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敖国儒 《教育探索》2005,(6):123-124
教师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主要在学校进行的一种教师培训形式。这种培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减少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性,是学校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应在学校制度中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公共性所表现出的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开性,为学校制度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将公共性作为学校制度的基本价值有利于推动学校制度建立公共理念,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学校评估范式,有利于建立行为规则并保证学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证对学校制度性问题的认定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以高校校园一卡通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一卡通实施过程中给学校带来的效益,具体体现在: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制止学生恶意拖欠学费;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学校;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吸引商户,增加学校收入;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学校人力工作效率;校园一卡通的实施有利于学校内资金的透明流动,杜绝部门小金库.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加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有利于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质量战略包括学校使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战略对策。质量战略的开发和使用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长期稳定提升,有利于学校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开阔视野、转换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红色体育资源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利用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蕴含可供挖掘改造为学校体育资源的生产生活和军事活动元素;红色资源与学校体育资源存在育人功能的互补性。因此,红色资源转化为学校体育资源切实可行。红色资源转化为学校体育资源具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在学校体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简单易行,有利于弥补学校体育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有利于全面健身的广泛实施,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探讨与分析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利于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确保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参与、公平分配学习和学校内部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的学校规模现状,认为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方便教师发展,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学生参与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村学校规模继续萎缩,面临生存危机。为此,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势在必行。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中小学的学段衔接,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必须配置勤廉高效的领导班子,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推行"一贯一体"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解决这些理论问题,有利于解除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疑惑,有利于促进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在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其议论时政、忧国忧民者深婉多慨、不乏英风侠概,感慨身世、思念故园者则情真笔老、深切感人。但也有不少诗格卑下之作,其弊则在过多依靠技法,从而缺乏鲜明个性和内在风骨。  相似文献   

12.
隋代将地方僚佐的选用权收归尚书省吏部,吏部增设侍郎作为副贰之职,出现了尚书与侍郎分层铨选的格局,从而扩大了吏部的选官权限,使吏部的责权划分更为明确,在选举制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吏部的职能核心是主持帝国大小官员的铨选,吏部在隋代职官体系和政治运作中均享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俞启定 《教育学报》2005,1(5):68-74,81
古代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必然与选拔官员的选士制度紧密联系。经历了汉代太学为选士的一个途径,唐代官学为科举的一个来源,宋代学校取士替代科举取士的尝试,到明清学校与科举的一体化,学校与选士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选士的支配也越来越强化,乃至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归根结蒂是服从于封建政治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要求仅在其次。近代政治形势和教育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后,科举的废除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元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代环境里,民族歧视与压迫的存在,科举制度的废止,元代统治者自身文明程度的不发达,使得元代文人的状态也处于有志不得伸,有才不得展的现实境况,让广大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既有鲜明的愤世嫉俗,又有因绝望而心灰意冷,另谋他途。他们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最起码的"政治自由",对此或批判,或逃避的态度体现在元散曲中,即形成了一股叹世归隐的洪流。  相似文献   

15.
科举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创建于清代,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乡试复试制度的建立与会试复试制度的建立,其时间与过程是不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建立的原因是保证取士公平、笼络士心、查明实际情况及维护科举制度,这也是科举复试制度的作用所在。科举复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同时保证了取士质量;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复试制度不可能根除科场的弊端。研究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对于我们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举制是清代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清王朝的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晚清时保举制盛行,汉族地主势力以此为契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打破了满清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本文拟从成同时的保举制入手,谈谈它对当时官吏成分的转变也就是汉族地主势力的兴起所起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八股文今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几百年来,被人们认为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笔者对此思考有三:其一,八股文迎合了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其二,八股文为后人的作文奠定了一个基础。其三,八股文继承和发挥了汉语言的优长。  相似文献   

18.
儒家诸经中,《春秋》因其自身的特点,最容易与现实政治生活发生联系。自汉代被列入五经以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学者的重视,对其经传的研究代不乏人,成果丰硕,因而逐渐形成了《春秋》学,而南宋胡安国的《春秋》学却后出转精,成为诸多研究著作中的翘楚,曾与三传并列于元、明学官,成为科举考试的圭臬。通过综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探索出胡氏《春秋》学的超凡之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益探索,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积极作用,但由于在独立董事的选任、职权等方面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我国目前现行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还很有限。本文试从我国现行独立董事的选任规则存在的问题入手,建议从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选任程序和比例三方面完善此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选取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街道和孔家崖街道两个安置点,以社会学调查方法为指导,对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彻底完成后居民的稳定收入(来源)减少,生活成本较改造前上升,在不同居民之间有可能会逐步形成阶层分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