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大量图片和数据资料,对跑的专门练习中的后蹬跑练习作了详细分析,阐明它对改进和提高短跑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短跑教学中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的灵活性能限制髋与下肢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工作的距离 ,在短跑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 ,体育工作者常用“送髋”二字来提示运动员或者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但是 ,在实践中人们对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还不够重视。反映在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较差 ,导致短跑成绩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笔者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在短跑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 原苏联高级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短跑运动是最为普及和大众化的田径项目之一。其年训练周期的完整安排极为复杂。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训练安排可以随之变化。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其训练应更多地用于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而对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训练中则侧重发展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在此,我们想向大家介绍前苏联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这些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很好,故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跑的练习。此训练计划来自格鲁吉亚功勋教练员E·卡库阿。  相似文献   

4.
以14名短跑运动员为对象,研究了和短跑紧密相关的跳跃练习与短跑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跳深和快速后蹬跑着地时间是区分专业组和业余组的重要标志,60米跑是练习最大速度和提高加速效果的最好方法;跳深和快速后蹬跑是提高短跑成绩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着地缓冲对我国男子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中外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特点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途中跑整体技术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短跑传统技术原理和长期采用的技术专门练习是造成中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差异的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短跑途中跑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短跑整体技术为标的,对短跑基本练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建立新的基本练习的时空结构,使其更趋于短跑实际,提高短跑教学与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7.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指出动作自动化和稳定性,是短跑放松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均衡发展机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提高肌体的柔韧性等,是提高放松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进行短跑专项练习时,只要时刻注意体会,形成自由独特的技术结构,就能充分表现出良好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跨栏运动员的研究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性格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其结果对我们在男子短跑、跨栏项目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短跑教学及训练中,一般采用大量跑的专门练习来掌握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相似文献   

11.
苏联短跑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经常不好,再也不能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了。虽然大家提出了不少的看法和意见,但是我们认为,应该从我国短跑理论方面进行探讨,如短跑技术的诸论点、选入方法、教学法、提高技术和训练的方法等等。这里,我们仅仅分析一下短跑运动员合理的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经常通过目的明确的练习,多次重复跳远的各个动作来教授和改进技术。但是,学习短程助跑跳远时,运动员只能有效地完成20—25次,中程助跑只能15—20次,长跑离助跑仅10—15次。可用专门的练习强化教学过程,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上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会跳远的各个动作,而且后续动作与前面的动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体操运动员和技巧运动员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灵巧.而每个运动员的灵巧程度大小,则决定于他的柔韧性.苏联尼·米·贝柯夫说:"提高我们身体各个关节活动性的练习,是成套的体操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大小,直接关系到柔韧性的大小.也就是说,身体各个关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师体育专业、高师非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跳深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力量的特殊超等长练习方法,其生理机制符合运动比赛特点,是发展由退让到克制性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训练基础较低的练习者来说,训练效果不显著,部分受试者训练初期出现机体损伤现象.实验结果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有选择的进行跳深练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技术及其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长春市几所体育院校的田径教师和练习短跑的学生进行初步调查,针对调查的结果,并根据短跑技术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水平,提出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采用专项身体训练、起跑训练、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心理训练等相互融合的方法,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全面能力和素质,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以此推动短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少年体校男女两个篮球队24名队员进行历时6个月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了合理设计练习方式对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具有明显作用的结论,并提出了合理设计练习方式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应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不同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短跑的助力训练和阻力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提高短跑跑速的问题,长期困扰短跑教练员。国际田联生物力学课题组研究的结果表明,超级短跑运动员和普通短跑运动员的最大区别在于伸髋速度,超级短跑运动员伸髋速度极快,明显高于普通短跑运动员。这一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发展短跑速度应从髋部做起。助力训练和阻力训练能提高髋部的速度和增强髋部肌肉力量,怎样使这些训练手段更具有针对性,共商榷。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重要的专项素质,提高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对于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结合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是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负荷强度定量依据.训练中,要在保证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对力量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配,选择适合不同发展特点运动员的力量发展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短跑准备活动对照组合练习,提出了相应的新组合练习。在两种准备活动练习后即刻进行测试,获取了能够反映短跑准备活动效果的等速测力、柔韧性、体温、心率等指标,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以探求短跑准备活动练习的最佳组合效果,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