治的实践"的知识传授过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展示了学校教育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在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教育学主张在学校实施一种解放的教育学,即是说,把以往作为"统治的实践"的教育改造成为一种作为"自由的实践"和"解放的实践"的教育,并倡导通过教育变革来实现社会变革,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民主性的"公民",从而以个人的解放来实现社会的解放. 论文旨在对批判教育学纷繁芜杂的文献进行一次梳理工作.论文着重从意义分析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以"公民"和"解放"为核心类属的意义分析模型.然后,论文以"公民"和"解放"的意义分析为基础,对"公民"和"解放"两个主题进行了意义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实现是教育实践的困境、研究视角、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社会变革、个人独特的经历等因素聚合的产物。当下,直面教育实践的困境,更新教育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思维方式,在投身教育变革之中增进教育学素养,或许是进行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可能之道。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来源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教育理论问题的需要,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既需要借鉴新的理论,也需要建构新的概念。概念是新理论的细胞,既是理想实践的概括设想,也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关系的桥梁。建构概念是为了变革理论,变革理论是为了变革实践。新概念的系统化就是新的理论,新理论的行动化就是新的实践。教育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教育哲学不仅是当代教育理论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也是当代教育实践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它对引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对沟通和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联系都有重要价值。古今中外重大教育变革的过程都是从教育学概念建构到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但不同时代的教育变革则有不同目的、内容和进程。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从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到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同样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进程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从教育合理性和教育存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论的创新,从教育本质和本体概念的建构、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本质理论的创新和教育本质建构实践、教育改革实践的变革,从教育需要概念的建构到教育价值和功能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主体间性概念建构到主体间师生关系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知识合理建构教学认识论概念建构到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理论创新和课程教学实践的变革,从一元多层德育概念的建构到德育理论的创新和德育实践的变革,从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公平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公平教育实践的变革等概念建构、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12.
按照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关系,教育学可以划分为"一体式"教育学"平等式"教育学与"人-物式"教育学三种类型。在"一体式"教育学中,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角色是统一的,教育理论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实践经验;在"平等式"教育学中,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是平等的,教育理论主要来源于两者在平等关系下的互动;而"人-物式"教育学主要是教育研究者的舞台,教育实践者外在于理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源于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深深扎根于人文主义的传统之中。"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潜能发展和增强","强调身心二分、心先于身"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基本主张。现代教育实践的展开及其演进正是建立在这些人文主义的教育信条之上的。然而,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正在引发的变革,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后人类时代。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实践正在遭遇新的时代境遇的挑战,重审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势在必行。基于后人类时代视域,借鉴后人类哲学话语,展开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批判并尝试建构一种后人文主义的教育学思路,其基本主张为"从人类中心到万物共生的教育视角转换""从人的增强到人的完善的教育理念回归"以及"从身心二元到身心一体的教育原则重构"。  相似文献   

14.
对学校决策问题的关注,是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强、校长自主办学意识的提升而出现的新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并具有独特的教育学色彩。在当前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学校作为综合、整体的微观单位,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中核心性的变革单位,因此,学校决策也将越来越凸现其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现代转型是一个描述我国学校教育向现代教育变革和跃迁的教育学与社会学范畴;它既表明了我国学校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阶段、方式、性质,又指明了具体的目的与任务,甚至基本策略。我国学校教育现代转型,应兼具现代性与中国特色的双重属性;它涉及历史与未来、落后与先进、本土与外来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叶澜老师创立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和流派,是看得见的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有深刻体会和一定的理解。“生命?实践”教育学彰显了叶澜教授不懈追求真理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学术精神,深入学校和课堂实践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实践精神,3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变革是教育学研究者在教育学领域进行的变革.社会的发展、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发展、教育改革等是教育学变革的外部因素;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学危机有普遍认知是教育学变革的内部动因,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教育学变革.教育学在变革中朝着理论的本土化、学科体系的完善化、关注点的实践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洁 《教育研究》2012,(2):157-158
2011年11月11—1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0届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150余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本次学术会议与会代表们视角多元,对教育变革实践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理论传统的时代命运两个重要命题或进行哲  相似文献   

19.
进入智能时代,学校管理亟须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进。学校管理变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管理创建新型学校、培养时代新人、改变教育面貌。当前学校管理变革中,依然存在认识、实践与文化方面的三重困境,主要表现为没有正确认识智能时代对学校管理变革的深刻影响、人与智能产品的关系失衡、固守学校传统变革模式和忽视变革文化的挖掘与培育等。推进智能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需要学习智能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变革实践;利用智能工具技术,提升学校管理效益;培育变革文化,形成自我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几个重大教育时弊,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突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蒙;提出了"教"与"学"的融通;就实践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改变了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