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三个相互关联的主体、三个重要因素.书籍、刊物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是作者创作、编著的,编辑组织加工稿件并印刷出版以满足读者需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也可称之为"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缪宏建  王晓蕴 《编辑学报》2014,26(5):415-417
科技期刊编辑在办刊过程中需要与作者、读者、审者等进行有效沟通,也离不开编辑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分析一稿多投原因及稿件处理过程认为:与作者换位思考,编辑应快速处理来稿、尽早发表论文;与读者换位思考,应明确读者需求,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与审稿专家换位思考,编辑应该把好初审关,选好、选准审稿专家,对审稿专家信息保密,及时沟通交流;与编者换位思考,应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努力工作。并且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与作者、读者、审者、编者的交往中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3.
三校过程对稿件的编辑加工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每一校次中,依次以作者、编者、读者的角色,循序渐进、各有侧重地修改润色稿件,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兼顾细节和全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有其特定的方式和内容。具体表现为,编辑对作者提供的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并将最终选定加工的稿件进行编排制作、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以满足读者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因此,就作者、编辑、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编辑...  相似文献   

5.
科技编辑应注重在编辑工作中提高专业学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学识水平。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学历以及定期进行脱产进修、深造之外,更重要的是应在稿件鉴审、编辑加工、选题策划、组稿采访、参加学术会议等编辑工作过程中,主动自觉地提高专业学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社会角色是通过作者和读者两个维度来定位的。从作者一方而言.编辑是作者作品的裁决和加工者,编辑的二度创作是作者作品走向社会读者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编辑意识或称编辑的主体意识是决定编辑能力和编辑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读者一方而言,他们接受的是编辑产品,是编辑人员经过对各类信息的搜集、选题的设计与构思、作者的发现与选择、稿件的审读与加工以及文化市场的调查与开发等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的精神和物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苏宁 《现代出版》2001,(2):48-49
编辑加工包括两个内容——创造性加工和技术性加工,本文仅就创造性加工谈点体会。   创造性加工包括三个方面: (一 )发现或识别最好的著作,加以出版; (二 )帮助作者对稿件的结构进行重新组织、扩展或缩略; (三 )帮助作者改进文风,以使作者在稿件中尽可能清楚地和正确地表达出他想说的东西。   一、书稿的取舍   科技编辑的目标,是要准时出版对一特定题目或一个特定学科分支来说是最好的和首次发表的作品,并使它尽快引起读者的注意。   那么,面对编辑所熟悉的专业或不熟悉的专业的书稿,怎样才能初步作出判断:哪些是最好…  相似文献   

8.
编辑潜能与稿件质量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 ,一篇文章的完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反反复复的修改。并且 ,不仅需要作者自己的修改 ,而且编辑的修改也是其必要的环节。编辑的精编细校、精雕细刻 ,不仅能使文章的整体构架和谐完美 ,使文稿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而且编辑的整体感、全局感以及从编辑思维坐标、读者思维坐标和作者思维坐标全视域的扫描 ,能够减少读者信息接受过程中的障碍 ,增大文献信息的社会传播效果。然而 ,编辑对文稿的加工和作用过程 ,并非信息的单向传播和流动的过程 ,而是一个信息的双向流动和编辑潜能与稿件质量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编辑加工中对计算机的利用 1.加强编辑加工的稿件管理 对于稿件的管理,一般认为它包括来稿登记、送审和归档,这是编务的主要工作.其实与对作者来稿、刊登和退稿以及审稿名单的管理工作一样,编辑存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稿件进行管理,如在电脑菜单中除C盘外,任选一个盘专门用来管理加工文稿.  相似文献   

10.
新闻稿件从写作到刊发,必须经过编辑加工和审订等若干环节。稿件中有些瑕疵和问题需要这些环节打磨和订正。在编辑加工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找出错误,修改正确,此为改正或正改。二是未发现错误,有所遗漏,此为漏改。三是发现了错误但修改得不正确,或是删改时将正确的内容改错了,此为误改。第三种情况是编辑工作中的硬伤,应引起编辑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喻菁 《编辑学报》2012,24(5):429-431
通过分析论文发表对科研人员的作用和影响,认为编辑在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若能本着服务科研的态度,体谅科研人员的苦衷,在稿件初审、同行专家评审意见整理、编辑加工和定稿等环节中帮助作者,不仅能及时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而且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作者,让科研人员感受到关爱,这可为科研人员营造一种健康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主编应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桂莲  李桂丽 《编辑学报》2006,18(5):355-356
为了全面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主编应该在重视刊文学术质量的同时,注意从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3方面入手来提高刊文的写作质量,即:通过在刊物和网站上开办"论文写作"专栏,对比较集中的作者群举办论文写作知识讲座等方法帮助作者全面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通过在审稿单中全面提问的方式请审稿专家在审查稿件学术质量的同时一并指出稿件中的写作问题;通过集中培训和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培训并督促运用等措施敦促编辑切实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加工技巧.  相似文献   

13.
编辑用体论     
一编辑用体的概念与内涵编辑活动是由作者、编者、读者、编辑产品制作传播者和编辑产品等共同组成的统一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和不可否认的事实。编辑学研究不能不包括对作者和读者的研究,不能排除作者和读者,这已为编辑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认识。目前,虽然还有一些学者坚持在仅限于编者与稿件的狭义编辑学中不懈地奋斗,但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终于会从这条难以走通的胡同中转出,汇入广义编辑学的正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与读者、作者、审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促进其互信和谐关系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从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校对信、致审稿专家信件以及日常联系信件方面,探讨了如何将换位思考方式运用于编辑专用信件的写作中,以构建编辑与读者、作者、审者之间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共同提高刊物质量,促进期刊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编辑与作者间的矛盾及其化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洁  王昕 《编辑学报》2010,22(1):10-12
科技编辑和作者始终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审稿过程中,稿件的采用与否往往是矛盾的焦点,录用稿件能否尽快刊登是矛盾的另一表现形式;编稿过程中,作者与科技编辑在作者专才与编辑通才、行业习惯与编辑规范、内容完整与信息冗余等方面存在矛盾。分析矛盾的特点及产生根源,进而发现编辑和作者二者的共同目的均是高质量科技论文更好地出版,矛盾的产生、消除恰恰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从充分尊重作者、重视沟通技巧、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编稿能力、增强专业素质等5个方面给出解决矛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张智民  徐素霞 《编辑学报》2002,14(Z1):62-63
科技期刊的内在质量是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技期刊工作者只有深入生产实践和广大读者中去,把握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了解读者需求,才能选题准确;组稿过程中要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争取作者的配合;编辑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把握好选、组、审、编、校等各个环节,真正提高科技期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樊兴富  吴敬仰 《青年记者》2009,(14):117-117
报纸编辑组稿,既体现出报纸的思.想和导向,也体现出编辑的意图,是编辑对作者稿件的一种再创造,是在作者对报道素材已经进行反复酝酿、构思、修改的基础上,编辑再进行精心选择、删繁就简、精心加工的深化、美化过程,需要发挥编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使稿件增色,使版面增彩,进一步感染读者,提高宣传效果。编辑组稿的创造意识,是编辑职业道德修养、理论和知识修养的具体体现。编辑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的沟通之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辑与作者、审者、读者的沟通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高沟通效能,建议从沟通的方式、时限、技巧等角度入手,努力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时效性和诚信度.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发行研究》1997,(1):43-43
编辑学理论争鸣综述关于编辑的概念: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活动中,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致力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把印刷和发行作为自己后续工作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是对外载知识的智力加工.…包括审选、修...  相似文献   

20.
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在规划选题、组织稿件、联系作者、加工稿件、选择稿件以及编辑管理等一系列编辑工作中的思维表现。编辑意识一旦形成,便将影响和指导编辑的行为,使之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预见性。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会给编辑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