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影有影戏之说,戏与影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探讨戏曲唱段与电影悲剧之间的这种关系,首先要洞悉电影内外人物的命运悲剧,假以戏曲唱段的参与,可以从性别置换和性别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潜藏于命运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人物的性格悲剧,常常表现为同性之恋与异性之爱的纠葛。电影中的戏曲唱段与电影中人物悲剧的形成之间有着内在的结构和纹理,本文试着通过对戏与戏、影与影、影与戏的探讨,发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造成这些悲剧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贞观朝功臣济济,仅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就有24位之多,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不过,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绝对算不上突出,但从与唐太宗的关系看,却是太宗的腹心。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相似文献   

3.
作为魏晋之际重要的政治人物,贾充竭力协助司马氏扫除异己、巩固权势,甚而不惜背上弑君之罪,为亡魏成晋立下汗马功劳,从而跻身于统治核心,与司马氏结成了特殊关系。西晋初年,贾充成为各派政治势力矛盾冲突的焦点,这与他在魏晋禅让过程中的表现有直接关系。透过贾充这个人物,可以看到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早就隐伏着深刻、复杂的矛盾,这是西晋政权凝聚力、皇统合法性匮乏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处理好特殊的社会状态与历史人物特殊个性的关系;要把握住历史人物所处的大小环境的联系;要正确理解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贴近真实,还历史人物以本相.  相似文献   

5.
戏剧文学作品一般都篇幅较长,人物较多,关系复杂,而学生平时接触较少。这就为教学这类课文带来了特殊的困难,对此,我设计了列表教学方法。现举《雷雨》说明之:先用半小时简述戏剧文征学特,作者及其戏剧创作、阅读戏剧文学作品应注意之点等三项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分列下表。  相似文献   

6.
阅毕《林黛玉进贾府》,便深深折服于其故事情节安排之巧、人物描写之妙、人物关系交代之精。文中重要人物——两“玉”出场安排得巧妙,更让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的成名之作《小二黑结婚》,从发表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但是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巨大的术艺术魅力,能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那么,这篇小说历久而不衰的艺术美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种艺术美的因素主要是它的戏剧性。难道小说也有戏剧性吗?有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戏剧性,是一个审美范畴。它所说明和概括的,是社会生活中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人物关系,所产生的无穷的兴味。因  相似文献   

8.
阅毕《林黛玉进贾府》,便深深折服于其故事情节安排之巧、人物描写之妙、人物关系交代之精。文中重要人物——两玉出场安排得巧妙,更让人赞不绝口。让宝玉倾尽终生之情的绝美少女黛玉,在她登场时,作品并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后有一幅《〈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这个关系表的增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问题,需加以补正。一、表下的注释中写道:"画线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人世……""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小说的第二回,而秦可卿是在第十三回才死去的。但表中却在名下画了横线。显然是错误的。二、王熙凤与王夫人有着特殊的关系:在王家,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而在贾家,王夫人又是王熙凤的婶婶。这种特殊的关系也应在表中标出才好。三、其实再广一点,还可以补充一些,让学生更能了解四大家族的密切关系。(1)贾母:保龄侯尚书令史侯之女;(2)薛姨妈:王夫人的妹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从听觉联系,读音联系,形态联系,语义联系,文学或神话典故的联系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命名,类比强化了人物命名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揭示了人物塑造与小说主题的内在关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但并不排斥历史人物在参与创造历史活动中的作用。以往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史界过多地拘泥于必然性的研究,忽略了偶然性方面的必要探析;过于侧重共性的考察,忽视了对个性一面的审视。要对历史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必须处理好特殊的社会状态与历史人物特殊个性的关系;要把握好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大小环境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花了大量笔墨对姓名进行描写,姓名的主题贯穿了始终。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方式来体现其人物姓名的特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预示——创设人物的命运之谜在叙事性文学作品里,作者有时会用某种方式把情节的发展演变、人物的遭际结局预先透露出来,这就是预示笔法。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曾提到一种“弄引法”,即着眼于文气的流转,叙事的衔接过渡,把小事、闲文、次要人物作为大事、正文、主要人物的“引子”。使文势不至于过分突兀。毛宗岗也谈到此法:“事有与下文相反者。又有与下文相引者。”“不相反则下文之事不奇,不相引则下文之事不现。可见事之幻、之变者,出人意外,未尝不在人意中。”(《读三国志法》)显然,这里所说的“引”具有预示的含义。鲁迅深知“相引之文”在情节内容上的预现和应验的关系及其特殊的心理效果,在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其人物的关系,来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二是通过人物的性格来表现人物的时代特征。人物的性格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奇皇后对元末元丽政治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丽关系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特殊,双方存在着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高丽贡女制度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由此元末出现了一位足以影响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皇后。奇皇后在元末中韩关系,特别是恭愍王反元运动及元朝武装干涉高丽国王废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是一部分类记事的志人小说,若将其中某一人物分散在各门中的零星言行记录合而观之,将会呈现出该人物的整体形象和由此辐射而成的人物关系网络。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挖掘《世说新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效应和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纳博科夫的小说文本中充满了丰富的戏仿现象。在纳博科夫笔下,戏仿不仅是具有讽刺性或滑稽性的文本游戏,而且是建构文本局部或整体的结构、设置人物与情节的重要艺术手段。通过戏仿,纳博科夫展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如何对世间现象、主体意识进行诗性重现,探究了艺术与现实之关系。戏仿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生产,更包含作家对文学创作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特殊儿童往往在泛化环节上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如何让特殊儿童成功泛化习得的目标行为和技能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多重范例教学是一种有效帮助特殊儿童泛化目标行为和技能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刺激泛化教学之多重教学内容、教学人物和教学环境范例以及反应泛化教学之多重教学反应。实施中应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材料准备、基于学生特点选择恰当范例、基于儿童反应进行正确反馈。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中一些人物姓名的称谓相当特殊,归结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假设之名、刑余之名、割裂人名、行第相称和身份相称。对此现象进行逐类诠释说明,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人名称谓的一般规律,正确分辨古诗文中人名的特殊称谓,避免曲解或误解。  相似文献   

20.
《抱润轩文集》中有大量墓志、寿序类文章,影响到文集的质量,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文章是一种接近于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其墓表文字涉及学人者,往往论其学问源流;其对于人物的描写,常有传神之笔,深得左传、史记、韩愈、欧阳修、归有光、以及桐城派先贤方苞人物描写之精髓;同时,作为传记类文字,马氏所撰写的墓志保存了大量的人物第一手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