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视新闻娱乐化具有双面性,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具有消极意义。有利于新闻的灵活化,也容易脱离行业的相关制度。把握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度,是电视新闻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笔者针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的策略。希望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新闻娱乐化的度,利用有效的方法来促进电视新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当前一种重要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详细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对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电视新闻娱乐化关键在于把握度,只有把握度才能保证电视新闻具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基于此,重点探讨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转向平民化风格,而且出现娱乐化倾向,但某些新闻节目无法把握好度,导致节目出现低趣味、浅薄、价值观不明等现象。本文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与娱乐化进行了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4.
张熹 《新闻传播》2009,(8):23-24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问题,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和新闻传播的发展。本文从电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及正确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态度进行了探析、有利于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把握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电视新闻娱乐化"指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上带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元素,并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今天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将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并附议如今正热的福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案例)、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危害;如何更好地规范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四个方面阐述当下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闻娱乐化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新闻娱乐化慢慢波及到全世界,而中国的电视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在这发展期间有些媒体为了收视率而忽略娱乐的度,使得娱乐的意义逐渐变质,暗含谄媚。这样让严肃的电视新闻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清醒的认识,从而改变大众的娱乐水平,并引导其建立正确的舆论价值观,更好地利用新闻娱乐化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类节目是电视节目构成的主体,电视新闻娱乐化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使之健康发展,成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探讨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出发,对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和合理性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阐明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以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良性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和新闻媒体娱乐化的趋势也变得越发的明显。即使是各省级电视台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开始采用某些娱乐化的手段去包装报道新闻话题,一方面来自于全民娱乐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闻电视中正统严肃的氛围慢慢被娱乐化取而代之。基于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的了解,继而展开对电视新闻娱乐化原因的探讨,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电视新闻娱乐化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探讨。以期通过系统化的分析,能够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起到一定剖析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顺应了时代与市场的需求,促进了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既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强调资讯的实用性、服务性,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但是,电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则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极易让观众对新闻品质和媒体公信度产生质疑,从而造成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的缺失。因此,我们提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理解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坚决杜绝过度娱乐化。  相似文献   

10.
方田 《新闻世界》2008,(10):58-59
进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也正在狂飙突进。这种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对我国尚不成熟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介公信力将造成极大侵害。本文尝试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起源、发展及表征,并对其走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如成 《新闻界》2007,(6):132-133
随着电视产业化和频道专业化的深入,中国的电视媒体显现出空前无比的繁荣景象:频道越来越多,节目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现实的运营危机.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言,本文认为塑造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品牌栏目就成为电视媒体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作品的风格体现在新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新闻在传播消息提供信息,完成主要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审美等其它功能,给受众以美的享受与愉悦感.  相似文献   

13.
跨国电视传播新格局及其“新式新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多元化 ,跨国电视传播格局也出现了新变化 ,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竞争架构。其主要传播特征之一的“新式新闻”传播 ,更趋于树立大新闻观和大信息观 ,体现了世界方位的新闻 (包括文化娱乐 )节目的着眼点。“新式新闻”传播使国际传播主体赢得更多的节目覆盖、话语空间或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14.
In light of recent theories of meaningful media that suggest a host of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present study uniquely extends the boundaries of the effects of reality TV from simply offering pleasure, diversion, and amusement to its viewers to also providing deep insight and meaning. In particular, a between-subjects experiment (N = 143) examined differences i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responses to lifestyle transforming versus game based reality program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lifestyle transforming reality TV produced stronger feelings of elev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the program as mov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than game reality TV, which in turn increased motivations for altruism.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meaningful and inspiring reality TV for positive psycholo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广大受众看电视的动机很多,其中之一是借助于看电视了解、认识、思考人生,学习人生经验,追求人生智慧,解决精神领域深层次的迷惘和困惑。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智力活动,而电视艺术中的人生意蕴恰好能满足受众的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价值关系的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作用和影响以新闻价值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本文从静动两个方面对新闻价值关系的构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为全面理解新闻价值的内涵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CNN与Fox News竞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NN和FoxNews在世界有线电视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至今是美国有线电视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CNN与Foxnews之间的两强竞争格局是推动有线网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理解CNN与FOXNews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十年来美国有线新闻网发展的关键,为探寻美国有线电视未来的方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有线电视的普及和大台专业频道的不断涌现使观众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作为县级电视台“招牌菜”的新闻节目也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问题的症结何在?面对挑战,县级电视台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办出具有地方特 色的新闻节目?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赖黎捷 《新闻界》2009,(2):48-49,67
日新月异的媒介新技术帮助观众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传播.传统的把关人被跨越,电视与网络呈现媒介融合趋势,作者与观众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接近,一场跨国界影视作品传播潮流正在展开.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尚梅  刘剑飞 《新闻界》2009,(2):156-157
当前娱乐节目普遍存在“愚乐”而缺乏思想、生命周期短、创新乏力等问题,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给受众耳目一新,将娱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娱乐的概念,在主持人、传播方式、内部竞争的体制机制均有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