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强  孙宁  张璐  王建国  郝晓燕 《科研管理》2020,41(8):171-180
 本土情境下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获取组织合法性逐渐成为创业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动态演化视角构建了一个机会窗口、动态能力与合法化战略之间关系演变的理论框架,旨在探讨本土情境下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响应机会窗口进而建构组织合法性的问题。研究发现:(1)组织合法性建构路径包括“触发-响应-行动”三个环节:机会窗口触发企业利用认知层面动态能力完成战略聚焦,同时适配行为层面动态能力选择合法化战略以响应机会窗口,获取组织合法性。(2)伴随着组织合法化过程,动态能力组合由低阶向中阶再向高阶不断跃迁。同时,这一过程中企业战略行动也呈现出由被动到主动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06,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企业频繁遭受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如何提升企业战略柔性应对复杂竞争环境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动态能力理论出发,以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吸收能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战略柔性;(2)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在组织合法性较高的情境下,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正向关系会增强。(3)创新氛围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即在组织创新氛围较好的情境下,吸收能力对战略柔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结论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创新的背景下,企业的网络能力对其创新型企业属性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过程受到企业采取的创新战略形式的扰动。据此构建了网络能力、创新战略和创新型企业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而应用验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对结论进行了分析。发现网络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企业网络能力强时,探索式创新战略比利用式创新战略更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形成。企业应当在综合评价自身网络能力结构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创新战略形式,才有利于将自身打造为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5.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19,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跨国战略联盟是缺乏资源和经验的企业实现国际化,获得新进入环境合法性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对组织资源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关注不足,将严重影响合法性的有效获取。本研究从中国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跨国联盟中,从112个实地调研案例中选出符合条件的36个案例为基础,进行统计、质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研究发现联盟中的资源互补从两条途径帮助企业获取合法性,不同的合法性作用途径将产生不同的合法性获取效果。本研究将对合法性理论发展及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战略反应的解释模型,运用合法性机制解释在位企业面临破坏性创新的战略反应过程。研究认为:在位企业针对外部破坏性创新挑战的战略反应,取决于破坏性创新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高低构成的不同情境。具体而言:当创新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均处于低水平时,在位企业选择关注行为;当外部合法性高且内部合法性低时,在位企业将被动参与破坏性创新;当外部合法性低且内部合法性高时,在位企业会积极推进破坏性创新;当内外合法性均高时,在位企业会主动参与破坏性创新。  相似文献   

8.
何霞  苏晓华 《科研管理》2016,37(2):90-97
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有关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联盟战略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晰。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我们考察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战略联盟显著增强了新创企业的合法性;2)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3)环境动态性显著调节了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具体而言,环境动态性越高,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学习的正向关系越强,反之越弱;4)环境动态性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即环境动态性越高,战略联盟通过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反之越弱。本研究为分析转型经济环境中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过程以及验证战略联盟在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丁  魏江  杨洋 《科学学研究》2020,38(4):654-662
本研究聚焦于“来源国劣势”背景下,后发企业在国际化时面临的“合法性压力-合法化成本”这一冲突,从合法化成本和合法化溢出相结合的视角,对华为集团十余年海外合法化战略的纵向案例研究,探索后发跨国公司合法化战略演化。本研究得到以下发现。第一,本研究揭示了合法性成本在后发企业合法化战略选择的关键作用,提出后发企业面对合法性压力与成本两类情境下的合法化战略选择。其次,识别了后发跨国企业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合法化战略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第三,以动态视角探索了后发企业合法化战略选择及其演化全过程。本研究期望对合法性与后发跨国企业合法化战略相关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原始性创新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逐渐具备了通过政治行为影响政府决策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基于制度视角和资源依赖理论,研究企业政治行为影响原始性创新的路径以及企业组织冗余对这一关系的影响。404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政治行为有利于其获得政治合法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原始性创新。另外,组织冗余正向调节政治合法性与原始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组织冗余水平较高时,政治合法性对原始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促进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机制,对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战略柔性对产品创新能力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将其细分为战略可调性和组织可调性,以浙江省541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战略可调性在内外组织情境(环境动态性、组织可调性)的调节下对产品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战略可调性正向促进产品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对这二者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组织可调性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拓展了自组织理论和适合度景观理论在产品创新领域的应用,丰富了架构能力对企业产品创新作用的研究;第二,整合内外部权变理论,识别了战略可调性和产品创新能力关系的内外部边界条件,发现产品创新所需的战略层能力基础具有情境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创企业同时面临创新压力和合法化压力,两者间的张力在数字化新创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要求新创企业通过创新建立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数字创新在颠覆传统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同时也给新创企业带来了合法性挑战。基于最优区分理论,本文考察了数字化新创企业如何调和创新与合法化张力以实现最优绩效。研究发现,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均有助于提升数字化新创企业绩效。积极型政治战略强化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反应型政治战略强化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弱化探索式创新的作用。本研究立足数字创业情境丰富了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研究,拓展了企业政治战略与创新战略的关系研究,发展了最优区分理论的协奏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是影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和制度理论,探究了影响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因素。主要从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对企业战略柔性与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出发,阐明企业动态能力在何种制度条件下对新产品开发的作用最优。采用272家企业双份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高度的战略柔性能促进企业的新产品绩效;高水平的组织合法性和政府支持均有利于提升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的促进作用;基于三项交互的分析表明,战略柔性、组织合法性与政府支持的不同配置将对新产品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5,(9):19-23
以213家中国跨国公司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探索式学习能力更易于产生突破式创新绩效,利用式学习能力更易于产生渐进式创新绩效。此外,将两种学习能力进行整合,组成高探索-高利用、高探索-低利用、低探索-高利用和低探索-低利用四种战略,发现高探索-低利用式的匹配战略更易于产生突破式创新绩效,而低探索-高利用和低探索-低利用的匹配战略更易于产生渐进式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时代,新创企业依附数字平台赋能整合内外资源并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关于如何更好地“借力”数字平台,突破新创企业“新”和“小”所导致的资源约束,仍尚待深入探析。基于资源基础视角和网络关系视角,探讨了数字平台能力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合法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创企业成长;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在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合法性分别调节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创企业借助数字平台来缓解资源不平等行为并实现成长的内在机理,对数字经济情境下平台创业具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海兵  杨磊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96-1107
后发企业高效追赶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演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1987-2018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展开研究,试图从“创新战略--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性研究视角探讨后发企业实现高效追赶的微观机制,刻画其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轨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是从模仿创新能力到初级二次创新能力到成熟二次创新能力再到集成创新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距离、技术效率、技术储备三个更加聚焦技术层面的维度进行测度;第二,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市场利用性--市场利用和技术利用—高市场探索性、低技术利用性—高市场探索性、高技术利用性—市场探索和技术探索”的演化过程,创新范式经历了 “技术驱动—技术追赶—技术与市场并驱—市场拉动—市场超越”的演化过程;第三,探索性尝试从知识生态的视角挖掘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即知识循环机制、知识演化机制、耗散结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解释网络嵌入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网络嵌入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以组织合法性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网络嵌入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根据4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均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关系嵌入对技术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显著;2)组织合法性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提升组织合法性有助于技术创业企业通过网络嵌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4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跨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突破了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企业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局限性,提出国际化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研究证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论契合性,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能够充实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