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个热词: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发展。湖北省武穴实验二小立足于对学生的精神改造,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从广义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由此出发,生命教育有四个最基本的外延: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弑亲血案的发生令人震惊。究其原因,当代青少年除了受到网络游戏、流行文化等的负面影响,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生死观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知识的增长,更要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人格融汇中实现生命融通、促成其生命成长;要让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理解并运用生命共同体原理,学会与亲人、与社会和国家、与所有生命体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弑亲血案的发生令人震惊。究其原因,当代青少年除了受到网络游戏、流行文化等的负面影响,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生死观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知识的增长,更要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人格融汇中实现生命融通、促成其生命成长;要让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理解并运用生命共同体原理,学会与亲人、与社会和国家、与所有生命体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希望,是美好的存在,更是心心念念的传承!生命教育不应当只是出现在生死抉择的当口,而是应该与青少年心灵成长伴行;不应该只是传授预定的生命教义,还应当回答青少年成长历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心灵困惑!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要努力唤醒孩子的生命意识,让生命得到尊重、珍视,让生命倍受关注、呵护.为人父母,也许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触摸生命,和孩子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孩子一起创造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认为,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可见,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更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从终极意义而言,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心灵的教育、精神的教育。而课堂是关乎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生命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青少年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内容。生命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学会认识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特别是通过珍惜生理生命,提升内涵生命、超越生命的认识境界;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分析青少年中存在的漠视生命的现象,探寻生命意义教育的规律,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也基于生命的追求。人既有自然生命的属性,也具有价值生命的属性。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倡导生命化教育的思想体系,他主张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要凸现生命的更动性;要张扬生命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体现一个人双重生命的存在,才能达到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美珍 《天津教育》2014,(15):40-42
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没有人,也就谈不上社会的组织、人类的进步、文明的昌盛、科学的发达。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关注生命,不仅意味着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即人的物质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即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青少年生命意识的现状和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以广州市某中学在校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总体强烈,但仍有缺失;对生存能力有一定的认识,但生存技巧明显不足;对生命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十分有限。生命教育的实施需家庭、社会和学校大力配合:家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摇篮,学校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场所,社会的关注可以让生命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论生命教育——关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生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降低青少年的自杀率,强化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自杀数据的调查整理,并公之于世,让全社会都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同时,要改变家长们只以“分数”论英雄、只以“出人头地”看弦子的错误的价值标准。大力引进西方各国在控制和降低青少年自杀率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生命教育珏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要有所区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原则问题上则要以人生力出发点谈死亡问题、要有生动活泼感人的教育形式、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3.
关注、思考与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向。教育的原点是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教育现实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的出路就是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敬畏鲜活生命,重构生命课堂,引导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时下,学生轻视生命,动辄自杀和杀人的事件不时见诸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责任感的淡薄和对生命价值理性思考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5.
郑少卿 《新教师》2022,(1):85-86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课堂上,我们应该围绕教材,结合实际,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地了解自己,更要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的实现。在语文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因为课外活动为师生交流生命体验、共同成长提供了更为宽松舒适的环境。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好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活动课程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  相似文献   

17.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而广义的生命 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不仅关注人的肉体的生命,更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存在。可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忽略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教学改革,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程度让人担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生命科学》部分的生命教育素材,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关注身心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用"活泼泼地"教育滋养活泼泼的生命,是当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高中的教育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需求,让校园洋溢生命的律动,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让活动唤醒生命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