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新解读以《四书》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经典文本,对其中的修辞批评现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先秦儒家在自身的话语共同体内无形中确立了“言说厚德”“修辞立诚”“言闻从礼”“言行及义”等言说规范,以及“察言观色”“听言现行”“知言及人”等修辞批评方法。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宣扬儒家思想的话语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儒家修辞批评观。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修辞美学思想,尽管有其阶级及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中国古代修辞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文章认为孔子的修辞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一是修辞的审美标准。关于语言的本质,孔子是将其作为思想内容的表达工具来认识的。语言运用对于他来说,不只是一种技巧,而且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基本手段。因此,孔子对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特别重视。孔子既要求注重内容,反对虚浮不实;同时,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也提倡对语言进行加工润饰,后人以“文质彬彬”来概括孔子及儒家的修辞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3.
修辞能力主要包括辨别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在修辞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修辞实践,在辨别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辨别能力,在阅读和鉴赏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鉴赏能力,在反复运用修辞现象的说写实践中增强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修辞能力主要包括辨别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在修辞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修辞实践,在辨别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辨别能力,在阅读和鉴赏修辞现象的实践中增强鉴赏能力,在反复运用修辞现象的说写实践中增强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在“百家争鸣”中创立和传播各自的学派思想。他们在传播学派思想的同时,无疑也是从事说服性的话语实践。作为说服、论辩和争鸣中颇具修辞技艺的话语参与者,先秦的思想家自然也同时具备“修辞家”的身份。当这些先秦思想大师(例如孔子)被以“修辞家的身份”得到重新审视的时候,一系列新颖的结论将相应得出。如果以“修辞家的身份”对孔子所从事的话语实践加以细致观察,则孔子在修辞实践中的韬晦艺术可以从“反修辞”、“名正宣认”和“谦逊其辞”等方面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函电交流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艺术,不可避免地烙上西方修辞的印记,信函写作映射着特定的修辞人格,并蕴含着丰富的修辞权威。这种权威无形中影响着函电的写作效果。修辞者在商务交流中如能巧妙地挖掘各种有效的权威资源,借以构筑并投射特定的修辞人格,以势服人,感之以威,有助于顺利实现商务交流合作,扩大潜在商机。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视域下的修辞是基于特定教育意图的动态性的言辞调控行为,通过字斟句酌在"蕴"的层面建构师生可理解的意义重叠区,以提高话语的可接受性,达到"育"的目的.修辞一方面通过影响话语结构与表述方式来生成道德的意义,帮助个体构成人际交往的同时不停地巩固(或颠覆)现有社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勾勒出愤悱之境,从"悟"的角度激发主体性人格,使用"仿真"的手法来实施"真"的教育.行走于修辞之上的学校道德教育无法解除与修辞的关系,而修辞对教师的德育实践又具有双重性的影响.教师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对多方汇入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以诚为本,适时、适度地灵活使用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8.
饶冰玉 《海外英语》2011,(1):262-263
美国总统是一个通过修辞策略的运用而构筑起来的符号,其演讲影响着受众的认同,总统施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辞能力和技巧。该文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讲为语料,以当代修辞理论家伯克的"认同说"为依据,从奥巴马的修辞人格(ethos)和目标受众的情感(pathos)入手,深入分析奥巴马在公众演讲中如何投射出最佳的人格以促进话语效果:他从容自信的气魄,稳重大度的风采,唤起了听众的心理认同。这一分析将使我们有所借鉴,更好的推动演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池昌海教授的<先秦儒家修辞思想要论>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系统性的修辞学专著.作者对先秦儒家修辞思想、修辞行为现有语料采取的"穷尽搜罗"方法,有助于探索的创新.该书之所以能新意迭出,还与作者颇深的功力、见识的卓越以及执着勤奋、锲而不舍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开始注意到除“情”、“理”之外,修辞人格即修辞者通过确立自己相对于受众的独有的信用和权威,对受众进行说服。总统就职演说辞做为身份地位特殊的人,运用隐形的特殊修辞资源进行演说,运用修辞人格方面具有相当代表性。本文仅通过美国总统布什第二次就职演说辞中应用到的特殊修辞资源--修辞人格展开简短分析,以此展示修辞人格的不同修辞力量。  相似文献   

12.
"孔子作《春秋》"说在中国经学历史上兹事体大且历经纷争。在比较诗学的研究视域下,福柯"作者功能"理论为重新讨论西汉时期的相关言述提供了新进路。孔子实际上是以"作者功能"的形式被征用和整合进不同的话语实践之中,为不同的话语意图服务,而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修辞策略来加以论析。孟子、董仲舒、司马迁三者有关这一命题的叙述具有不同的修辞特征,体现了不同的话语策动机制。通过对孔子这一至上权威的占用,儒家学者们掌握了《春秋》的解释权,也获取了对君王权力的制衡能量。  相似文献   

13.
陈娟 《文教资料》2012,(10):25-26
在全球信息和知识汇聚交融的今天,在东西方话语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修辞互动以象征的方式渗透进日常交际的今天,对中西话语交流和修辞互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西修辞发展历程、定义及修辞观进行简要比较,使读者对中西修辞有初步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在中西修辞互动中抢占战略高地,争取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并称"显学"的儒墨学派形成各自的修辞观.由于先民文化的影响,儒墨都高度重视立言修辞者的道德修养并有相关精辟论述.儒家和墨家在修辞的道德准则方面存在异同.儒家讲究"慎言",但却走入了"讷言"甚至"无言"的极端,墨家坚持当说则说;儒家提出的准则没有摆脱"礼"的束缚,要求对象是君子,而墨家则为全体言辞使用者.  相似文献   

15.
对修辞情景的正确认识与否,直接决定了话语的效果.因此,修辞情景成为西方修辞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各方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不无争议.为了理清这些争议,本文在西方修辞提供的框架内,对这一概念做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情景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修辞情景是修辞者基于事实的话语构筑,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范畴”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开始注意到除“情”“理”之外,修辞人格即修辞者通过确立自己相对于受众的独有的信用和权威,对受众进行说服。美国总统布什的第二次就职演说辞在运用隐形的特殊修辞资源进行演说,以及运用修辞人格方面具有相当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修辞研究常把孔子在《周易·乾·文言》中提出的"修辞立其诚"作为修辞学科的学术态度。辨析每个语义单位的意义,理清"修辞"和"立诚"的语义关系十分重要。修辞,包含修饰言辞、经营内容两个方面。立其"诚",道德层面的"诚"与"修辞"的"诚",这二者相辅相成。"立其诚"被认为是修辞的出发点与原则,作为修辞的目的也是要遵守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公”与“私”的形义系统,分析了它们对立的修辞关系;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公”与“私”对立统一的人格修辞意义进行了阐释;从经济体制的层面,分析了公私合一的政治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义修辞是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一类修辞方法,实际存在五个小的类别,即同义选择修辞、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和上下义配置修辞.语义修辞对语义单位的选择和配置依据的是语义本身特点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产生修辞效能所凭依的也是这些语义特点和关系.语义修辞与辞格是不同视角的分类,关系交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