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陈冬梅 《情报杂志》1998,17(5):57-58
论述了科技期刊情报被引程度的三个指标,确定被引频次的依据和对期刊情报评价的实用意义,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被引情报的新颖性及各种影响因子和最新文献指数的相关性与互异性。三者都以被引次数为依据,但在期刊情报的被引时域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上海15种高校学报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2007版为数据源,对上海15种高校学报的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以及被引半衰期等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15种学报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并对如何提高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2003~2007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数据来源,采用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对《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近5年主要学术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增幅明显,学术评价指标呈稳步提升态势。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公布,2005年《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的影响因子达0.697,总被引频次达908,分别比2004年的0.56和654提高了0.133和254;2006年影响因子达0.799,总被引频次达 1 157,分别比 2005年提高了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6.
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2):109-114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图书情报学17种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所确定的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6至2008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对载文量及被引篇数、被引基金论文比、被引基金论文的基金分布、期刊被引频次、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和高频次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解读,以了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并与前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些评价机构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水平高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出的计算机科学类核心期刊中的10种,分别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给出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9.
龚舒野 《情报科学》2012,(5):704-707
从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现状入手,探讨了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以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部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个期刊的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并进行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并分析14种图书馆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2010年所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对各期刊的被引率、期刊自引、互引、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和即年指标等进行客观分析,以了解我国图书馆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并与前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各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现状,以期为各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情报科学》2008,26(10):1513-1517
本文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从文献被引用角度,对15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年至2006年的栽文进行被引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了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客观评价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提出一个新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个人影响因子(PIF).[方法/过程]给出(PIF)的计算公式,以图书情报领域2014—2018年5年内发文量和被引量均为前40名的作者为例,计算其(PIF)值,并与已有指标如h指数、h5指数、作者署名、期刊影响因子等进行对比.[结果/结论]PIF与已有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情报科学》1998-2005核心作者测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彩云 《情报科学》2007,25(2):236-239
笔者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情报科学》1998-2005年所发论文的独立作者、第一作者的学术指标进行综合测评,评选出核心作者59位。  相似文献   

14.
朱大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61-63,73
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期刊学术交流功能和学术价值与文献引证关系的认识,提出用科技期刊学术价值指数即科技期刊篇均被引量与篇均引文量的比值,作为科技期刊学术价值(学术交流效益)综合评价的计量指标;并阐述了学术价值指数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期刊学术影响力是学术界和期刊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许多学者对其测度指标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缺少从整体上对测度指标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方法/过程]以632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为研究样本,构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DEMATEL模型计算各测度指标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并结合原因—结果图分析各测度指标的重要性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测度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他引影响因子和复合总被引为强驱动型指标;平均引文数和影响因子是排名前两位的驱动型指标;5年影响因子为最显著的特征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旨在为新型学术评价指标的准确筛选、学者学术影响力提升和各级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决策等创新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量化了Altmetrics指标对引文量产生贡献的大小,选取综合学科大样本数据集,运用适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计数型数据类型的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结论]16个被调查的Altmetrics指标中,6个指标对引文量产生了显著影响。问答平台一个单位变化将增加引文量0.1945的变化,政策指标则贡献了引文量0.0226的提升。博客、谷歌社交平台、门德利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有利于学术传播;而推特指标则使得论文学术影响力略有所降低,与众多小样本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HIF指数”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的机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影响因子与h指数等单一主流期刊评价方法各具特色与优劣,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HIF指数,它继承了影响因子与h指数设计的巧妙之处,为科技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在详细阐述了HIF指数的机理后,以CSSCI收录的前20种经济学类核心期刊为样本,计算各期刊HIF指数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HIF指数吸收了影响因子与h指数评价指标的各自优点,反映的期刊学术影响更加全面,计算过程简易,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可靠。HIF指数同样适用于科技期刊、学科和国家等层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期刊评价指标近年来受到很大的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正不断探索新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Bonnevie-Nebelong所构建的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选用《情报理论与实践》为评价对象,分析了该期刊的引用率、自引率、自被引率、新期刊扩散因子等指标,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图书情报学刊物的对比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Abstract: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es with impact factors as the core have aroused great controversy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constantly exploring new jour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Based on the Journal Citation Ident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ed by Bonnevie-Nebelong,and taking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Application as the object of eval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itation ratio,self-citing ratio,self-cited ratio and new journal diffusion factor of the journal. By comparing with related LIS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and based on the relativity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indices,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journal citation identity evaluation indice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h指数、特征因子等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引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JCR2009年版》中心脏与心血管系统学科下的93种期刊为样本,基于相同的计量对象(2007-2008年的期刊载文),对其影响因子、h指数、相对h指数和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期刊规模的依赖性以及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影响因子相比,h指数与特征因子的相关性更强,且特征因子对期刊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而影响因子和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在同一学科内部体现的更为显著;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对1998-2007年《情报科学》刊载论文的被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被引频次分析、即年指数、影响因子、h指数、g指数和经典文献。结果表明,《情报科学》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